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l PBL項目式教學如何與3D列印建模教育結合起來?

2020-08-21     OKidea好智力

原標題:案例 l PBL項目式教學如何與3D列印建模教育結合起來?

當今的社會沒有比有創造性思維更重要的了,通過三維建模啟發式創新教育和分享,能夠學會如何創造性地思考問題,系統化地提升自我,這都是在未來社會成功的重要技能。因此,三維建模不僅僅是電腦編程,更是關乎於成為一名有創造性思維的人,對未來社會更加有價值的人。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通過三維建模來培養創新型思維,老師的帶動作用就像在土壤中灑下神奇的種子,這些種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快樂的生長出來。每一個學生,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誕生著不同的思路角度,催生不同的創意靈感。

英國著名教師戴夫懷特曾說過:「如果你能抓住學生的想像力,你就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毫無疑問,3D列印可以幫助老師們做到這一點。

讓孩子們有機會去設計、去創造、去表達自己。開展的PBL項目式課程實踐,更像是播下了一粒粒神奇的種子,在呈現出精彩紛呈的世界。3D列印課程,深受孩子們的歡迎,同學們通過多彩的創意設計和奇思妙想設計了很多有意思的作品。

PBL項目式學習法(Project-Based Learning)已經在北歐、北美等許多國家的學校被廣泛採用。

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執行項目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生選擇、計劃、提出一個項目構思,通過展示等多種形式解決實際問題。項目式學習和傳統式學習方法相比,能有效提高學生實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式學習的目標,是通過與現實相結合的實踐方式,使學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學科知識(subject core knowledge),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social-emotional skills)。

在一個PBL當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提出問題(Propose),規劃方案(Plan),解決問題(Execute)和評價和反思(Judge)。老師在每個環節,都要為學生起到引導的作用,根據項目的主題不同、學生的表現不同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和項目的進行計劃。在和其他教學方法的對比中可以看到,教師在整個教學模型中,更像是學生學習的協助者,在較為鬆散的課程計劃中為學生提供大方向的輔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項目。

例如:為小肉肉設計一個新家。作為PBL的探究方向,課堂會要求學生考慮種植物的生長習性,由此思考設計時需要注意到哪些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學生自己的構想是什麼?

這些關鍵點考慮清楚後,學生需要在建模前畫下想要建模的草圖。然後通過基於雲的三維建模軟體三維軟體平台(TingkerCAD)來實現建模。

這時候學生開始發揮他們充分的想像力了,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多肉植物的生活習性以及了解種植多肉植物的要點,將這些關鍵內容整理在自己的設計任務單中,在設計多肉花盆的時候充分考慮自己收集到的各種資料。

除了前期的資料收集,孩子們通過討論分享不斷完善自己的內容,並將設計與夥伴們進行分享,這種生生合作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了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則穿針引線將孩子們片段化的思維整理起來,共同來實現最後的作品。

「3D列印」是我們現在列印技術的一種進階,與普通印表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通過逐層增加材料來實現,可以「列印」出真實3D物體。

據了解,將3D列印技術引入兒童教育,在歐美已開發國家已流行多年。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學都開設了3D列印的課程。通過對青少年進行3D列印創新意識、動手能力的培養,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美國智造」確立全球優勢的「秘密武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PUnEXQBd8y1i3sJX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