廣末涼子不出軌,還能怎麼樣?

2023-06-19     遇言不止

原標題:廣末涼子不出軌,還能怎麼樣?

彼此感到被看見、被愛、被尊重,可能才是「廣末涼子」們的出路。

——遇言姐

近日,日本女星廣末涼子出軌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

廣末涼子被曝與45歲已婚的米其林大廚鳥羽周作雙雙出軌

被曝光出軌後,先是廣末涼子向國民道歉,並通過事務所宣布無限期停工。

接著,涼子的丈夫廣末順也召開了記者發布會,就妻子的出軌醜聞向公眾道歉。

遇言姐看了一下那個記者發布會的視頻。

怎麼說呢,從廣末順的發言里就能看出,這兩口子為什麼會漸行漸遠了。

丈夫道歉內容首先在說自己的不易:都接受了你的大兒子了,也因為你放棄了晚上的工作了(雖然他的工作是「蠟燭藝術家」,不知道為什麼非要晚上工作),我已經為家庭付出很多了。

最重要的是,他說起妻子生活境況時,用的是「她不化妝,也不在意美容,只做家務,連香水都不噴」這樣的描述。

可是對於妻子的心理狀態怎樣、在想什麼、快樂不快樂,隻字未提。

這證明,廣末順只在意妻子在外形上的變化,而對她的內心世界一無所知,或者說,漠不關心

廣末涼子與丈夫廣末順,其實吧,不是沒有夫妻相的

他對廣末涼子的需求,仍舊停留在妻子——而且是漂亮妻子和孩子母親的功能上

可是反觀涼子這邊——

從媒體披露的她和鳥羽的手寫情書來看,她寫:「願意跟我相遇,願意跟我見面,願意跟我在一起、願意走進我的內心,讓我能在你面前哭,願意與我發生關係,感恩一直是你。」

她寫:「真的好想你。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是因為有你,我才知道自己還沒有放棄愛情。這可能是我第一次像這樣認真地互相碰撞而愛上一個人。現在,我真心深深地渴望著你,非常愛你,感到幸福。周作,我非常喜歡你。」

這些根植於內心的,需要被別人看見、被別人愛護的精神需求,遇言姐身為(已婚已育)女性,非常能夠理解。

對比她丈夫的發言,這場婚姻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也就不奇怪了。

這裡,遇言姐不是為涼子洗白,也不支持出軌。

她出軌當然是非常不對,但她如果不出軌,那她軌道內的婚姻之路、生活之路,又能走到何方呢?

涼子1980年出生,14歲入行,很符合日本對女星從美少女階段就開始培養的傳統。

昭和時代,美少女們通常14、15歲就要入行,到了20歲就是大齡了,基本就得退役。

當年,山口百惠21歲,選擇了開最後一場演唱會,然後轉身離去嫁人。這就是那個時代的典型操作

成為女星之後,基本只分為兩種類型——純或者欲!

長得端莊的、比較乖的,就是純情女星,滿足男性對於妻子的想像。

比如上面說的山口百惠,以及酒井法子、蒼井優、新垣結衣等,就是這一類型。

而長得美艷的、自帶風情的,就是「欲」的代表,多演壞女人,滿足男性對於「妓女」的想像。

比如田中裕子、澤尻英龍華、濱崎步等長相有攻擊性的女星。

其它一些細小分支的審美路線,什麼知性的、靈氣的……也是為了滿足男性不同的凝視慾望而設的。

比如廣末涼子,她雖被譽為「日本最後一個美少女」,走的是靈氣少女路線,但仍是男性所喜歡的那種靈氣路線。

即眨巴著機靈的眼睛,崇拜地看著你,其實更多的只是一種流於表面的自我「展覽」。

這點,從她早期的寫真就能看出來。

這種對於女性的特定塑造,不是東亞所獨有的。

歐美演藝圈早期,也喜歡通過螢屏角色,把女演員——以至於螢幕前的女觀眾——塑造成特定的模式。

比如曾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美少女波姬小絲

在她年僅12歲時,就被要求扮演雛妓,周旋於一眾比她大十幾、二十幾歲的成年男子中間。

還有曾經很著名的童星林賽·羅韓

少女時期扮演的角色,也多充斥著為了和某個帥哥談戀愛,與同齡女生爭風吃醋的情節。

少女們不是忙著和成年男子演繹感情糾葛,就是忙著和青年男子探索「性的啟蒙」。

至於她們對於人生真正的迷茫,在青春期遇到的欺壓、恐懼、孤獨這些,是沒有任何影視作品探究的。

廣末涼子也是一樣。

她的性格也是被日本演藝圈所塑造的。

涼子的演藝戰績很不錯,熱播劇有《奉子成婚》,電影有《入殮師》這種奧斯卡獲獎級別的,國際市場上有和讓·雷諾主演的《綠芥刑警》。

這些都足以令同齡人難以望其項背。

然而,涼子在這些劇中的角色,全是男性的陪襯和工具,並沒有太多她的發揮空間,或是塑造她的內在個性力量的存在。

比如在《入殮師》里,男主小林經歷了完整的性格轉變及成長路線。

他從一個在大城市追夢的提琴師,變成要在鄉下從事入殮師工作的小人物;從不接受這個不體面的工作,到對入殮師這個身份充滿敬畏;從怨恨自己的父親,到最終自己變成父親、與父親和解。

無論從情感上、身份上,都經歷了完美的成長線和蛻變線。

而反觀涼子這個妻子的角色呢?

