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瑰寶」——青橄欖

2019-07-23     喵總海鮮日記

在潮汕地區有種常見食材,它用途廣、做法多,美味之餘還有不俗的營養功效,價格親民,深受大眾的喜愛。它就是青橄欖。

青橄欖通常是秋季成熟,不同地區叫法也各有不同,比如:青橄欖、青果、忠果、諫果、白欖、黃欖、黃欖果等等皆是青橄欖的別稱。

青橄欖的外觀易辨認,呈紡錘形,兩端鈍尖,長2.5-4cm,直徑1-1.5cm,表面棕黃色或黑褐色,有不規則的皺紋呈果肉灰棕色或棕褐色,質地硬。不加處理的青橄欖吃起來味道澀,不過嚼久了會回甘微甜。

值得一提的是,青橄欖有多個品種,主要品種有檀香、自來圓、長城、惠圓和普通級別,其中以檀香級別最高。而檀香級別的青橄欖又分成藥用檀香、長營檀香、自來檀香、甜種檀香四個品種,而藥用檀香正是最好的品種,口感好且藥用價值高。

青橄欖除了是一種食材外,還是一種常用藥材。在中醫里,青橄欖能生津、利咽、解毒,可用於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吐血、菌痢、癲癇等症。另外橄欖還可解河豚毒及酒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橄欖有這樣的記載:「橄欖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蟹毒。」

而經過現代科學驗證,青橄欖富含人體所需的18種胺基酸和鈣、鐵、抗壞血酸等營養成分及微量元素,有降血脂、助消化、生津解毒、健胃醒酒減肥、促進兒童骨骼發育等功效,特別對咽喉疾病有著其它食材不可比擬的功效。

要說哪裡的青橄欖最好,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一定是潮汕地區。潮汕人對青橄欖的製作方法之多、製作成品之精美,馳名中外。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青橄欖的常見做法,大家請看:

蜜漬

潮汕的傳統的涼果中,有糖腌的,鹽腌的,多種料末配製的和甘草水刷的。最普遍、最容易製作的就是甘草橄欖,把橄欖蒸一蒸,浸在水裡去其澀汁,再浸甘草水即可。

還有另一種蜜漬的做法,就是直接把處理乾淨的鮮品青橄欖放入蜂蜜中密封腌制。青橄欖吸取了蜂蜜的精華,彌補了自己的不足——無澀甘甜,流給人一種甜蜜、清香、潤喉的感覺,令人百嘗不厭。炮製後的青橄欖沒有新鮮青橄欖的苦澀與酸口,而留下了蜂蜜的醇香。

這兩種方法製成的甘草橄欖或蜜汁化皮橄欖均可用於餐廳小菜,也能讓食客感到小驚喜。

鹽藏

潮汕地區盛產橄欖,橄欖糝可以說是民間橄欖一種最普遍的加工腌制的雜咸。橄欖糝味道清香,帶有南姜鹽的咸辣,有些地方就會用來燉湯或蒸魚,別有一番風味。


燉湯

青橄欖最常見的烹飪方法當屬燉湯,用於燉湯的青橄欖不僅能使湯品更加清新,而且營養價值也可以輕易融於湯中,滋補功效出眾。


橄欖汁

將大個的橄欖搗爛取汁飲用,甘甜爽口,風味獨特,保留了橄欖的原有風味,冷凍後喝下去,冰涼的感覺瞬間讓人感覺舒爽,夏天推出較為合適。

不過,無論是哪種做法,都要先把生橄欖洗凈晾乾,稍為捶扁,這樣就更能發揮它的營養功效;另外,鮮品青橄欖怕潮濕,因此大家採購鮮品青橄欖後,可以存放在大米里,利用大米的吸濕作用來保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v6dLGwBmyVoG_1Zk_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