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在五常,唯一家產泥草房。
雖然房子不咋樣,人間大愛裡面藏。
吾輩降臨泥草房,相依為命伴成長。
朝夕相處情意長,兒時記憶最難忘。
土牆土屋土火炕,木門木窗木房梁。
稻草苫房泛金光,膠泥壓地黑又亮。
一趟三間裡外屋,雅稱三室一廳堂。
外屋地上壘鍋台,現代說法叫廚房。
鍋台連接土火炕,中間隔道玻璃窗。
雞鴨鵝狗屋裡養,廚房成了飼養場。
三世同堂對面房,大人小孩一鋪炕。
沒有隔斷沒幔帳,布簾臨時做隔擋。
報紙年畫貼壁牆,紙糊天棚沙沙響。
箭杆蓆子鋪火炕,炕席一掀土飛揚。
泥草土屋不像樣,別具特色有優長。
冬暖夏涼特寬敞,黃泥稻草吐芳香。
原始建材用不長,自然老化常修房。
一到立秋就開忙,男女老少都上場。
扒炕抹牆又苫房,順便再把冬菜藏。
挖窖貯藏老三樣,酸菜一腌幾大缸。
烘乾土炕灶火旺,燒火漬菜正相當。
年復一年為房忙,吃苦受累心舒暢。
房子埋汰人不髒,人接地氣壽命長。
生活拮据精神爽,日子清苦有指望。
如今草房變樓房,昔日痕跡難尋訪。
住進樓房根莫忘,草房功勞記心上。
草房故事經常講,草房精神要弘揚。
若問故鄉啥印象,終生難忘泥草房。
楊大偉,網名長山愚兄,軍旅作家、詩人。1950年11月出生於黑龍江省五常市,1968年2月入伍,一直從事軍隊政治工作,歷任軍、師、大軍區機關幹事、科長、處長、旅政委、分部政委,大校軍銜。軍旅經歷豐富,文學造詣深厚,擅長新聞報道、政論寫作、散文、詩歌創作,曾出版《領導口才藝術》《領導崗位演講藝術》專著和《隨感集——楊大偉詩選》五卷本。2005年退休後,一直筆耕不輟,新作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