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石城」
縉雲,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名號,於公元696年建縣,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自然景觀豐富、人文底蘊濃厚,素有「黃帝縉雲,人間仙都」的美譽。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從不吝嗇對縉雲這片秀麗山水的溢美之詞。那些詩詞里關於縉雲的故事,又有著怎樣的精彩?
與詩人同游
一首詩 一盛景
今天,讓我們邀請
李白、謝靈運、白居易等大詩人們當導遊
以詩為鏡,以景為像
在平平仄仄、長長短短的詩行間
實地品讀文人墨客們眼中的奇山異水
《歸途賦》 宋·謝靈運
停余舟而淹留,搜縉雲之遺蹟,
漾百里之清潭,見千仞之孤石。
晉宋間大詩人謝靈運是中國山水詩的開山鼻祖,早在1600多年前就遊歷了縉雲的許多風景名勝,用清美瑰麗的詩句為縉雲留下了無比寶貴的千古絕唱。
第一站:仙都景區
仙都是一處以峰岩奇絕、山水神秀為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古稱縉雲山,與黃山、廬山並列為軒轅黃帝的三大行宮。
《仙都山》 宋•沈括
苔封輦路上青山,鶴馭遼天去不還。
唯有銀河秋夜月,鼎湖煙浪到人間。
唐天寶年間,鼎湖峰周圍五彩祥雲繚繞,鸞鶴飛舞,雲中仙樂響亮,山呼「萬歲」。唐明皇李隆基聞聽此景,不禁龍顏大悅:「真乃仙人薈萃之都也」,並乘興御書「仙都」二字。從此,縉雲山被敕改為仙都山。這兒的草木湖泊、風物習俗,也都一一被賦予了軒轅黃帝的傳說和軼事。
《仙都即景》 唐•曹唐
黃帝登真處,青青不紀年。
孤峰應凝日,一柱自擎天。
石上常棲鶴,雲間若有仙。
鼎湖看不見,零落數枝蓮。
這也是一個令人遐想的地方,引得文人墨客集聚,謝靈運、王羲之、李白、白居易、曹唐、王十朋、沈括、朱熹、徐霞客、湯顯祖、袁枚、郭沫若、潘天壽、沙孟海等都曾在仙都留下飄逸的足跡和不朽的作品。
「詩」游路線
鼎湖峰+步虛山(遊覽時間約3小時)
{鼎湖峰}
《詠鼎湖峰》 唐•白居易
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
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鼎湖峰是仙都風景名勝區名副其實的C位擔當,它東靠步虛山,西臨練溪水,狀如春筍,直刺雲天,高 170.8 米,頂部面積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積為2787 平方米,被譽為「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筍」。
《仙都鼎湖峰贊》宋•王十朋
皇都歸客入仙都,厭看西湖看鼎湖。
洞接龍泓片雲遠,山分雁宕一峰孤。
香清天上碧桃落,音好林間青鳥呼。
天遣林泉慰吾輩,不容身世老蓬壺。
其峰頂蒼松翠柏掩映間蓄水成池,四時不竭。相傳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置鼎於此煉丹,鼎陷成湖,故稱鼎湖。鼎湖峰旁依偎著一小石峰,俗稱「小石筍」,酷似慈母撫嬌兒,又名「童子峰」,意境絕妙。
{步虛山}
《登步虛山》 宋•赴忭
妙峰高處即仙居,多為朝真作步虛。
卻是清風明月夜,一聲傾聽屬樵夫。
緊靠著鼎湖峰的步虛山,山上多奇石,山腰多石洞。人們沿山谷中婉蜒的盤道,可上山巔,上有一亭,憑欄可近觀鼎湖峰,遠眺仙都山光水色。
婆媳岩+小赤壁+倪翁洞+問漁亭
下午跟隨著仙都風情綠道的指引,沿好溪而上,騎行或漫步都是不錯的選擇。途經婆媳岩、小赤壁、倪翁洞、問漁亭......邊尋邊游,一眾風景名勝,一次盡收眼底。
{婆媳岩}
古貌蒼頭迥不殊,天上偶爾賦形軀。
頑石本是無情物,卻誤行人望婦姑。
——元·趙拱辰
周村後山、小赤壁西邊山巔有兩塊巨石矗立,輪廓清晰、形態酷肖,俗稱「婆媳岩」,也叫「姑婦岩」。一石略低,如靜坐的老婦,頭梳發簪,俯首沉思;一石稍高,似玉立狀卻無頭的年輕婦女。相傳兒媳不孝觸怒上蒼,命雷公征罰,因此留下了千古惡名。
{小赤壁}
《游小赤壁》 明•樊獻科
削壁入雲天,凌空幾歲年。
石橋藏野艇,幽谷瀉飛泉。
洞隱諸峰合,林蔭一鶴眠。
草堂歸路近,明月半溪煙。
小赤壁 ,臨溪一面絕壁陡峭,東西橫亘長數里。石壁下部紅白相間,猶如焰火燒過,與長江赤壁相似,故稱小赤壁。
懸崖中有一天然棧道橫嵌半腰,長數百米,如龍虎咆哮而至,形象逼真,稱「龍耕路」。龍耕路中有丹室、超妙軒遺址,相傳是明吏部天官鄭汝壁和狀元張懋修隱居之所。
赤壁下的昆潭中有許多鱗峋的怪石,遠近錯落,散而不亂,形成「溪中有島,島中有湖,似島非島,似湖非湖」的蓬萊仙境。身處期間,只想慢慢悠悠地走著,瞧著,仿若即使是再略微的動靜,都會驚擾了誰的夢醒...
