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雷瑛 |《偶像練習生》後的魚子醬,要做「偶像生態」運營公司

2019-11-13     一點劇讀

文 | 翟笑千

「一體化方案解決商」,這是魚子醬文化於2017年底對自己的定義。

彼時,從2015年《歌手是誰》、2016年《熟悉的味道》《黃金單身漢》,到2017年的《快樂男聲》《了不起的獸人族》,專注於綜藝娛樂內容生產的魚子醬文化在致力於從節目研發到內容營銷的「一體化方案解決商」之路上馳騁。

2018年是個轉折點。上線1小時播放量破億、播出期間超600次的熱搜、總播放量破30億,以及微博話題閱讀累計超159億……《偶像練習生》成功引爆網綜市場,不僅打開了國內偶像養成的新局面,讓業界看到了青年文化及時尚潮流蘊藏的巨大潛力,也讓更多人認識並記住了它背後的操盤手。

《偶像練習生》的大獲成功,讓彼時成立僅三年的幕後製作方魚子醬文化走進大眾視野,並在偶像產業的賽道上站穩了腳跟。之後,從《青春有你》《青春的花路》到《限定的記憶》以及《這樣唱好美》,魚子醬文化攜手愛奇藝已然在網生內容的交互和運營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我們一直在思考是,中國流行音樂與人交互之間的關係。」在接受娛樂獨角獸記者專訪時,魚子醬文化創始人雷瑛表示,通過《偶像練習生》和《青春有你》等節目對公司製作實力的檢驗後,如今的魚子醬文化更加堅定了音樂選秀偶像市場的定位,且對自己有了重新的定義:一家「偶像生態運營」公司。

《偶像練習生》後的魚子醬

10月份的北京猝不及防被冷空氣環繞,在陽光乾淨而冷冽的午後,記者再次來到魚子醬文化公司。和2017年底拜訪時留下的印象不同,現在的魚子醬或懸掛或粘貼的項目海報多了很多,而讓人依舊有熟悉感的,是陽光穿透落地窗的和煦,以及這個公司的忙碌。

在和愛奇藝合力創造《偶像練習生》這一爆款之前,魚子醬文化便一直在音樂綜藝的賽道上前行。整季播放量破10億的《歌手是誰》、顛覆十年經典的《2017快樂男聲》等項目,均讓這個以「湘軍」為核心骨幹的團隊,在音樂類綜藝和推新人方面大顯身手。

《偶像練習生》的出現,改變了公眾對偶像的一些既有認知,也造出了中國第一批「土偶」團體,所謂「土偶」即中國本土偶像。在雷瑛看來,能打造出《偶像練習生》這樣的行業爆款,無論是對愛奇藝還是魚子醬文化來說都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推動,對其公司之後的發展亦然。

以人為挖掘點,致力於打造中國本土偶像的魚子醬文化,正在偶像產業鏈上打造自己的閉環。

據雷瑛介紹,其實從《2017快樂男聲》後,魚子醬文化就有了調整升級的籌備,《偶像練習生》的成功恰好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對於我們來說,新的訴求就是有沒有更創新的方式,在中國本土偶像這個大方向上能不能再打得准一些?」

到了《青春有你》,延續了《偶像練習生》的打法,魚子醬文化在平台方愛奇藝給予的支持和平台資源下,為《青春有你》打造了龐大的內容交互體系,一周一播的正片、不間斷的跟拍、配合正片食用的花絮等,勾勒出了每位訓練生的成長線,並通過與用戶的花樣互動和長情陪伴,再次俘獲了一眾粉絲。

專注聚焦在內容和人之上的魚子醬文化,如今將自己定位於「偶像生態運營」公司,其當下要做並正在做的就是「培土」:為偶像製造出道口。而出道的機會恰恰離不開內容的不斷創新和擴緯,以及公司自身的不斷升級。

《這樣唱好美》成為魚子醬文化作為偶像生態運營公司邁出的重要一步。

成為一家偶像生態運營公司

10月26日晚8點,華語名曲競演綜藝《這樣唱好美》上線愛奇藝。

「還能否給有才華、有藝能、有夢想的人創造新的機會?」讓不同年齡段,擁有不同才華的女性有機會走到大家面前,這是魚子醬文化和愛奇藝攜手嘗試做《這樣唱好美》的一個動因。

集結了高校組、職場組、媽媽組、歌手組、演藝組和網絡達人組這6大圈層好美女生的《這樣唱好美》,年齡層更是從18歲覆蓋至35歲,打破了音樂綜藝常規且單一的選拔規則。其中有出道10年的2009年快女冠軍江映蓉和季軍黃英,有出道15年讓人不得不愛的弦子,也有出道17年近年來卻鮮少露面的劉品言,以及正當紅的宣璐、李依曉等人。

「不管她身份是什麼,但她有愛唱歌的那個心,《好美》就會給她這個舞台。」可以看到,《這樣唱好美》搭建的舞台,無關年齡、外形、身份等外化屬性,來到這個舞台的女性,都能以經典歌曲來傳達自己,通過音樂傳遞自己的力量。相較於市場上大多專注於年輕人的節目,不計較年齡的這檔節目,更注重的是人對自我社會身份的認同,因此具有了更廣泛的大眾代表性,觀眾亦可以在好美的舞台上找到另一個自己。

