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過氣」的相聲

2019-10-09   罔稱說書人

德雲社「過氣」了嗎?

這樣的問題一天「推文」會收到幾百次,毫無疑問它過氣了,但是一些人也是更愛了!

相較於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全年,德雲社的「熱度」在最近半年來一定是「過氣」了。

但是這不以為這是一件壞事,相反這對於一些真正喜歡相聲的人群來說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岳雲鵬的演藝事業步步高升,張雲雷的「一炮而紅」,為德雲社持續不斷注入新鮮的流量與資源,慕名而來、聞聲而來、看臉而來的人群越來越多。

初時,對於德雲社可能是一件好事,讓更多人知道了德雲社的存在,也讓德雲社很多「不常見」的年青一代相聲演員有了關注群體。

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是德雲社很棘手的事情。

從喜歡相聲的人群到流量粉絲如何過渡,德雲社一時間之間沒有太完美的解決辦法,所以那段時間德雲社雖然火爆,但是跟隨而來的「非議」也是多如牛毛。

但是張雲雷一個人的「黑料」,都能被「渲染」到體無完膚的程度。

因為惡意解讀張雲雷採訪女人做家務的問題,張雲雷被送上熱搜「張雲雷不尊重女性」,之後張雲雷「墜橋」的多個版本也是傳說的有模有樣,情商、GAY等等。

再之後張雲雷被編排成與師兄弟「不和」,刻意打壓同門師弟,德雲社內部關係網被分析得頭頭是道。

反正光張雲雷一人的話題,覆蓋以往德雲社一年的活動宣傳。

終於張雲雷被「黑怕了」,粉絲也學乖巧了,「鍋認背、人認罵、不講話、只關注」。

這才將張雲雷身上的「火」慢慢息掉,沒有了張雲雷德雲社另一些人便開始新一輪「躺槍」中,大褂等級制問題、眾人親密度問題都是新一輪「攻擊」,有些人挺不住了,開始「反撕」。結果就是正中下懷,大家擺好陣仗口誅筆伐。

德雲社再一次「黑紅之路」。

其實這些年,說德雲社火的人,大概都是些不喜歡德雲社的人。

因為這個「火」,其實就是一條「黑紅」之路,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資本,「吳鶴臣家屬眾籌100萬」德雲社火了,這有必要嗎?

「張雲雷口誤」被挖出來,德雲社火了,喜歡德雲社的人大氣都不敢喘,生怕給自己「角兒」招黑,看看說話的人都是誰?一目了然。

德雲社火爆,對於喜歡相聲的人來說,真的不是好事。

專場票開售就成「售馨」,小園子場場坐無缺席,看臉的人群坐在裡面「刨活、搭話、送惡趣味禮物」,真正想聽相聲的人坐在電腦前面氣到「罵娘」。

「過氣與不過氣」那是外面的看法,喜不喜歡才是內心最純粹的表達,岳雲鵬有他的喜劇舞台與大銀幕影帝的夢想;張雲雷有一群與他十年相約的粉絲;郭德綱有著20年不離不棄的「老和部隊」。

你怎麼敢說德雲社「過氣了」?是過氣了,走過了「浮華虛影」的歲月,淘沙成了堅定的跟隨者。

就讓那些看顏值、跟風的人都走開吧,德雲社沒有什麼「小仙女」與「小可愛」,剩下的都是歷經刀斧加身不改初衷的「鬥士」,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