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3年新媒體,年入20萬難嗎?

2019-12-07     運營公舉小磊磊

本文由粉絲投稿,授權運營公舉小磊磊(公眾號ID:gongjulei)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二三

以前有人問我,新媒體是做什麼的?

我無法給出定義,只能回答「寫公眾號的」,而隨著對新媒體認知的疊代,我對它有了新的理解。

下面,你將看到一個真實新媒體人的工作狀態。

我們,每天期待著熱點又怕有熱點;

我們,做活動,可看著數據又自我懷疑;

我們,在N多個群里,一人分飾多角;

我們,刷抖音,卻一臉研究學術的表情;

我們,讀最新出爐的段子,編最野的文案;

我們,玩最嗨的手機,做最嚴肅的研究!

剛步入新媒體時,我很渴望有一篇真實的文章教我,新媒體是什麼。

如果你也想知道,請往下看。

1 0-1年的新媒體人,在做什麼?

寫!!!

是的,你沒看錯,大部分新媒體人第一年都是寫寫寫,一周3篇原創,是常見狀態。

除了寫之外,最常做的事還有2個,一個是兼顧著社群或個人號,另外一個是增粉。

下面是我作為新媒體編輯初期時的月度工作計劃,可以看到每天一篇原創的工作量和少量的對接工作。

初期時做的很雜,大部分都是執行類工作,但也恰恰是能廣泛接觸和積累的階段。

追熱點、做增粉,一篇篇的稿子和增粉KPI就是兩座大山,然而,這還不是全部,隨著經驗增加到一定程度,順理成章的就要開始把技能樹開枝散葉或者擇一而深扎。

那麼,把虛無縹緲的概念具象一點,新媒體人到底需要什麼能力?

2 新媒體人的技能樹

1、做內容的能力

做內容的能力與寫作能力,是有區別的,編輯們往往會著眼於眼前的稿子,想著今天寫什麼,明天寫什麼,而內容運營,要思考的就更多了。

做內容,需要關注長、短兩條線。

短線:盡一切努力,讓內容被消費。比如,你竭盡全力的寫一篇帶貨文,促進銷量。

長線:以一系列持續的內容輸出為根本,向用戶建立你的「形象」,也就是定位。

一個好的內容運營,要有全局觀,會整體規劃,什麼能寫和什麼不能寫,需要怎樣的內容板塊,每一板塊的目的是什麼,隨著用戶或產品的成長,不同板塊的占比等。

比如,曾經為了解決文章收藏評論數據偏低的問題,也為了提高粉絲閱讀粘性而寫了一篇高收藏型的文章。

可以看到,下面文章的推薦和閱讀量是上面的數倍,但是上面文章的轉發和收藏數據卻很高。這樣有提前編排,是內容產出必備的意識。

我們把目光再放長遠些,內容的生產有且只有兩種模式:PGC(專業內容生產模式)UGC(用戶生成內容模式)

二者的區別我理解為:

PGC:你花錢,請一批專業的人幫你完成內容,比如網易、36氪。

UGC:你的用戶自由的生產內容,你從中甄別和挑選,比如知乎、豆瓣。

兩種模式下,內容運營的工作也截然不同:

PGC模式相對來說更好控制,可隨著內容越來越多,後期的運營成本會隨之增加;而UGC看似輕鬆,實則對運營邏輯的要求極高。

很多UGC內容審核邏輯不夠嚴謹、質量低下,導致平台使用感差,不少UGC平台死於這裡。

在寫作能力中,除了長文章,短文案也很重要,像是標題、海報和詳情頁等,比起長文章,短文案更考驗文筆。

很多人對短文案極其頭疼,刪刪減減最終變成「四不像」。作為一個標題小能手,分享幾個心得,希望幫到你。

那麼,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章呢?

· 說人話

很多人改來改去後,一句文案變得很難讀懂,其實是你已經掉進了語言的坑。

短文案最要命的就是讀一遍讀不懂,所以,哪怕不出彩,但也要能讀懂,這是一切的前提。

· 蹭IP詞

如果能和一些耳熟能詳的IP詞產生關聯,那就別放過。

比如,有關於熱點事件「華為」的文章,在粉絲數差不多的情況下,閱讀數據翻倍。

· 玩梗玩反轉

玩「梗」有慎重,針對合適的人群去玩,效果極佳。之前運營一個大學生號,題目經常用彈幕語言,效果奇好無比,玩反轉可以廣泛應用,具體的方法是「反常識」

比如,北大畢業賣豬肉、千萬投放被浪費等。

· 微調整如果一開始真的不會寫怎麼辦?抄!

打開收藏的文案,換詞、換句式,進行微調整,慢慢就會找到感覺。

· 能適應各種文風

這不是一句空話,在實際工作中,很可能你一個人掌管著頭條、知乎和公眾號等等。

所以,你要去研究和適應不同平台的語言風格,甚至精分的在一個平台上扮演截然不同的角色,你將開啟一個能講段子,也能聊哲理的精分人生。

同時,作為內容運營者,你要根據平台調性,琢磨些小玩法,舉個例子。

之前在今日頭條發布微頭條,閱讀量和認識的頭條號大神差了十幾萬的閱讀,大神幫我把原內容調整了順序,閱讀竟然一下子就漲上來了。

其實原理就是,大神幫我把內容進行了調整,把文案中比較精彩的部分提前。

為什麼非要提前?

