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哪個年代,知識分子都是被尊重的。這樣的尊重不僅體現於社會地位,而且也體現於個人待遇。世人勸學,經常用的一句話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不只被古代讀書人奉為經典,而且也適用於現代。
讀書不為錢,不為名,只是停留於理想狀態。既然如此,那讀書能掙多少錢呢?這樣的問題或許有些世俗,但它確實也是一個問題。讀書能掙多少錢呢?沒有人能夠知道答案。但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讀書的回報往往會對得起自己的價值。就比如這位年輕的女孩,28歲博士一畢業便當上了博導,並且還享受到了稅前年薪90萬,安家費220萬的待遇。
這位一畢業就能享受到稅前年薪90萬,安家費220萬的年輕博導名字叫做李琳,出生於1991年的她,在今年的7月份出任南方醫科大學的病理生理學教研室教授,並擔任博士生導師。雖然南方醫科大學既不是985、211高校,也不是雙一流高校。但是作為原第一軍醫大的繼承者,南方醫科大學依然是一所實力不俗的醫科類院校。南方醫科大學的醫學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數不僅位居廣東省第一位,而且在全國醫科院校中也排名第二位。能在這樣一所頂級的醫科類院校中出任博導,這位年僅28歲的的博士生一定有著過人的履歷。既然如此,這位年輕的博導又有著怎樣的個人經歷呢。
翻閱李琳的過往經歷,學霸二字便會湧現在眼見。2014年李琳便拿到了電子科大的學士學位,隨後在北京大學又攻讀了博士學位。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電子科大不是以理工見長嗎,怎麼又跟醫學有關係呢?其實電子科大也有醫學院。雖然不及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有名,但是電子的醫學院是由電子科大與四川省人民醫院合作舉辦的,同樣也有著不錯的實力。不過按照李琳的畢業時間推測,電子科大的醫學院2013年成立,而她2014年畢業,因此她很有可能來自電子科大的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目前李琳主要從事單細胞表觀基因組學研究,研究領域為開發單細胞多組學測序技術、研究哺乳動物生殖系細胞發育和疾病發生髮展進程中的表觀遺傳學調控。
面對李琳稅前90萬,安家費220萬的待遇,一些網友也很不淡定。認為她只是剛學校畢業,在醫學上還並沒有什麼建樹,就拿這樣的待遇,似乎有些高了。李琳的待遇高嗎?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稅前90萬,安家費220萬的待遇是有點高,但這正是博士的價值。更何況能夠贏得南方科技大學的信任,李琳必然在攻讀博士期間有著很高的建樹,而她在那些頂級學術期刊上還發表了多篇重量級論文。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是存在讀過書的人給沒讀過書的人打工的情況,以至於不少人感嘆讀書無用,只要拼爹,拼媽就行。客觀的說這樣的情況確實有,而且也不是少數,但是他們的背後,還有更多的人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又該怎樣靠呢?只有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