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中藥治療

2020-03-11     逸仙藥師

作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鍾紅燕

審核: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陳楚雄

原發性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或不伴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徵,簡稱高血壓。根據中西醫病名對照,原發性高血壓屬中醫學「風眩」、「眩暈」、「頭痛」範疇。

【病因病機】

情志內傷,如素體陽盛,惱怒過度,或長期憂鬱惱怒,氣鬱化火;

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或嗜酒肥甘,饑飽勞倦,傷於脾胃,健運失司;

頭部外傷或手術後,氣滯血瘀;體虛、久病、失血、勞倦過度;

腎陰素虧,肝失所養;

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後,虛而不復;勞倦過度,氣血衰少,皆能發生本病。

本病病位在清竅,由氣血虧虛、腎精不足致腦髓空虛,清竅失養,或肝陽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竅而擾動清竅發病,與肝、脾、腎三髒關係密切。本病的病性以虛者居多,故張景岳謂「虛者居其八九」,如肝腎陰虛、肝風內動,氣血虧虛、清竅失養,腎精虧虛、腦髓失充。本病實證多由痰濁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氣逆、上犯清竅,瘀血停著、痹阻清竅而成。在本病發病過程中,各種病因病機可以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形成虛實夾雜;或陰損及陽,陰陽兩虛。肝風、痰火上擾清竅,進一步發展可上蒙清竅,阻滯經絡,而形成中風;或突發氣機逆亂,清竅暫閉或失養,而引起暈厥。

【治療原則】

眩暈的治療原則主要是補虛而瀉實,調整陰陽。虛證以腎精虧虛、氣血衰少居多,精虛者宜填精生髓,滋補肝腎;氣血虛者宜益氣養血,調補脾腎。實證則以潛陽、瀉火、化痰、逐瘀為主要治法。

【辯證診治】

1、肝陽上亢證

症狀: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遇勞、惱怒加重,肢麻震顫,失眠多夢,急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

治法:平肝潛陽,滋養肝腎。

方藥:天麻鉤藤飲:由天麻、鉤藤、石決明、山梔、黃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苓組成。

中成藥:天麻鉤藤顆粒、羅布麻降壓片、清腦降壓膠囊、山菊降壓片、腦立清膠囊(丸)、松齡血脈康膠囊平肝潛陽,清熱安神;或安宮降壓丸清熱鎮驚、平肝降壓;或脈君安片平肝熄風、解肌止痛。

中藥藥膳:

牡蠣豆腐羮:本品具有滋陰潛陽、清肝瀉火、補虛損的功效,可用於肝火旺盛及肝陽上亢所致的高血壓。(材料:牡蠣肉150克,豆腐100克,雞蛋1個,韭菜50克,鹽少許,香油2毫升,蔥段,高湯適量)

薄荷水鴨湯:本品可用於肝火旺盛、肝陽上亢所致的咽喉腫痛、高血壓、糖尿病等症。(材料:水鴨子1隻,鮮薄荷30克,鉤藤10克,生薑、鹽、味精、胡椒粉、雞精、各適量)。

2、肝火上炎證

症狀:頭暈且痛,其勢較劇,目赤口苦,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寐少多夢,小便黃,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肝瀉火,清利濕熱。

方藥:龍膽瀉肝湯:由龍膽草、梔子、黃芩、川木通、澤瀉、車前子、 柴胡、甘草、當歸、生地組成。

中成藥:龍膽瀉肝丸清肝瀉火,清利濕熱;或心腦靜片清熱降火、鎮驚安神;或脈絡通片清瀉肝火、通脈活絡;或清熱明目茶清熱祛風、平肝明目;或清肝降壓膠囊清熱平肝、補益肝腎。

中藥代茶飲:

菊花山楂茶:