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老年常見病 該咋疏通

2019-08-03     凱風

人類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卻奴役了雙腳。我們行走、奔跑、跳躍都依靠健康有力的下肢,下肢肌肉工作時,需要能量供應以及排出廢物。動脈血為下肢帶來氧、營養和能量,而肌肉工作後產生的代謝廢物則由靜脈血帶走。動脈和靜脈,可以比作家裡的自來水和下水道,無論哪個不通暢,都會對生活產生影響。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老年常見病。當動脈血管狹窄達50%時,只有25%的動脈血液可以輸送到下肢,就會導致下肢無力、麻木和跛行。當病情進一步加重,血管堵塞達75%時,會導致嚴重下肢疼痛、壞疽。發現動脈硬化,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血小板和調脂藥物,控制血壓、血糖,改善下肢血流。對於嚴重狹窄甚至閉塞的病變,可以通過微創手術來疏通血管,改善下肢供血。另外,患者應戒煙限酒、加強鍛鍊、定期複查。

靜脈是下肢血液的回流通路,血液由下肢回到心臟,需要克服地球引力,而靜脈里的瓣膜對血液回流起到重要作用。長期站立會使瓣膜承受過高壓力,導致瓣膜功能不全;腰椎增生會壓迫髂靜脈(位於盆腔內深部的大血管),加重血液回流障礙,最終導致下肢腫脹、淺靜脈曲張和深靜脈血栓等問題。靜脈疾病的典型表現是肢體腫脹、沉重、皮膚發黑等。臨床上,醫生需要通過造影來明確病因。對於已經明確的靜脈血栓,要早期給予抗凝藥物,必要時安放濾網,待血栓穩定後再取出。總的原則是,保護心肺功能,恢復靜脈通暢,減少下肢瘀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AppXmwBUcHTFCnf_5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