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保安、興水為民。從一聲令下開工建設起,紅魚洞水庫便用一顆工匠精神,啃下一個個建設難題,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的推進項目建設。一步步實現著「高峽出平湖」夢想。
本台重磅策劃【鏖戰·重大項目推進年】走進紅魚洞系列報道,今晚播出第二集:守匠心 提速度 攻堅克難建精品工程
作為全國172重點工程之一的紅魚洞水庫,是我市第一座大型綜合水利樞紐工程。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讓這個一直處於建設加速度的工程按下了暫停鍵。
時間就是生命,速度就是效率。為了讓這個全市人民都關心關注的重點項目早日復工建設,也為實現水庫如期下閘蓄水節點目標做好準備。紅魚洞水庫建設者們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按下了啟動鍵。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巴中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大巴山系米倉山南麓,屬典型的盆周山區,大巴山延綿數百里,山勢雄奇,雲海茫茫,美不勝收。可是要想在美麗的大巴山建設大型水利工程,可謂是難上加難。
困難就是動力,難點就是興奮點。紅魚洞水庫的建設者們便一個難題一個難題解決。
恩巴支渠標段總長約28公里,有隧洞建設14條,是整個灌區工程隧道最多、難度最大、工作面的最多的標段。
紅魚洞水庫灌區工程主要由隧洞、導虹管、渡槽三部分組成,全長156公里,已開工5個標段長71公里,從橋亭鎮到棗林鎮共計穿越9個鎮,主要涉及32個隧洞,16個倒虹管,12個渡槽。
做工程便是和困難作鬥爭,修水庫,更需要攻堅克難。建好紅魚洞水庫,大壩修建時關鍵,而大壩建設中,瀝青混凝土心牆是紅魚洞水庫大壩的核心結構。
瀝青混凝土心牆整體高103.6米,是整整399層粘合形成的防滲牆,需要一層一層鋪築,更需要在合適的天氣環境中進行。
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堅午也,志堅則不畏事之不成。
- 2013年12月 紅魚洞水庫及灌區項目開工建設
- 2014年8月 紅魚洞水庫導流隧洞工程開工建設
- 2015年6月 紅魚洞水庫大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
- 2016年3月 紅魚洞水庫灌區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 2016年10月 紅魚洞水庫庫區截流階段移民安置通過驗收,導流隧洞通水過流,大壩成功截流
- 2018年3月 紅魚洞水庫大壩開始填築
- 2019年12月 紅魚洞水庫大壩填築達到壩頂(652.8米高程),標誌著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目前,紅魚洞水庫灌區工程已開工71公里,掘進隧洞33公里,其餘85公里支渠已啟動招標。
紅魚洞水庫及灌區工程是渠江上游重點防洪工程、秦巴山區扶貧重點民生工程、巴中革命老區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一座兼有農業灌溉、防洪及城鄉生活工業供水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壩頂高程652米,最大壩高103米,壩頂長317米,庫區湖面長13.7公里,水庫正常蓄水位650米,總庫容1.67億立方米。灌區覆蓋南江縣、巴州區30個鄉鎮258個村。
紅魚洞水庫建成後,可以有效解決南江縣農村28.56萬人和巴州區農村5.38萬人的飲水問題,將南江縣城的防洪標準從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並將新增和改善農田灌溉面積40.96萬畝。
迎春日暖陽,激戰正酣,以奮進姿態,追趕新征程。紅魚洞水庫建設者們正擼起袖子加油干。不僅啃下一個個硬骨頭,還用匠心修築著一個精品工程。那麼,如何保障水庫建設順利推進,下周請繼續關注【鏖戰·重大項目推進年】走進紅魚洞。
轉自:巴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