{倪翁洞}
西望雲霞近括蒼,層巒洞痙拱朝陽。
天衣舷碧播睛色,丹灶流珠欽日光。
——明·湯顯祖
倪翁洞,又名「初陽穀」,三個石洞並連,玲瓏剔透,圓如米篩。洞前好溪蜿蜒,鼎湖在望。相傳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此,因而得名。洞口石上刻有唐李陽冰所寫「倪翁洞」三字,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民國和現代文人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現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問漁亭}
《問漁亭二詠》 明•瀨 仙
(一)
水洞雲氣深,仙翁坐談弈。
相尋路忽迷,漁引花間入。
(二)
尋真來曲水,拂石試殘杯。
鳥向山花語,漁歌晚棹回。
在倪翁洞附近,有一座以「魚」為雕刻裝飾的重檐八角亭——問漁亭,此亭建在一塊形似蓮瓣、四面臨水的巨石上。 傳說鼎湖峰頂的湖中長有大蓮花,黃帝御龍升天時踩在蓮花上騰空而起,颳起的神風使蓮花的其中一瓣落到了好溪旁的花瓣岩(又叫「青蓮石」)。到了明朝,有一個名叫「瀨仙」的來此問詢於漁而找到了他的主人御史樊獻科,為了紀念這個「問漁得主人」的故事故造了「問漁亭」。
仙都景區
地址: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仙都景區
門票(僅供參考):90元/人(含鼎湖峰、朱潭山、趙侯祠、小赤壁、倪翁洞);景交車票20元/人
路線(上午:鼎湖峰步虛山;下午:婆媳岩小赤壁倪翁洞問漁亭)
第二站:黃龍景區
黃龍景區由黃龍山遊覽區、戶外拓展教育基地、尖端科技農業觀光園以及黃龍歡樂谷等區塊組成。景區內山水清奇,石岩險怪,四周疊峰列石嵯峨而獨秀,萬峰環翠遠水逶迤以爭奇。
《游黃龍寺》 宋•趙瑞
一到黃龍萬慮灰,豪吟勝賞喜追陪。
幽蘭獨秀花香襲,宿雨初收霧氣開。
湛湛冰池藏世界,悠悠梵唄隔塵埃。
清風明月無人管,付與縱橫石上苔。
黃龍寺,浙南古剎,處於風景優美的山林之中,坐落在黃龍山兩翼山巒的環抱下。遊覽黃龍寺(遊覽時間約2小時),靜心於寺院之中,仰瞰於殿脊之上,誠心於佛尊之前......進高香、祈大願、觀龍身、摸龍鱗、賞奇石,品味歷史悠久的黃龍文化和佛教文化。
黃龍山
戶外拓展教育基地
黃龍景區
地址: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黃龍景區
門票(僅供參考):50元/人
第三站:岩門景區
岩門景區地質上屬丹霞地貌,如武夷山般奇絕,境內奇峰聳峙,幽谷裂天,古剎梵音,有雲霧桃源之勝。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唐•李白
縉雲川穀難,石門最可觀。
瀑布掛北斗,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
卻思惡溪去,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
路創李北海,岩開謝康樂。
松風各猿聲,搜索連洞壑。
相傳宋末參政使趙順孫曾周遊天柱山岩門全境,留宿棲真寺五天,取岩門八景:古洞棲雲、磐石安禪、錦池映月、石龜聽經、岩門鎖翠、冠岩織棉、笠峰戴雨、天柱卓錫。
岩門山脊線線路多樣,現有三條健身步道各成環線且相互貫通。若雨後登臨大坪頭觀景台,則遠處的山巒峰石隱現於雲霧之中,如仙境桃源一般;若探秘天柱峰,則全程樹木參天、遮天蔽日、景色幽美;而若更喜探尋文化,山腳便是胡公故里(村口胡公廟始建於北宋年間)。
岩門景區
地址: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溶江鄉岩門景區(遊覽時間約4小時)
門票(僅供參考):免費
行走於詩之路,徜徉於美景中
陶醉於意境內,感懷於變幻間
眼前的風光通過詩人巧妙的遣詞造句
也變得愈發靈動
這一場時光之旅、發現之旅
等你加入!
來源:旅遊君綜合,圖/夏浩堅、毛毛蟲、少離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