劇中沒有她任何巨大的衝突(最大的衝突不過是一開始覺得丈夫做入殮師有點噁心,後來慢慢接受了)。

我們不知道她的過去、她的原生家庭、她的追求……甚至這個角色從電影中去掉,其實也不太影響劇情。

她是男主失意時,可以抱著哭、可以停靠的港灣;

也是懷了孩子,能讓男主把和父親和解的小石頭放在她肚子上的母親。

是的,她是男主轉變的力量來源、劇情契機、成長工具,但是她作為人的一切,沒有任何體現。

她在其它作品中的定位也是一樣。

在《奉子成婚》中,涼子發現自己懷孕後,很快就接受了自己要做母親的事實。

而竹野內豐那個角色,卻是在女主的幫助下,慢慢接受父親的角色,慢慢成長為所謂的「好男人」的。

男人拒絕家庭,女性渴望家庭,這樣的劇情設置,熟悉不?

在《綠芥刑警》中,涼子從頭鬧到尾。

主要功用是因為她的出現,讓·雷諾的父性被喚醒,從不擇手段變成富有人情味兒,完成了轉變。

就好像那些在超級英雄電影中,被殺害、被強姦的女友/妻子一樣,她們的存在,都是英雄復仇或轉變的契機而已。

至於她們的思想,不存在的。

每個超級英雄身邊,都有一個慘死的親密女人

所以,扮演那些角色,只給了廣末涼子名氣和金錢,但同時也禁錮住了她。

從小時就被凝視,塑造成一種固有的、服務於男性的瓷娃娃形象。

漸漸地,她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了。

廣末涼子也曾叛逆過。

她最大的叛逆是曾經從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退學。

那段時間,她爆出了很多異常行為的醜聞,包括在片場表現不佳,甚至尖叫和尿失禁……

從國民美少女變成了一個女瘋子。

當時,有人推測說,涼子變異常,是因為在和大導演呂克·貝松合作期間被性侵。

呂克·貝松在歐洲的名聲也不好,多次被人指出過性侵

再後來,涼子又回到了「正常」生活軌跡——結婚、生子。

儘管有過離婚、再婚,也還是在社會的正常範疇內。

廣末涼子第一任丈夫岡澤高宏,職業是模特

涼子結婚之後,沒有放棄事業,一直活躍在演藝界。

但作為人妻、母親,留給她的角色不多。

其實就算她當初不結婚,一直使勁兒地拼事業,也不會有太多的好機會。

因為在涼子那些80後女星活躍的年代,能讓30+女星發揮的角色很少。

廣末涼子中年後的顏值,依舊能打

中國的30+女星忙著在電視上和婆婆、小姑子鬥智斗勇,日本的30+女星一般都忙著在電視上出軌。

也就是說,你作為中年女性,不在現實中出軌,就只能在電視上出軌了。

探討中年女人的電視劇較少。這兩年,得益於女性運動的興起,30+女演員的情況才有所改善

那如果你安守於家庭中呢?

在東亞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空間有多令人窒息,我們有目共睹。

就像日劇《坡道上的家》中揭示的:所有的家務、育兒工作,全都得由妻子一個人承擔,丈夫是不會幫你的,甚至還可能指責你乾得不好,怎麼那麼笨。

也像韓劇《82年的金智英》中表現的那樣:作為妻子、母親,你會完全失去自我,偶爾喝個咖啡,也會被人「羨慕」是被人養著,無所事事。

也像廣末涼子在現實生活中:你有三個孩子,一直不停地做家務,被丈夫看到的是,不化妝、不美容、不噴香水……

那麼《坡道上的家》和《82年的金智英》的結局是什麼呢?

是瘋掉!

因為專注於家庭,全身心做妻子和母親而忘記自我的需求,很容易在越來越窄的生活天地中抑鬱,找不到出口——尤其是對於受過良好教育的現代女性而言,她們往往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也有更多精神的渴求。

在完美妻性和母性的外界規訓之下,女人要麼承受壓抑,要麼就只能自尋解脫(魯迅先生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呃...)。

廣末涼子找到的出口是出軌,又或者說,她是在通過出軌找自我拯救的方法。

那些炙熱的手寫情書,那些關於愛與被愛的感謝,都是在找一種被人理解、有人傾聽、有人還珍惜她的感覺。

更或者是一種自我感動。

儘管那位胖胖的大廚長得不帥,沒有她有錢,可能除了做飯也沒什麼特長,但對涼子而言,能給她一些被看見的撫慰、一些噓寒問暖,已經是一種讓她幸福到哭泣的感覺了。

我們東亞整個社會,都是在卯著勁兒地把女性往家庭中趕。

到了年紀,就讓你趕緊結婚嫁人。

從一堆男人的凝視,轉移到對一個男人的專屬服務中去。

如果遇到良人,你或許過得還不錯。

像三浦友和以及山口百惠這種相守一生,且一直幸福美好的,不得不說是神仙眷侶,少之又少

如果遇到不良人,你要麼就是和丈夫一起沉淪,陪著他出軌、吸du、還債——

要麼就是忍受丈夫一次又一次地出軌、家暴,還要出來道歉,作為妻子不夠「稱職」。

現在,涼子破天荒地主動出軌了。

她令許許多多人失望了,但她也許找到了「自我」。

當然,這份自由是血跡斑斑的,是需要為之付出代價的,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

她在道歉信上說:「我是不成熟的母親,我玷污了我夢想的女演員工作。」

但也許經歷了這一遭,她可以正視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想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無論對還是錯,遇言姐希望,每一對夫妻都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陪伴彼此、彼此成長,而不會因為時間、生活中的瑣事、家務和孩子,把生活過成一種日復一日的流水帳。

彼此感到被看見、被愛、被尊重,可能才是「廣末涼子」們的出路。

生活很難,婚姻更難。

也希望我們可以找到更好的自救方法。

與此同時,我們也期待,一個女性被更加溫柔以待、珍視肯定,在追求自我的路上不必兩敗俱傷的未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75a5998a2b99c5f9bf4fe004dcac4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