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小時候挺活潑開朗的啊,怎麼越長大越膽小,連叫人都不敢了。」
每天我都會收到不少類似的問題。家長們看來都蠻疑惑的,膽子不都該也越長越大嗎,自家孩子怎麼就越來越慫了?
其實是孩子的性格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後天環境和教育所影響。特別是六歲前孩子性格塑型期,如果生活在下面四個家庭中,孩子勢必會越來越膽小、自卑,人格發育不健全。
一、家庭不和睦
溫暖、和諧的家庭是家長最該給孩子的,比物質要重要的多。如家庭氛圍不和諧,夫妻之間經常吵架且完全不避諱孩子,孩子長期處於壓抑、焦慮的環境中,內心嚴重缺乏安全感,就會養成自卑膽小、敏感等負面性格。
二、斤斤計較的家庭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過度節儉不是。家長過度節儉,孩子正常的需求都不去滿足,上小學、初中了還總給孩子穿撿別人的舊衣服鞋子。孩子此時自尊心已經很強了,家長過於吝嗇會讓孩子在同學面前自覺低人一等,也容易形成自卑、膽小的性格。
小時候在貧窮中長大的孩子,這種貧窮是深入骨髓中的,會跟隨他們一輩子,就算以後有錢了也難以抹去。
三、對孩子期望太高
家長應當給孩子設置目標,但那種目標應該是符合實際的,孩子努力跳一跳就能摸得著的那種。如果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期中考試孩子第三十名,下次月考就要讓孩子考到前十名,已經超出了孩子的實力範圍。
家長期望太高,會讓孩子覺得失落、自責,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行才不能達到爸媽的期望,進而自暴自棄,自信心喪失。
四、經常吼罵孩子
孩子自信、開朗等良好性格都離不開家長的稱讚,家長的鼓勵能讓孩子獲得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持他去挑戰自己。
相反,如果家長經常吼罵、貶低孩子,孩子就會漸漸的失去對自己的信心,認為自己就是爸媽口中的「笨孩子」,乾脆破罐子破摔。
在孩子成長中,家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樂觀、勇敢的人,不妨先問問自己: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了嗎?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發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C7Zwm4BMH2_cNUg1G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