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公司造口罩、車企生產消毒液……為了戰疫,它們成了「變形金剛」

2020-02-14   中國金融信息網

來源:上海證券報(ID:shzqbwx)

東方明珠發布紅外熱成像篩查方案,中國石化、上汽、比亞迪生產口罩……新冠肺炎當前,這些「不務正業」的汽車、能源、廣電、地產企業,構成了這場戰「疫」中一道「另類」風景線。

那麼,這些產業巨頭們是如何轉產戰「疫」的?記者採訪了解到,有的是利用已有車間與醫用物資生產的相似性火線轉產的,有的是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共同上陣。有資金、有設備、有交付時間,成為這些公司自證「誠意」的標配。

疫情當前,體溫監測成為防控戰的重要關卡,但額溫儀等體外檢測設備目前供應嚴重緊缺,這讓可以「遠距離、非接觸、多目標、大流量檢測」的高精度紅外熱成像技術有了用武之地。

東方明珠12日透露,公司旗下精準紅外熱成像篩查綜合服務方案,可用於在公共場所快速識別發熱人員。提供這一解決方案的是東方明珠控股子公司東方有線。目前,該服務已在上海涼城街道、建工集團、嶸沅資產集團等單位安裝部署,意向合作用戶超100家,有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向各地輻射。

據了解,東方明珠已經針對醫院、機場等不同場景定製了不同應對方案,且該服務可以支持本地及聯網模式,與東方有線「雪亮工程」、應急聯動等平台聯動布控,組成「綜合篩查系統」,實現定位追蹤和數據追溯、分析。

這些公司中,最多的還是直接轉產醫療物資。

據了解,醫用口罩生產過程中對生產環境的無塵、恆溫恆濕等特殊要求,與汽車生產基地中「塗裝車間」的條件極為相似,這為車企調試產線、轉產醫用物資奠定了基礎。

基於實體製造的產線基礎,比亞迪已經著手防護物資生產設備的設計製造,口罩和消毒液預計將在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預計到2月底口罩的產能可達到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達到5萬瓶/天。

同期,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貨商生產的第一批 20 萬隻口罩已順利下線,並計劃在2月底無塵車間建成後,批量生產用於專業醫療用途的口罩。

龍頭股份正著手辦理相關醫用隔離服許可證,並將在取得相關批覆後,開展醫用隔離服的生產工作。此外,公司通過調整相關生產設施布局,對原有生產線進行改造、投資引入口罩生產機器設備等相關舉措,推進高速平面口罩自動化生產線應急項目。

圖為:龍頭股份關於開展防控疫情物資產品生產的進展性提示公告

主營空冷系統以及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的首航高科居然也要生產口罩。公司日前公告,全資子公司首航潔能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在福建省泉州市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將優先生產目前市場急需的口罩。

首航高科表示,公司已與晉江海納機械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根據疫情發展的情況和市場供需情況,分批次陸續達成不多於10台套口罩生產線的商務合作。

根據第一批次採購協議,晉江海納機械有限公司優先提供首航高科2台套口罩生產線(日產10萬個口罩/套)用於生產急需,首條口罩生產線將於2月25日交付,第二套生產線將於3月10日前完成調試驗收。

「不務正業」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調配、強強聯手。

中國石化在官方微博上廣撒英雄帖,號召廠商將富裕、可用的生產設備轉讓給中國石化,拿來協調生產口罩。消息發布後,中石化已經對接口罩生產線超過10條,估算到2月29日可實現新增口罩產能60萬隻/日。

中石化敢於如此大張旗鼓要設備,是基於其本身的「熔噴布」資源,後者是口罩中間的過濾層的重要組成,也是生產口罩的重要原料。中國石化是口罩產業鏈上游聚丙烯這一化工產品原料的重要供應商,旗下也有化工廠生產熔噴布。

加入口罩生產大軍的還有工業富聯、格力地產等垂直龍頭。

基於落實當地政府要求,工業富聯新增從事醫用口罩的生產,目前預計2月底可實現日產200萬隻的產能計劃,優先用於富士康科技集團近百萬員工內部生產防疫保障,不占用社會資源,為民眾口罩需求騰出空間。公司表示,未來將視情況積極對外支援輸出。

格力地產日前公告稱,在珠海市政府、珠海市國資委統一部署下,公司全資子公司珠海高格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珠海市微創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醫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豐炎科技有限公司於2020年2月10日合資成立了珠海高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主要生產口罩等醫用物資。

「不敢相信!」這些「中國式操作」讓外國網友驚訝…

外科醫生「超市買菜」視頻刷屏!這樣能避免交叉感染

當教師開始花式直播,就沒「網紅」什麼事了

疫情對經濟有何影響?分析來了!

患者20多天體溫無異常,病毒太狡猾了?專家說……

微信編輯:山曉倩

監製:蔣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