因為在今日頭條的移動端,長文案只能展示3行半的篇幅,其他會被摺疊,而將文案調整的有懸疑感後,用戶打開數量大大增加,平台推薦量自然也加大!

這就是一個好內容運營的巧妙之處!

2、做增長的能力

新媒體運營從一而終的使命「搞流量」,不管你在哪個階段,都要跟著時下最熱門的方式,搞增粉。

你可以先做案例積累,把案例從起始到結束,一一截圖拆分流程,保持分析習慣,然後,找機會就實踐!

比如:電商行業的公眾號引流

但很多人做幾次活動後發現,一樣的套路結果卻大相逕庭,那是因為這裡面實在有太多影響因素。

單純的模仿永遠不得精髓,那怎麼辦?紙上談來終覺淺,神槍手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多受虐、多反思、多積累,不停的嘗試。

我的建議是:不要怕,尤其給企業做增長,切記不要怕花錢,企業在意的是要把錢花的有價值。

近年來有一個詞你一定不陌生:「增長黑客」

好的增長黑客,絕不是只會策劃幾場效果不錯的活動,而是他們能建立增長體系,他們是從企業發展、產品發展和用戶等多維度去幫助企業做增長。

高級的增長黑客,遵循以用戶為中心、快速試驗和數據為王的宗旨,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為企業成就流量。

如果你總是被要求0預算做增粉,嘗試用內容被動增粉,全網發布內容,多做引流埋點,雖然可能不會爆髮式增長,但經過親身驗證,長尾流量不可小覷。

3、活動策劃的能力

經常能聽到「為什麼我的活動效果那麼差?」,可詳細追問,你會發現大多數人,只是流於表面的模仿。

現實中,很少有人真的從一而終的策划過幾次活動,而以我的經驗,推薦大家從H5開始入門。

從找一個好的創意確定H5形式文案、設計等物料準備技術實現測試調整上線監測調整活動結束數據復盤。

鍛鍊自己作為活動策劃者的能力,無論線上線下,能執行能把控,隨時監測隨時調整。

至於創意的來源,可以多去數英網、梅花網、網易H5公眾號上搜集,在早期時,多做「微創意」,主要養成思考創意的習慣。

4、溝通能力

別懷疑!不少運營人溝通能力不過關。

作為運營,你需要對接商務談流量轉化;對接產品,來制定配合方案;對接技術,讓他們幫你實現想法;你還要對接設計,拜託他們完成畫面等等。

你需要和這群人「混」在一起,了解他們的工作習慣。好的溝通,可以讓你更好的把控項目進度!

5、其他運營技能

作為一個新媒體人,不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你絕對要樣樣都懂。

內容、活動不必多說,數據運營和用戶運營的基本功必須要會,最好還能明白點產品。

同樣作為流量來源的大搜、SEO也要了解,這部分知識有助於幫你提高文章展現和把控流量來源。

這麼多工作壓在身上,合理的精力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幫你更好的規劃工作。

其實,對於一個運營人的能力,還有很多劃分,其中,對於P2、P3階段的運營人,對用戶的控制力和理解力是主要的技能發展重點。

3 職業天花板

當我們逐步的新媒體運營崗位做深後,大家都會考慮一個問題,這份工作的天花板在哪?

很多人一直做編輯,那麼未來可以是主編或者內容運營,作為用筆桿子吃飯的人,不少人從「新媒體」走出去,做了專業的寫手。

而新媒體運營人,大都有段迷茫期,不知道該做什麼,好像什麼都會又都不會。

不過,實踐可以打破任何迷茫,在實踐中你會找到技能強項,轉崗其他運營崗位或產品,甚至市場、品牌和銷售。

而從職業發展來講,無非就是做專業或者做管理兩條路。

選擇管理道路的人,會跳出新媒體,從更高的視野對待運營,例如負責某個項目。而選擇專業的人,會在一個領域深扎,比如有人專門做了增長黑客。

最後,不管哪個時期,切忌淪為打雜。

我自己的心得是,如果你的領導不懂新媒體或者運營,你會很容易淪為打雜而不自知,所以,腦里永遠繃著一根弦,尋找自己適合的運營崗位,做具體的、實質性工作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想要踏入新媒體的人,有些幫助,雖然這是個有點辛苦的崗位,但只要你熱愛,也會樂在其中!

作者簡介:工科女轉行運營,自帶學渣錦鯉屬性。憑藉追星自媒體經驗,成功0經驗入行新媒體。微信1599921449

在做新媒體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巨坑!例如圖片侵權、字體侵權、音視頻侵權等。

一旦侵權,就可能收到律師函!將面臨幾千元,甚至幾十萬元的賠償,一夜回到解放前。現在你覺得沒問題,但其實可能早已經踩雷。

為了幫剛入行的新媒體運營避坑這種問題,10月份我獨家製作了一份《新媒體運營·版權風險 避坑指南》,堪稱「版權百科」。

掃碼!只需要一顆白菜的價格就能拿下這份版權指南,永久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1wT524BMH2_cNUgxR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