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易造成飲食困難,有人半個月吃不下一粒米,醫生給出解決建議

2019-09-03     胡洋

腫瘤放療是一把雙刃劍,殺死敵人的同時也會傷害到自己,很多腫瘤包括淋巴瘤、鼻咽癌、小細胞肺癌等對放療敏感,甚至可以通過化療聯合放療延長數倍生存時間,因此可以在控制放療副反應的情況下堅持使用,那麼放療有哪些副反應呢,如何這些副反應呢?

放療後患者會出現食欲不振、不思飲食,此外如果放射線照射或散射口腔黏膜、食管、胃等,會引起口腔潰瘍、噁心、嘔吐,進食痛等,進一步影響病人的營養攝入,使患者體力低下、免疫力降低,這不僅阻礙放療的繼續進行,而且不利於體內免疫系統對抗腫瘤。因此,保證充足營養的攝入既可以促進機體修復、免疫力增強又可以促進多種腫瘤治療手段的實現。

那麼放療期間應該如何進食?

放療病人大多已存在食慾低下、不思飲食的情況,此時應避免進食大量油膩食物,以免進一步加重患者的厭食。家人應儘量增加飯菜的種類、花樣,使飯菜色澤誘人、香味撲鼻以刺激患者的食慾,此外進食一些諸如山楂、獼猴桃、番茄等可以輔助刺激患者食慾。患者食慾低下進食量少,因鼓勵患者一日多餐,增加食物的攝入。

如果患者出現放射性食管炎、黏膜反應等毒副反應,疼痛會進一步導致患者拒絕進食,而進食辛辣刺激食物會引起食管痙攣、加重疼痛的發生,此時應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雞蛋羹、稀飯、麵條等。部分進食梗阻的患者,正常食物會增加局部梗阻引起的疼痛,且存在卡嵌在病灶處的風險,需將食物加工成菜泥、肉糜、果汁等形式,便於患者進食,另外鹽水加入利多卡因以及地塞米松少量飲用可以起到止痛減輕炎症的作用。

此外對於消化系統術後放療患者,患者消化系統功能未能完全修復,胃癌術後患者應注意少食多餐,注意增加豬肝、鴨血等補血食物的攝入,結直腸術後患者早期應儘量腸內營養劑或少渣食物,待恢復正常後進食高纖維食物。因本著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大原則。此外,可多進食一些增強免疫力食物,諸如香菇、牛羊肉、海參、橙子等。

另外,腫瘤患者的進補也需有度。放療期間因病症不同會有不同的固定裝置,例如頭頸部會有頸肩模,腹部可有體模固定。如果放療期間進補過度,造成不能貼合原來的固定裝置,會影響靶區的正常照射,而重新製作模具,費時費力且增加患者經濟負擔。此外,過度進補引起肥胖,又成為乳腺癌、直腸癌、子宮內膜癌等的高危致癌因素。

因此,雖然放療會「傷身」,但進補也需有度。對於腫瘤患者,適量的戶外運動、家人的陪伴、鼓勵,良好的心態及美好的心情,均是對抗腫瘤的法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A4og20BMH2_cNUgyN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