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英語應該早早地就開始學習了,但是怎麼知道自己的水平有沒有提高呢?每天的學習到底有沒有用呢?今天告訴大家一些判斷的方法,有了這些變化,就說明你的英語閱讀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英語閱讀提高的前兆
感受到自己的以下變化,過不了幾天就會做題越來越好:
尊重每一道題,雖然它屬於某種題型,符合某種套路,但它一定有自己的特別之處。對待它不要太粗暴,不依賴於先入為主的「題源文獻」,也不依賴於刻板固化的「解題套路」;
深析每一道題,雖然你可能已經記住了答案。但一定要復盤一次「有效問答」:題目問的是什麼(讀題)?對應文中什麼信息(定位)?正確選項中每個片段與定位信息如何對應(代換)?
歸類每一道題,它們都有「親屬」,總有一些題的大邏輯或小考點與你眼前這道題非常相似,把他們的年代和題號歸類在一起,以便後面「極速串題」!
如何提高閱讀水平?
真題反覆刷
把最近12年的考研真題拿出來,其中最近的3年作為最後的模擬考試卷,吃透其餘9套。有人說,真題不要過早做,效果不好。原因可能有兩個,一種是只做了一遍,另一種是全部都做了。
所以,留最近三年作為最後模擬,另外9套試題吃透。
那麼真題究竟做多少遍呢?在此的建議是4-5遍。買真題的時候,在做之前就複印出要做的遍數份,每次做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平時可以適當的做一些模擬題的,不宜過多。
做真題是為了找感覺,應對考試,注意的是千萬不必太過於在意答案對錯,不要對自己有心理暗示。
理解文章思路
不管各種資料參考書上怎麼寫,最後的效果是要真正理解了文章,吃透了出題人的思路。最後的效果可以給個參考,比如文章中有一個雙重否定,然後你就能猜出作者之後會有一個問題問是肯定還是否定
作為真題中最為核心的部分,閱讀理解里有你需要訓練的一切,語法,單詞,長難句分析,甚至作文。閱讀理解訓練關鍵就是真題,真題上是出題老師的感覺,是某一類人的變態思維。
我們要做的就是熟悉這種變態思維。第一遍做題的時候按照考試的標準做一遍。做完以後把所有的文章翻譯一遍,時間充裕的話最好筆譯。
一般情況下,一個閱讀選擇題,大概可以排除掉兩個錯誤答案,剩下一個對的和一個錯的,很難抉擇,但其實考研閱讀的錯誤選項類型無非就是這幾個:以偏概全、無中生有、張冠李戴、誇大或縮小(程度)範圍、反向干擾等等。如果不幸遇到了爭議題,請無視它!但要保證這種題一套真題不超過兩個!
第二遍做閱讀主要訓練定位能力,"定位"就是找和題目最相像的句子,找對了以後不要往後面看了,一般一題對應一段,只要定位好了句子,解題就成功了一半了。平時要訓練做題時間,一般是一篇15分鐘左右,最多不能超過20分鐘。
顧全大局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不要一味只研究微觀技巧,細節題固然占分比重較大,但真正拉分的是宏觀題。比如段落主旨題,態度題,推理題等等。所以每一篇文章讀完,你要會分析它的大致脈絡,找出段落的主題句。
英文的文章具體到一篇文章會有一條主線,而典型的段落也會有一條主線層層張開。要找到段落之間的邏輯關係,以及練習對整篇文章的宏觀把握。這些在解題過程中都是至關重要的。
等到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全部的真題文章我都懂了,問題都記住了,真題上的單詞都搞定了,問法你都熟透了,連哪句話來自哪篇文章你都了解了,你看著文章里一句敏感的話你就知道它會成為這個文章後邊的問題。
比如說"some people"基本上是作者所反對的觀點,而"few people"說的話基本是作者基本贊同的觀點,甚至連哪幾年的考研英語試卷是哪個變態思維的老師出的你都能感覺出來了。這個時候,你就基本上成功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妙招,就是做便簽。把文章中所有你不認識的單詞、詞組和卡住你的長難句拎出來抄到便貼簽上,然後貼到牆上、桌上、床上、廁所等各種你可能會停留的地方,這樣洗衣服洗澡上廁所和賴床的時候就可以瞄一眼,別小看這一眼,積少成多起來可以免掉每天專門花時間背單詞的苦功。
有了這些方法,你是否感覺到自己的英語閱讀水平正在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