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上奶奶替孫子搶肉,吃不完倒桌上,賓客感慨道養廢孩子很簡單

2019-12-20     母嬰說

面對較大的經濟壓力,寶媽們不得不選擇結束家庭主婦的生活,回歸職場,忙碌的工作讓夫妻兩人沒有過多的時間照顧孩子,於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便承擔起這份照顧孩子的責任,讓夫妻兩人沒有後顧之憂的好好掙錢,其實這些幾乎是大部分家庭最真實的寫照。

於是,爺爺奶奶便成了孩子最親近的人,可是爺爺奶奶在注重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卻忽略了對孩子基本素質和禮貌的培養,而是一味的寵溺。

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事件,爺爺奶奶帶著自己的孫子,去參加遠方親戚的婚宴,可卻在酒席上遭到眾多賓客的質疑和感慨。

原來是在婚宴中,眾人已入座,等到第一個菜上了之後,奶奶趕緊起身將裝有肉的盤子端起來,用筷子使勁給孫子的碗里扒拉,眼看著一盤子的肉馬上見底,她才依依不捨的將盤子放到桌子中間。最過分的是這桌只要每次一上新菜都會被她提前搶走,先給孫子碗里扒拉,若遇到孫子不喜歡吃的,她就不會那麼積極的搶盤子。

看著孫子的筷子在碗里到處翻的時候,表示這些剩下的都是孩子不愛吃或者吃不完的,於是奶奶直接將孫子的碗拿起來把菜倒桌子上。

很多賓客看到這樣的情形,感覺頓時沒有食慾了,但是礙於輩分問題,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只能相互感慨道這樣長此以往下去養廢掉孩子真的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其實這樣的情況貌似在其他老人的身上也經常看到,面對期盼已久的孫子,只要孩子有什麼要求,老人都會答應,對孩子過度溺愛。

在《二胎》電視劇中的奶奶對孩子也是如此寵愛,夫妻兩人和婆婆住在一起,關係相處的比較融洽,但是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卻意見有分歧,如同往常一樣,一家人在一起吃飯,但是今天的馨兒有點懶散,不想自己吃飯,用嗲聲嗲氣的聲音央求自己的媽媽喂她.

酒席上奶奶替孫子搶肉,吃不完倒桌上,賓客感慨道養廢孩子很簡單

而燦燦處理的方式讓她自己吃飯,而保姆卻說孩子還小,讓燦燦喂她,奶奶這時也在旁邊附和,馨兒給奶奶撒嬌後,對孫女沒有任何抵抗力的她,竟然同意讓馨兒一邊拿著玩具一邊喂她吃,而燦燦這時說不得也罵不得,只能心中嘆氣發愁。

正因為有這樣一群對孩子格外照顧和寵溺的家人,讓如今的孩子變成小皇帝小公主,並且真的過著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家人的溺愛是給孩子最糟糕的禮物,不僅會目中無人、自私自利、甚至將孩子徹底養廢。

其實不僅老一輩帶娃存在這樣的問題,很多家長也是這樣帶娃的,那麼父母到底應該如何避免養廢一個孩子呢?

1、 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家裡只有一個獨生子女的,父母和老人對他格外寵愛,這一點尤其體現在老人的身上,幾乎是有求必應,這樣孩子內心敏感而脆弱,處理能力也是非常差的,父母應該在杜絕溺愛的同時,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

小英是家裡的獨生女,爺爺奶奶對她更是疼愛有加,基本的穿衣洗臉刷牙也都是爺爺奶奶幫她完成,玩具和零食更是應有盡有,從小的她目中無人,唯我獨尊,感覺自己是家裡的老大,但當父母看到這樣的小英,感覺很霸道、自我,她決定狠下心來教育小英,功夫不負有心人。

這時的小英是一個懂得禮貌、動手能力強、渾身充滿正能量的女孩,但成功的前提是父母要不參與她教育小英的事情中,也算是給老人一個榜樣。

小英的父母告訴長輩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會被毀了,而我們家人應該做的就是將孩子培養成一個樂觀自信、陽關燦爛的人,具有很強的抗壓能力。

2、 教孩子基本的規矩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對一切都很陌生,同時也是一個學習的階段,家人們這時應該學會教孩子基本的規矩。比如:餐桌禮儀,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從最基本的用餐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教養、涵養問題,小的時候可能還看不出來,但是長大之後會被人嘲笑,甚至影響人際關係。

與人相處之道,不去嘲笑別人和詆毀別人,甚至在背後講人壞話,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3、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其實孩子們都渴望獨立,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最基本的洗襪子、疊被子、刷牙、洗臉、自己穿衣這些都是在孩子力所能及範圍內的,都希望獨自能完成,而不是所有的事都是父母一手操辦。

孩子的習慣、態度父母應該在孩子6歲半之前抓起培養,如果這個時期培養的比較好,後期會繼續提高,但是不要因為孩子做的不好或者不快而去指責孩子,同時也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成才,可結果卻不盡人意,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教育孩子同時要拒絕溺愛,但為了防止孩子被養廢,家長們可以從以上3個方面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走正確的方向,同時,家長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sd7Jm8BMH2_cNUg34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