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究竟逃到哪裡去了?大明第一疑案終於被解開

2019-10-17   漁樵耕史

永樂三年,穩坐皇帝寶座的明成祖朱棣做了一件前無古人的壯舉,那就是派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拓展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這件看似偉大的舉動,背後有什麼秘密?名義上是宣揚國威,實際上是去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

那麼被朱棣逼下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究竟下落如何?阿哥告訴你真相。


朱棣登上皇帝後,整日惶恐不安,派人到處去尋找建文帝。為什麼?其實原因很簡單,建文帝是朱元璋欽定的合法繼承人,而朱棣是非法的,只要建文帝還活著,朱棣的皇位就不穩,所以朱棣一直想要找到建文帝。找了很久,在國內找不到,又聽說建文帝有可能是從泉州港出港到海外去了,這才有了鄭和下西洋。

《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和三年六月命鄭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說白了,就是打著宣揚國威的旗號尋找建文帝。


事實上建文帝並沒有出國,而是藏在了國內。關於建文帝的下落,如今的史學界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建文帝逃去了福建泉州的開元寺。

明朝遺民查繼左所著。成書於康熙年間的《罪惟錄》中記載:鄭和在福州的開元寺中見到過建文帝,建文帝請求鄭和和他一起推翻朱棣,重建大明,鄭和跪拜建文帝,哭著說我不能這樣做。關於這種說法,專家們查閱各種資料,專門到開元寺去實地勘察,卻沒有找到任何能證明建文帝到過開元寺的證據。專家們發現,開元寺志中,從洪武三十一年到永樂十八年這段歷史竟是空白,會不會是為了藏匿建文帝而故意沒有記載呢?


專家很快給出了答案,明朝永樂年間,東南沿海倭寇猖獗,所以明政府大量禁軍被派駐到泉州,而開元寺則成了駐紮明軍的軍營,開元寺內的很多建築都成了軍武器製造廠。如果建文帝此時逃到泉州,那不是自投羅網嗎?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腳。


第二種,是建文帝藏在了普濟寺里。

《明史》里記載,京城失陷時,建文帝帶著幾個忠心的隨從,趁夜逃出南京,來到了離南京不遠的蘇州,建文皇帝的主錄僧溥恰和尚收留了他們,把建文帝藏匿宰了他的普濟寺里。可是風聲還是傳到了朱棣的耳朵里,他立即把溥恰抓了起來,關進監獄,逼問建文帝的下落,溥恰誓死不說,朱棣繼續派人去普濟寺搜尋,可是翻遍了整個寺也沒有找到。那麼建文帝被藏在哪裡了?

這裡就要提到另一個人,姚廣孝。姚廣孝是一個和尚,他是輔佐朱棣登上皇位的重要的人物之一。姚廣孝幫助朱棣完成大業後,捨棄了高官利祿,告老還鄉。回到家鄉後,功成名就的姚廣孝卻受到了人們的謾罵,甚至連親姐姐都不認他,說:「你一個出家人,去干涉皇帝的事,這是不守本分。」姚廣孝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十分自責,決心幫助已經沒有復國能力的建文帝,於是他收留了正在逃亡的建文帝。


永樂十六年三月,年已84歲的姚廣孝病勢垂危之時,他特地從蘇州遠赴北京,請求成祖釋放已經被關了16年的溥恰,成祖當即答應,馬上釋放了溥恰和尚,姚廣孝頓首謝恩之後就辭世了。為什麼成祖釋放了藏匿建文帝的人?

據《明史·胡濙傳》記載,成祖被藏匿之事敗露之後,成祖派胡濙暗查建文帝身藏何處。胡濙的這次秘密行動共用了十多年時間,胡濙回來之後,與明成祖徹夜長談。這說明朱棣有可能已經知道了建文帝的藏身之處,只是覺得建文帝已經沒有復國能力,就放過了建文帝。


這兩種說法,很明顯第二種更加可信,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明朝最大的疑案,經過專家們數年的研究勘察,真相終於展露在了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