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叔的電影情結

2019-07-03     中國鄉村美文

啞叔的電影情結(散文)

啞叔生卒年不詳,他不是我的親叔叔,他只是我小時候的鄰居、自恆叔的啞巴哥哥,按他的外形和自恆叔的回憶推算應該是出生於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幾年。村裡人都直接叫他啞巴,但善良的母親不允許我們這樣叫他,所以我叫他啞叔,這,也是緣於從前啞叔跟我家特別親的緣故。

七十年代初期,糧食金貴,鄉下好多人吃不飽。自恆叔家有兩個兒子,胃口大,再加上有個胃口特別大的啞叔,生活更是捉襟見肘了,所以,啞叔能吃飽的日子少之又少。於是每到吃飯的時候,啞叔便會拿著一隻他專用的黑色粗瓷碗,倚著我家的門框,望著我家並不豐盛的餐桌流口水。啞叔特別愛流口水,在他憤怒的時候、開心的時候、看到食物的時候…….都流。啞叔只要出現在我家的門口,母親便會對我使眼色。我立即起身離開飯桌,接過啞叔手中的碗,盛上大半碗飯,夾上一些菜雙手遞給他。啞叔總是笑眯眯地用左手接過飯碗,右手對我豎起粗壯的大拇指,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躲到廳堂一角,坐在他那破爛的睡鋪上享受美食了。

八十年代的鄉村,電視、電冰箱、電話等等但凡跟電有關的東西都是稀罕物,因此,鄉村文化生活跟舌尖上的味覺一樣單調而貧瘠。不過那個時候隔三差五也會有一場電影在大隊部(現在叫村部)前的空坪上放映。放電影的日子,村裡比過年還要熱鬧,人們比隊里分糧食的時候還要興奮。

還記得第一次放電影的情形,那天傍晚,啞叔十分激動地站在我家門口,用手使勁比划著,嘴裡「啊啊」地叫個不停。啞叔不會說話,但喉嚨里能發出一些短促的、難以聽懂的音節。比劃了半天,我們一家人還是面面相覷。在啞叔急得滿頭大汗的時候,他的大侄子小名叫齊兒的過來當了一回「翻譯」,原來,是大隊部晚上要放電影了!

當我們一家人扛著凳子來到大隊部的時候,啞叔早已用一條長凳為我們占據了放映場地正中的位子!那時的電影全是黑白片。電影員將白色的布銀幕拉在大隊部的外牆上,一架放映機安裝在場地的正中央。當掛在一根竹竿上的燈泡暗下去,放映機「滋滋」地響起來,從放映機里投射出一道長長的光束到銀幕上,銀幕上便出現了黑白的人物畫面。記得第一場電影放的是戰鬥片,銀幕上密集的槍聲響了一夜。黑壓壓的人群異常安靜,偶爾槍聲停止了,就可聽到放映機的滋滋聲。正看著,「你看你看,啞巴他……」母親指著啞叔啞然失笑。只見啞叔目不轉睛地盯著銀幕,嘴巴大張著,面部掛著天真無邪地憨笑。啞叔對身邊的片刻騷動渾然不覺,以那種讓人忍俊不禁的表情沉浸在電影的世界裡。

從那以後,啞叔見到我們這些小孩子總會學著電影里戰士拿手槍的姿勢:舉起右手貼在額前,眯縫著右睛,將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同時向前伸開,比劃成一柄手槍的樣子,身體左右搖擺,「手槍」左右出擊,嘴裡發出「呯呯呯」的聲音,玩得不亦樂乎。因為偶爾的一場電影,讓啞叔本是寂寞、無聲、逼仄的世界變得異常豐滿起來!

到了九十年代,黑白電影,已不再是鄉村唯一的精神文化生活。村裡富裕點的人家陸續安裝了電視,我家也有了一台黑白電視機,每天晚上,啞叔都是我家電視機前的忠實觀眾。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使得村裡人對村部放電影失去了最初的熱情,除了愛趕熱鬧的小孩在場地上追追趕趕外,啞叔是唯一一個對電影情有獨鐘的人。只要一放電影,他總是早早到場,在木凳上正襟危坐,目不轉睛盯著銀幕上的畫面。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風把銀幕颳得嘩嘩作響,裡面的人物都變了形,人凍得瑟瑟發抖,都沒影響他看電影的興致。

新中國成立了七十周年,改革開放走過四十年,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地提高,再也不會出現穿不暖、吃不飽的日子。可惜的是啞叔沒能一路走向這樣的盛世年華。現在,每當我坐在偌大的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常會想起當年啞叔在大隊部看露天電影時專注的神情。如果,啞叔尚在,我一定會把他請到華麗的影院來,讓他感受改革開放後的今天,電影所呈現的是怎樣一幅多姿多彩的世界!

審閱:胡常珍

簡評:「情之以恆,貴在真」,本篇作品的作者把啞叔的自得其樂,把啞叔的善良飽蘸筆墨於字裡行間,滲透出無限對啞叔的緬懷!

作者簡介

姜虹,女。湖北省黃岡市作家協會會員。散文、詩歌、小說作品散見於《長江叢刊》《楚天文學》《大別山》《中國鄉村》等報刊雜誌,寫過動漫劇本,現供職於湖北金五環建築有限公司。


投稿諮詢微信:zxm549750302

雜誌徵文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絡徵文郵箱:[email protected]

註:投稿作品必須為 原創首發 作品。平台嚴禁投已在別處刊發過得作品!嚴禁投同時在多處投的作品!嚴禁在未知道審核結果的情況下將作品再投他處!嚴禁將已經審核通過的作品再投他處。(投稿兩天後,即可諮詢審核結果,不會影響您的投稿效率!)

版權聲明:本文為中鄉美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OePD2wBmyVoG_1ZGO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