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奇葩火鍋店,開在百年會所里,從1935年傳了4代人

2019-12-28   昆明美食台

昆明「基督教青年會」(鼎新街4號院),一座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藝術殿堂」。在這裡藏著昆明第一家滷菜燙著吃的奇葩火鍋店,最早從1935年防空洞裡的8張桌子做起,到現在整整傳承了4代人,全世界開了30多家店,一天光底料都要炒20噸。



這座中西合璧風格的老建築,具有非常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02年就被列入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哪怕歷經歲月的洗禮後留下了歷史的印記,到現在看來也不為過時;中間是塔樓,兩邊是「U」字形的建築,中式的門窗上面有歐式的石頭窗套和門套。



據記載,這裡是當年「飛虎隊」的臨時軍營,住過飛行員;建國初期是昆明市熱鬧的「少先宮」,是當時昆明市少年兒童課外活動的重要場所;是昆明比較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建築,因此才得到了修葺和保護。



這是曾經的「雲南王」龍雲1931年在現場題詞的「非以役人、乃役於人」,據說也是他在雲南留下的題詞匾中存留下來的兩塊之一。



今天要說的這家奇葩辣鹵火鍋就在這裡,是一家有80多年歷史的老牌火鍋店,最早開在防空洞裡面,生意好到中午3點就會有人趕來排隊,在昆明如果沒吃過他家的味道,那麼這輩子的火鍋真算是白吃了。



滷菜都是當天現鹵,工序相當複雜,一天這樣的大鍋要鹵上六七鍋才夠,站在鍋邊就能聞到一股香噴噴的鹵香味,惹的人垂涎欲滴。



下面就是他家炒料廠的照片,占地5000平,投資了2000萬,總共30多家店一天光底料就要炒20噸才夠用。



花椒用的是四川的大紅袍,在餐飲界是很少有人捨得用的。



說到吃法,他家在整個昆明都是獨樹一幟的,除了傳統的火鍋吃法,加入了極具特色的辣鹵口味,讓你體驗一次前所未有的美食盛宴。



鍋底也統一是當面製作的,龍頭鍋里的各種調料清晰可見,都是純天然、無添加的。



花椒、辣椒等在紅油的浸潤下更顯火辣,看得出來店家在用料上面是非常捨得的。



滷牛肉、滷雞胗,各自以它們獨有的姿態展示和散發著魅力,濃厚的醇香之味隨即而來。



這種特大號耗兒魚我確實是第一次見,跟小姑娘大腿差不多粗,來上一份定叫你吃到大快朵頤。



耗兒魚肉質細嫩且刺少,營養價值與口感兼備,不愧為火鍋里的佼佼者。



在紅油鍋中一煮,細膩的口感中帶著麻辣鮮香,好吃到不想停下來。



本身已經滷製到很入味的各種食材,在麻辣鍋底的升華下,把味道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巔峰境界,調料不均勻的粘連在肉質之上,嘴裡的唾液忍不住的再次分泌。



說實話,在這之前我並不喜歡吃大腸,但是他家做的這個味道徹底顛覆了我20多年來的想法,讓我一次就愛上了。獨特的口感、濃郁的香味,加上那種越嚼越舒服的滋味,真是太爽了。



烤牛肉、涮牛肉都不及眼前的滷牛肉,縱橫的紋路清晰可見,偶爾還帶點牛筋,吃起來醇香四溢,滿口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



除了滷菜,火鍋最好的搭檔一定是毛肚了,鮮嫩大片的質感下透露著其脆爽的口感。



鵝腸比鴨腸更寬更厚實一些,吃起來也更滿足。



秘制嫩牛肉,單從色澤和上面密密麻麻的調料看去就使人無從拒絕,入口厚重香辣。



一番體驗過後,這家店絕對稱得上是火鍋界的良心之作,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食。



店裡每天都有現場古琴表演,為整體氣氛增添了不少韻味。



說到裝修更是別具一格,600平方的店採用全實木裝修,花了300萬,從桌椅到門窗,再到雕畫,每處細節都展示著一種強烈的藝術氣息,坐在裡面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木香味,特別舒適自在。



光是一根柱子就用了一萬多塊。



這樣的店生意好那是必然的了,來晚了遇上排隊在他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都說做餐飲是要天時地利人和才做得好,人家最多一天賣100多桌可不是鬧著玩的,無論從環境、味道、服務,任何一個方面來說都是無可挑剔的級別。




中午時分的老街就會很熱鬧,你來我往的人群依稀不絕。



在哪:昆明五華區鼎新街4號—重慶臨江門洞子辣鹵老火鍋



在這個時代,要開一家餐飲店並不太難,可是真想把一家店經營好傳承下去是難上加難的,他們用心堅持了4代人,讓不同地方的無數食客品嘗到重慶辣鹵火鍋的魅力。但願他們能秉持初心,越做越好,成為更多人想吃火鍋時的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