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百萬年薪P8徵婚被嘲翻天,問題到底出在哪?

2019-09-29     油炸綠番茄

有個博主在微博替他的粉絲徵婚,一下征上了熱搜:

按理,京戶、名校學歷、大廠工作,三居室,五六十萬的車,170萬年薪,手裡還有不少於兩百萬的現金流,放到相親隊伍中算相當不錯了。

沒想到,就是這樣一條看上去挺普通的徵婚,下面懟他的人簡直不要太多,拿著放大鏡一條一條諷刺挖苦他,個子矮,家庭差,除了收入高點沒啥優點,要求還高。

還有人表示:170萬的收入也沒多高。

這個博主不甘心,又連著發了兩條替程式設計師說話,發一條網友在下面罵一條。

程序猿是一種習慣單線程思考的物種,做事比較追求簡單高效,但是把條件這麼一條條列出來,卻讓廣大女性產生了被冒犯感。畢竟這年頭,大家都只想挑揀別人,拒絕被挑揀。

我們來技術分析一下這個程式設計師的徵婚啟事,先說他自己這一趴吧。

身高和出身是最大的兩個硬傷。

個子矮。相親鐵律,男170-175,女160-165,注水重災區。

170的要報172,172的敢報175,至於報170的,能有168就不錯了。這個身高,放女生里都不算特別高的,別說男生了。

出身低微。父母務農,目前還在打工。面對質疑這個男生還專門解釋了一下,不是姐弟倆不孝,而是父母習慣了有事情做,不想閒下來。

這兩點,確實是後天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的。

不過對於不介意身高的女孩來說,我倒覺得這個家庭是可以考慮的,因為他的父母一把年紀,明明可以靠子女了卻還在打工,說明不好吃懶做。不是農村男就絕不能嫁,而是寄生蟲式的家庭絕不能嫁。

兒子培養成才,姐姐也靠自己進了體制內,在農村來說教育算相當成功。

這不就是一代比一代努力去改變階層的典範嗎?

再說他的擇偶標準。

程式設計師對自己的標準基本都是可量化的,對另一半的標準卻分成了可量化與不可量化的兩個層面。

咱們先來說可量化的這一趴吧。

身高不低於162,學歷211,月入不低於1w,90後,最好是獨生子女,最好是南方人。

自己不高,所以希望另一半不要太矮,不然確實影響下一代。162的身高,在女孩之中也算非常普通了。

自己是南方人,所以想找南方人——我認識的大部分南方人都喜歡找南方人,可能還是覺得南北生活方式差異有點大吧。至於包郵地區經濟相對發達,也是很實際的考慮。

希望女方是獨女——自己的父母沒法幫忙照顧孩子,所以女方的老人最好能搭把手。他還考慮到了未來女方老人具體的養老問題,說明並沒有一味索取,也想了如何付出。

對此不屑一顧的,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他想得有多周到了。我有個朋友,倆人都不是獨生子女,老人沒一個能來幫忙,工作丟不了,保姆不放心,所以憋到三十五了都不敢要孩子。

不過90後的城市女孩,獨生女的幾率是很高的。

至於211,不少人都有點學歷執念,覺得名校畢業代表智商高,學習能力強。

但事實上,這種要求也就相親時才會提,生活中認識的女孩,如果其他樣樣都好,你根本不在意她哪裡畢業。

對方的收入這一塊,在北京,1w已經逼近生活底線了,低於這個收入活下去都難。而且一個本科211畢業還漂亮懂人情世故的女孩,收入怎麼可能低於1w?

所以如果讓我總結,核心條件其實就是211畢業、最好是來自江浙滬城市的女孩,她們中大部分都能滿足獨生子女、身高162以上和月入萬元的條件。

單就上述條件來說,其實真的還好,沒有什麼特別不切實際的,也基本在好實現的範圍內,畢竟這年頭養個貓標準都很高了:

他想拿自己的長板換別人的長板,姑娘們願不願意是一回事,但從相親條件上說基本算等價交換,並沒有要占便宜或者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但我對這個小伙子的相親市場也並沒有那麼看好,因為他還提出了一些不可量化的標準,比如「溫柔賢惠知書達理外表可人……」。

我個人覺得,這些虛頭巴腦的廢話在相親約見時是可以直接忽略的,十個女人相親九個都給自己貼上上述標籤,沒人說自己性格潑辣長相醜陋。

說白了就是看感覺,情人眼裡出西施。

但如果他相親失敗,問題也一定會出在這些不可量化的標準上。因為它們是彈性的,看你往哪彈。

如果上述標準只是隨便一提,有眼緣,舒服即可,那麼找個理想伴侶就很容易。

如果他的外表可人對標的是劉亦菲,溫柔賢惠的目標是劉慧芳,那可能就微乎其微。

而且又愛打扮還又賢惠能顧家,有點強人所難。

我建議他降低其中一兩條不那麼兼容的要求,把門檻放寬,會豁然開朗許多。

這個小伙子在這則徵婚啟事裡暴露的最大短板並不是矮,也不是農村出身,而是略無趣。

談到自己的時候,除了錢你看不到他有什麼興趣愛好了,人生大機率兩點一線,髮際線到哪了還不好說呢。

往好里說,這樣的人踏實,是過日子的料。他的徵婚很真誠,句句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是個一心衝著結婚去的實在人。往不好說,那就是從他的徵婚上基本只看到了搭夥過日子,結婚生子傳宗接代。

他可能還有很多優點,只是沒有提。這就是網絡相親最大的問題,彼此都不知道那桿秤到底在哪裡,於是只能把各種條件那麼一羅列,總要和現實有些差距,又很容易因此被誤讀。

試想,一個家境不錯,漂亮得體又聰明,讀書還好的女孩,從小在學校也是被很多人追的小女神級別了。如果一個男生只是收入還不錯,從徵婚啟事裡看不出什麼優點,那麼對她的吸引力絕不會太大,可能連面都不想見一下。

但如果是生活中認識的這個男孩,發現了文字里見不到的閃光點,就有愛情的可能。

所有的徵婚條件都應該只是一種隨時可調的試探, 婚姻畢竟不是按圖索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ihskm0BMH2_cNUgdIZ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