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地域上的龐大,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由於農牧兩區的統一

2019-10-25   心向青山

數千年來,華夏文明從黃河中下游一路走來,最終在近代帝國主義到來之前形成了超千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

時至今日,即使經過了帝國主義的不斷蠶食,我國仍有近千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以至於每當我們談起人類的古文明之時,中國古代文明體量的龐大常常被我們津津樂道。

但我們也應當清醒的看到,中國文明體量的龐大是結果,卻並非與生俱來。

1、華夏文明範圍的第一次擴大——秦始皇南征百越

秦朝以前,是我國的上三代——夏商周,無論我們怎樣在理論上定義這三朝的疆域,其範圍都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南不過長江,北不逾燕山,其面積不會超過200萬平方公里。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地圖的話,這一文明區域的面積其實並不比恆河流域的古印度、伊朗高原的古波斯更大,所以文明之初,各個文明的發展範圍其實相差並不大。

秦始皇南征百越,使華夏文明第一次伸入到了珠江流域,並第一次統一了整個長城以內的中國,其疆域面積達到了350萬平方公里左右。

但如果與世界上其它諸文明相比的話,秦帝國的版圖並不大。在秦朝建立的300年前,波斯帝國面積達到了695萬平方公里,100年前的亞歷山大帝國面積達到了550萬平方公里,即使與秦朝時間差不多的印度孔雀帝國面積也達到了420萬平方公里。

但與其它文明不同的是,秦朝的面積成了華夏文明以後的基礎,而其它的帝國都成了各自文明的極限。

究其原因,是因為只有華夏文明一直主導者整個東亞,這是其它文明所不具備的。

2、華夏文明範圍的第二次擴大——漢武帝西域鑿空

漢武帝西域鑿空,是一個標誌,也是一個符號,並不是說漢武帝時期的漢朝僅向西域擴展了。從漢武帝開始,華夏文明東入朝鮮,南進越南,西逾蔥嶺,漢帝國的版圖超過了600萬平方公里。

觀察與漢朝同時的世界,我們便會發現,漢朝已經占據了世界的巔峰。當時的世界,人類的文明區域已經連成一片,漢朝~貴霜帝國~安息帝國~羅馬帝國,自東向西連成一片,隔開了與北方遊牧世界的界限。

當是時,貴霜帝國的範圍從中亞深入北印度,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安息帝國繼承了波斯帝國的領土,但只剩下約230萬平方公里;而羅馬帝國囊括了整個地中海,面積也才500多萬平方公里。

所以,漢朝時期的中國已經占到了世界之巔,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而在農業文明時代,面積和人口便是國力的主要體現。

之後,與我國的隋唐繼承了秦漢不同,羅馬帝國一分為三——西歐的天主教世界、東歐的東正教、北非西亞的伊斯蘭教世界,再無統一;安息帝國之後是薩珊波斯復國,但最終被伊斯蘭文明取代;至於印度,在笈多王朝短暫統一北印度之後再無統一。

從秦漢到隋唐的浴火重生,使華夏文明最終與人類其它文明區別開來。

3、華夏文明範圍的第三次擴大——遼朝的建立和元朝的統一

遼國,或者說遼朝的建立,在我國歷史上是一件劃時代的事件。唐亡之後的中國,經歷五代的混亂,最終分為南北兩部分,南為趙宋,北為遼國。

與南北朝時期的以江淮分南北不同,此時的南北分界在燕雲地區,也就是長城一帶。遼國,是一個農牧合一的政權,其在燕雲十六州實行漢制,在其它地區實行原來的制度,而這是我國成為農牧合一的龐大帝國的濫觴。

遼占燕雲,金占中原,元朝統一天下,從此我國的農牧兩區首次統一在了一個政權之下。農牧兩區的統一,使我國走出了農耕一元文明的局限,擺脫了漢唐在擴張之後最終都走向分裂的局面。元朝的統一,使中國真正的形成了了多民族的巨大中國,而這也是我們今天一想到古代中國,就自然想到疆域龐大的直接原因。

4、宋朝是不是大一統王朝?

「大一統」,在我國古代不同於「大統一」,大統一一般來說單純制地域上的統一,而大一統則更多的是指在國家政治上的整齊劃一,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從這一角度來說,宋朝是可以算是傳統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其基本恢復了秦朝的版圖,重建了儒家文明,在整個中原地區恢復了統一的制度。

但從整個中國角度來看,宋朝與遼、金的對立顯然是另一個南北朝,或者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當時的中國,宋朝、西遼、金、西夏、吐蕃、大理、蒙古是另一個「戰國七雄」,而來自文明邊緣地區的蒙古猶如當年的秦國一樣,統一了農牧兩區,統一了天下。

所以,當我們不單單站在漢民族的立場上看中國歷史時,宋朝顯然不能算作一個大一統王朝,其不僅僅沒能收復燕雲,還放棄了朝鮮、越南、西域,還有雲貴地區,是華夏文明的全面內縮時期。

5、華夏文明範圍在帝國主義到來之前的定格——清朝

每一次的大一統,在開始階段都不穩固,秦朝如此,元朝亦然。朱元璋的北伐成功,幾乎使我國重新回到了漢唐時期與遊牧世界的對峙時期。

而清朝的入關,則不僅統一了明朝,還將蒙古三部——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包括西藏全部納入了版圖。

在建國120多年之後的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朝滅準噶爾汗國,平定西域,取「故土新歸」之意命名為「新疆」,從此我國的滿蒙回藏漢五大區域同意在了一個政權之下。

80年後,鴉片戰爭爆發。

6、完成農牧兩區的為何是游牧民族?

人類文明誕生之初都是不連續的,中國、印度、波斯、兩河、埃及、希臘、羅馬等等,一個個文明之火照亮了亞歐大陸,但由於並非所有的土地都適合農耕文明,所以農耕區域的政權在發展到一定限度之後便不會再向不適合農耕的地區擴張,從而也使其視野更為狹窄。

而遊牧地區則不同,從我國的東北直至東歐地區,是綿延萬里的大草原,歷史上由於我國中原王朝的驅逐,游牧民族不斷西遷的例子不在少數,比如漢之匈奴,唐之突厥。也正是這一點,游牧民族的視野也更為廣闊,所以才能在入主中原後超遠傳統中原王朝的視野,調動中原地區的巨大財富,最終統一農牧兩區,而這即使是漢唐時期的中原王朝也無法完成的。

至近代,世界諸文明中只有中國完成了農牧兩區的統一,形成了廣袤的農牧二元帝國,正是有這一基礎,才有了我們今天「自古以來」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