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嘴唇起皮只是「上火」

2019-11-12     中國家庭報

很多人嘴唇發乾、起皮甚至開裂,嚴重的會波及到鼻唇溝附近,便覺得這是「上火」的表現了。

事實上,這可能是由牙膏引起的過敏現象,由於口唇是牙膏每天直接接觸的部位,很容易讓人在引起過敏的原因中忽視它。

來自某醫學專業網站的報道稱:18.5%-45%的唇炎是由牙膏過敏所致,最常見的過敏原為肉桂醛、綠薄荷、薄荷油、香芹酮和茴香腦,這些成分有時還可能引起口腔炎和口周皮炎。

許多化妝品、藥品、食品和個人衛生用品中均添加有薄荷成分,原因不明的慢性唇炎、口周皮炎或口腔粘膜病發生時,可以通過停用含有薄荷成分的產品,來觀察一下病情是否有所緩解。

除了牙膏過敏,確實也有「上火」的問題,這在中醫中是「脾胃伏火」,治療它的藥物來自北宋時期錢乙寫的《小兒藥證直訣》,方名是「瀉黃散」,因為黃色是脾經所主的顏色,所以這個藥治療的重點在脾上。

藥物中用到了藿香、梔子、石膏、甘草、防風,與「黃連清胃丸」之類的清胃方劑的區別是:「清胃」系列針對的是胃火引起的牙齒問題,「瀉黃散」針對的則是嘴唇,其中包括唇周邊問題。

「瀉黃散」沒有現成的中成藥,可以參考如下配伍和劑量:藿香20克、梔子5克、石膏15克、甘草10克,煎湯後服用,同時堅持每天以此漱口數次,即便沒有唇炎的問題,口腔的異味乃至因為上火導致的牙疼、牙腫也會有所好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ZAnX24BMH2_cNUgWI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