與此同時,為好美女生助力的比心團嘉賓,同樣有著從50後的歌后蔡琴到金培達,到謝娜、戚薇夫婦、劉憲華,再到00後的陳立農,他們分別代表了不同世代的受眾群體。這樣的代表性不僅體現在年齡跨度上,更體現在各自所擔當的角色以及表達視角上。

顯然,無論是好美女生還是比心團的人員構成,《這樣唱好美》都以多元化的設定給予了觀眾多元化的舞台表演風格和審美緯度,滿足了觀眾市場的不同細分需求,將觀眾逐漸從圈層向廣譜過渡。

而放眼《這樣唱好美》的歌單,和當下諸多節目也有所不同。為真正填補中國音樂市場對傳承發展華語經典音樂文化的缺位,好美舞台上會陸續演繹的近200首「華語經典音樂」,同時還引入了對經典歌曲的情感解讀,講述演唱者背後的故事,帶領觀眾了解每首歌曲所承載的美好又動人的故事。如,好美女生許藝娜在演唱自己父親最愛的《草帽歌》時,讓觀眾看到了老一輩音樂人對所熱愛的音樂事業的堅守,以及新一代的傳承。

「這個歌單其實是給現在年輕人父母的歌單,有經典傳承的意思。但也可以給年輕人找出一塊新的音樂源泉。」誠如雷瑛所言,經典的音樂總是攜帶穿透歲月、擊破人群的能力,無論聽或沒聽過,好的音樂總能引人共鳴。《秋意濃》《恰似你的溫柔》《我只在乎你》《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經典音樂,都藉助好美女生傳唱在舞台上,這些華語經典音樂與當下年輕人之間非但沒有絲毫屏障,且在青年群體的傳承中開始煥發新生,擁有了不同時代語境下的新演繹與新意義。

通過節目中的華語經典音樂的傳承與音樂綜藝模式的創新,我們可以看見華語經典音樂正跨越代際鴻溝,原本大多數隻存在於父母一輩歌單里的經典歌曲,正在成為中國家庭幾代人共存共享的歌單。而這也恰恰讓《這樣唱好美》這檔節目有了一定的文化和情感厚度。

顯而易見的是,從《偶像練習生》到《這樣唱好美》,魚子醬文化和作為平台方的愛奇藝都能清晰捕捉到當下青少年的審美趨向和情感意識,以做健康有序的青年文化來滿足時代和觀眾的訴求。而聚焦偶像生態和真人秀,也正是要通過對人的描摹、偶像對年輕人生活狀態和夢想的呈現,實現偶像與年輕人,即人與人之間的勾連,從而完成對當下社會關係的全新闡述。

提升話語權

共享、出圈和帶貨,是業界總結《偶像練習生》成功時的三大關鍵詞。

欲成為一家偶像生態公司的魚子醬文化,要做的除了內容上的不算升級與擴緯外,更要以內容和成功經驗為橋樑,進一步挖掘產品價值、提升公司話語權、獲得更強的競爭力。

共享方面,回溯《偶像練習生》以及《青春有你》,兩個項目其實都是在和愛奇藝深度合作下的限定額度、限定團與限定時效。當下,魚子醬文化開始思考的正是能否打破「限定」,推出屬於自己的藝人。

「我們希望從我們更多的節目裡能走出自己的藝人。」據雷瑛介紹,一直以來和愛奇藝的友好深度合作讓魚子醬文化從更多緯度觸摸到了內容市場,如今,已建立了經紀部門的魚子醬文化將推出自己的藝人經紀板塊,藉助內容和藝人的原生公司,或新經紀公司或魚子醬文化自己的經紀人,多方建構一個共享機制。

同時,在帶貨方面,魚子醬文化則將把觸手伸向消費品領域。其所涉足的消費品領域,與以往大眾所熟知的IP衍生品不同,這是個想像空間更大的領域。對魚子醬文化來說,《偶像練習生》帶給公司最大的啟發便是共享,簡單來說消費品共享,就是將有研發製造能力和品牌力,但缺乏品牌成長時間和對外發聲空間的企業,與魚子醬文化的節目進行深度結合,以共享的模式加速品牌的發酵和用戶關注時間,共同將更多made in china的消費品帶貨出圈。

當然,無論是推出藝人經紀板塊,還是公司盈利模式從版權、廣告收入,深入到消費品領域的分帳、共享過程中,魚子醬文化所有的生意模式還是建立在打造一個共享平台的基礎上,以自身的創新,和愛奇藝這樣開放包容的平台以及品牌方攜手去打造一個共同的內容,一起共享內容、人、消費品以及市場話語權。

面對快速更迭的內容市場,內容公司面臨著新一輪的調試和自我改革,幸運的是,將「努力」烙進公司文化的魚子醬已經為自己贏得了認可和機會。而懂得抓住一切可能性的它,顯然也正在嘗試進行更大的挑戰。

「公司的初心一直立在那裡,只是我們在不斷做著升級。」這家每年都在做著升級的公司,或許等下次再來拜訪,它又會是另一番模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ZwuZm4BMH2_cNUgJk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