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一附院智慧門診全攻略】
【手機可以查詢檢驗報告啦】
【國慶節門診安排】
推拿科:陳英英
重要通知
我院北院區即將啟動基建工程項目。經醫院研究並報天津市衛健委批准同意,自2019年10月8日起暫停北院區(鞍山西道院區)兒科急診。為了減少此次調整對患兒就診的影響,請大家相互轉告。由此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秋繁錄•陰陽出入上下篇》
「秋分」正好是整個秋季的中分點,秋分之前還有暑熱餘氣,秋分之後則寒涼之氣漸重,以「涼燥」為主。秋季與中醫五臟之中的肺氣相應,因此,順應節氣變化,做好養生保健,護養好肺臟,是防病強身的首要法則。
秋分過後怎麼吃?
滋陰潤燥,宜清補
應對秋分「涼燥」之氣,在飲食方面重點在於「滋陰潤燥」,要多吃一些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山藥、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聖品。還要注意「少辛多酸」,但還是可以適當吃一些辛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多吃蘿蔔,可以有效地緩解喉部不適,止咳化痰。
藥粥健脾又補氣
中醫脾胃五行屬土,肺屬金,土生金,根據「培土生金」法健脾胃則養肺臟。如果清晨能喝些以糯米或粳米熬制的粥,對身體很有好處,如:百合山藥粥可潤肺健脾;甘蔗粥可解熱潤燥,滋養生津;栗子粥可補腎強身等等。
忌過補,搶秋膘
秋分過後,氣溫降低,人們的食慾開始增加,於是就有了「搶秋膘」的習俗,補償夏季虧空、儲備脂肪,迎接冬天到來。但是,搶秋膘仍要有度,忌過補,忌無病進補,忌慕名進補。尤其是小孩,有的家長給孩子吃價格高昂的補品來增強抵抗力,提高智力,這種做法既增加了家庭開支,又加重了寶寶的脾胃負擔,容易導致積滯、肥胖。
節氣保健有講究
早睡早起,適時加衣
中醫肺臟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宣發肅降。秋季陽氣始衰,天氣清涼,萬物肅殺,人體陽氣亦開始收斂,順應自然,應早睡早起,早睡以助肺臟肅降之氣,早起以利肺臟宣發功能。雖然俗語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但秋分晝夜溫差加大,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症,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因此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尤其早晚應注意添加衣物,夜晚睡覺蓋好被子。
順應節氣,適宜運動
秋季是運動的黃金時節,但仍要順應其「收斂」之性,防止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因此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中等的鍛鍊和有氧運動,以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為度,這樣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以提高肺臟功能,有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怡情悅性減秋愁
「秋風秋雨愁煞人」「悲哉,秋之為氣也」,均透露秋令時節人的心情會隨天氣變化無常,因氣溫轉涼,氣候轉燥,日照減少,花木凋零等而變得消極倦怠,憂鬱傷感,我們可以多進行爬山、秋遊等戶外活動,家裡有寶寶的,可以適時帶寶寶多到戶外一起做遊戲、聽音樂,調節寶寶的情緒。
秋分推拿小妙招
按揉雲門、中府連線
以利於肺氣宣發肅降,調養肺臟。如圖,中府穴位於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雲門穴位於中府穴正上方鎖骨下緣處。操作方法:以中指為主要著力點,在中府和雲門的連線上做順時針按揉,按揉時間為2~3分鐘。
橫擦膻中,以寬胸理氣通絡
膻中穴位於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隙,大約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操作方法:用小魚際附著於穴位處,做左右來回摩擦手法,時間約為2分鐘。
擦脾經、胃經
以溫中健脾養胃。位置:以下肢小腿部位為主,脾經的分布為內踝前緣沿小腿內側正中上行至大腿內側前緣,胃經的分布為大腿前側,至膝髕部沿下肢脛骨前緣下行至足背。方法同膻中擦法,時間約為2分鐘。
參考文獻
飛揚. 秋分時節養生的幾個要點[J]. 青春期健康,2017,18:36-37.
崔霞. 秋分,滋陰潤肺,禦寒護胃[J]. 父母必讀,2017,09:30-31.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老年人就醫服務月
本周講座內容
註:具體講座內容以當日實際情況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