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雙修」,即「生態修復、城市修補」。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加快建成長江生態第一城的目標,對城市建設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行再審視、再分析、再研判,對城市建設的格局定位、推進模式、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系統性優化重構,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推動 「城市雙修」,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和美譽度,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日益增強。
大地坡公園。
全方位推進生態修復
盛夏時節,市民羅女士總要帶著母親和女兒到長江公園逛逛,「踩踩水,散散步,公園建好後,每個夏天我們都來,老人和小孩都喜歡。」
從亂石灘變成公園,從泥濘小道變成綠色長廊。長江公園作為我市城市「雙修」的一項重要成果,一直是宜賓人休閒的打卡聖地。據統計,開放以來,公園日均接待市民達萬人以上,高峰期接近10萬人。
長江首城,必須是生態第一城。
近年來,我市相繼編制《宜賓市城市規劃區山體生態修復專項規劃》《宜賓市城市規劃區水體修復專項規劃》,新建大地坡公園、宋家坡公園、一曼公園、龍洞坡公園、龍頭山生態公園等,對中心城區36處破損山體進行修復,修復面積約180公頃。
加強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搬遷岷江、金沙江、長江沿岸污染嚴重的紙廠、船廠、七九九、天原等企業和沿岸近百萬平米棚戶區,改造沿岸污水管網、收集污水輸送到城市污水處理廠,拆除河面的餐飲船隻、養殖漁船,清除河道采砂、取石現象,嚴格保護河流生態系統。
為進一步恢復水體生態,我市還實施了以長江、金沙江、白沙堰、鳳凰溪、宋公河等約90公里江河兩側的生態修復,通過水體生態修復恢復水生態環境,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進一步保護生物多樣性,拓展親水空間。
在推進城市綠地建設方面,我市將城鎮依託的山水自然環境要素儘可能多地引入城市、社區,推進綠廊、綠環、綠模、綠帶、綠心等生態綠地建設,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的要求,建成了長江公園、大地坡公園、白沙堰公園等一大批公園綠地,人居環境得到改善。
截至2018年底,我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4.01%,綠化覆蓋率達39.0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2平方米。
金沙江大道三期。
系統化修補城市功能
交通,一座城市的血管。
7月28日,金沙江大道三期工程橋樑(控制性節點工程)施工正在加快推進,道路兩旁的景觀工程正加緊建設。
金沙江大道三期工程全長6.5公里,是南部新區重要的南北向交通幹道和連接城市橫向綠廊的重要南北通道。項目建成後,將有效連接宜賓主城區及岷江新區,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大力提升和完善城市交通體系。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城市骨幹路網和過江通道建設,建成投用的大溪口地下立交樞紐、南廣高架極大提升交通功能和城市進出口景觀;金沙江大道一期、二期建成投用,臨港長江北路改造完成,酒都大道、國興大道、鹽坪壩長江大橋加快建設,城市繞城高速和內環快速路網正在加快形成。
走進楊灣污水處理廠,廠區綠草茵茵,污水經處理後排入長江中,清澈見底,空氣和中水中均聞不到臭味異味,工廠出廠水質已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
著力補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我市全面推進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完成5個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和提標改造工程,建成污水提升泵站12座,建成污水收集輸送管道約80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萬噸/日。
完成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11個,建成綜合管廊約8.5公里,新改建公共廁所305座,完成充電樁建設697個,完成老舊小區增設電梯65台,在建62台。
會展中心。
著力於完成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目前,臨港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用,並成功承辦了第一屆、第二屆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第二屆、第三屆國際(宜賓)茶業年會以及首屆中國機器人大賽等重大活動。
著力完善城市會展、科教文衛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我市啟動建設市文化館、市博物館、市竹文化博物館等功能性項目,市婦幼保健院遷建項目、市中醫院二期建設項目正在順利推進。
亮化工程。
大力實施風貌整治工程
2017年11月,我市啟動了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心城區風貌整治。「標準高、要求嚴」是此次風貌整治的一大特點;「有顏值,有內涵」是市民對此次風貌整治的普遍讚譽。
近兩年來,我市對建築物及周邊環境等進行了重點打造,對老舊設施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危整治,實施風貌整治項目24個,樓宇立面整治463棟,杆管線下地9.7公里,道路黑化29條,蜀南大道、長江大道、酒都路、火車站等城市重要幹道及節點的建築立面、天際線和環境煥然一新,魯家園、哪吒賓館至筍子廠沿線徹底告別「蜘蛛網」不良形象,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安全隱患得到全面整治,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2018年底,我市又重點針對三江六岸核心地帶沿江岸線、標誌樓宇、城市橋樑、山體等進行光彩亮化打造,以山體為舞台,以橋索為螢幕,以樓立面為媒體,動態展示城市夜景光影動態效果。完成真武山、白塔山2座山體,長江大橋、岷江橋等5座橋樑,以及186棟樓宇亮化,宜賓夜間城市形象煥然一新。
春節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前往長江公園、市政廣場、長江大橋等地「打卡」,宜賓成為網際網路「網紅」城市。
突出抓好竹文化打造。我市投資20億元建設龍頭山竹文化主題公園,在城市重要幹道、節點全面打造竹景觀,累計栽植楠竹約25萬餘株,營造宜賓城市竹文化特色。
縱深推進宜賓市歷史文化打造。完成「南溪朱德舊居」展陳實施項目、東嶽廟、栗峰山莊、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梁思成、林徽因舊居)、文昌宮以及旋螺殿等歷史文化建築修繕項目、流杯池公園山谷墨園工程等歷史文化保護項目;冠英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程、真武山古建築群落保護工程正加快實施。
宜賓日報記者 秦莉萍/文 王宇/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gFzWGwBUcHTFCnfSF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