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守護生命:二十年前,我所經歷的那場「生死大營救」

2019-12-04     保山資訊

兒子結婚的那天,晚艷帶著她的丈夫和兩個兒女如約出現在我面前。看著這個和諧美滿的小家庭滿面春風齊刷刷的站在我身旁,20年前的那場生死大營救恍如放電影一般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1999年7月10日晚,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當晚七點,作為保山市婦幼保健院主治醫師的我正準備吃晚飯,突然家中的電話鈴響了,這是來自本院婦保科住院部的求助電話,有一位危重病人急需我去搶救。於是,我還沒來得及吃飯便立即奔到病區,投入到搶救患者的工作中,晚10點30分搶救工作終於結束。

1999年7月16日保山日報以「產婦失血危在旦夕、戰士獻血赤誠相救」作了相關報道。

正當我疲憊不堪的走出手術室,準備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時。卻發現一位孕婦面色蒼白、奄奄一息的躺在辦公室門口的長凳上。我連忙上前詢問情況,原來孕婦叫晚艷,22歲,是隆陽區潞江鎮芒旦村村民;因第一胎足月伴陣發性下腹痛及大出血在丈夫陪護下前來這裡就診。

情況緊急,我立即交代值班醫生李宏雲電話通知化驗室、手術室、B超室等相關科室值班醫生前來配合搶救;並打電話向科室領導及院長彙報了病人情況,迅速與護士楊夠美及家屬一道將孕婦抬到待產室,給吸氧、並艱難地在患者因大量失血血管塌陷的情況下開通了一條靜脈通道進行相關急救,緊接著下了病危通知書。後經我詳細詢問病史得知晚艷於20天前就無誘因發生過大出血、出血量達1000ml(家屬訴半痰盂),7月10日凌晨4點多患者出現下腹陣痛伴陰道大流血、出血量約2000ml(家屬訴半臉盆),而且還在持續少量出血,當天上午8點由其丈夫陪護曾到潞江鎮道街衛生院診治,具體用藥不祥,當日10點其丈夫見妻子病情越來越重,隨即將她送往我院救治,但路途堵車到達我院時已是晚上10點多。

我檢查時發現此時的患者意識模糊、伴頭暈、心慌、耳鳴、面色蒼白、全身浮腫、體溫36度,體重約60kg,胎心若隱若現、宮口開大不詳、骨盆外測正常、骨盆內測因病情未做。幾分鐘後的化驗結果提示:血型為O型,血色素僅為3g/dl;稍後B超提示:足月倂中央性前置胎盤、死胎;初步診斷為:G1P0孕足月死胎並中央性前置胎盤、產時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及重度貧血;產婦生命垂危急需輸血及結束分娩;當晚10點45分醫生電話與保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保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的職業獻血隊聯繫,當時沒有血站,普通百姓還沒有手機,交通工具落後,所以時間就是生命!兩家獻血隊各派一名O型獻血者也是僅有的兩名O型獻血者前來給患者輸血,7月11日晨1時剛給患者輸完600mlO型血時,患者因腦缺血缺氧發生劇烈嘔吐,再次引發大出血,約400ml的血液噴射而出、染紅了床單,病人脈搏快而弱、血壓進一步下降為30/15mmHg;無奈之下醫護人員又從兩名O型獻血者抽取550ml再次輸給患者,病情仍無好轉,此刻產婦的意識近喪失,血色素降到2g/dl,血壓20/10mmHg,在場的工作人員十分著急,大家一致認為沒血救不了患者,想辦法找到血是當務之急。

就在這時患者丈夫撲通一下跪在我面前說「醫生救救我媳婦」,我邊扶起家屬邊安慰道:「我們將盡最大努力搶救你媳婦」。

我再次與家屬溝通又詳細交代了病情,又向院長李家恩彙報患者現狀。

經在場人員商議後由李家恩院長及張定芬護士長一道電話向保山市人民醫院業務主管領導求援,該院楊國富副院長立即派外科醫師魯雲、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楊美仙前來幫助診治,此時到場人員達18人,包括駕駛員、後勤人員。魯醫生到達後立即給患者進行內踝靜脈切開留置管開通了第二條救命通道「靜脈通道」為之後的輸血、用藥提供了保障。

本文作者(左一)與晚艷(中)和王營長的夫人沈彩雲近照

手術準備就緒,但沒有充足血液沒辦法手術、還是救不了患者,患者生命危在旦夕,這可怎麼辦?我沉思片刻後腦海中突然閃出一個向駐保某部隊三營王衛營長求援的念頭,他是我院護士沈彩雲的丈夫,我立刻把這個想法向院長彙報並把該營營長的電話給他,院長馬上撥通了王營長的電話,王營長立即派該營9名O型血戰士於7月11日3點跑步抵達我院,戰士們爭先恐後要求抽自己的血獻給患者,年輕的戰士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高尚情操,我們倍受感動。

凌晨3點50分,醫護人員從3名O型血戰士體中抽取600ml鮮血快速輸給患者;凌晨5點多,患者神志逐漸恢復、血壓上升到90/60mmHg;早晨6點50分,由楊美仙、我及一名器械護士在麻醉師金亞男實施的麻醉起效後立即施行剖腹取胎術,術中見腸壁、子宮呈蒼白色,腸系膜水腫伴水泡,術中又失血800ml,患者血壓下降到50/30mmHg,緊急輸入從其他三名戰士體中抽取的650mlO型血後,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術畢血色素為:4.5g/dl。

經過在場全體醫護人員歷時10個半小時驚心動魄的緊張搶救、終於把患者從死神手裡拽回來了,患者得救了、她的子宮保住了!所有參加手術的醫護人員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當醫護人員走出手術室時,患者家屬激動地抓住我的手說:「謝謝你,你是我媳婦的救命恩人!」我說「不客氣,這是我們的工作職責,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手術當天及第1天親屬給患者輸O型血共2100ml,患者術前、術中總失血量約5000ml,術前、術中、術後共輸血4500ml,術後9天拆線傷口甲級癒合,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次日出院。

出院當天早上,由原保山地區衛生局局長李子齊及地區保健院院長李家恩帶隊,保山電視台記者、保山日報社記者、家屬、我院參加搶救的醫護人員一行10餘人前往某部隊三營敬獻錦旗,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感謝他們用鮮血挽救了患者,幫助地區婦幼保健院解了燃眉之急!

1999年7月16日保山日報以《產婦失血危在旦夕、戰士獻血赤誠相救》作了相關報道。

三年後,晚艷平安產下一男一女,現一家四口幸福的生活在保山城區。

彈指一揮間,我已是一位從醫三十多年的老醫生了。在似水流年的三十多年時光里,我和很多像晚艷這樣的患者都成為了生死之交的好朋友。這樣用生命守護生命所建立起來的人生友誼值得我一生珍惜。

【寸祝芬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kR40G4BMH2_cNUgpqC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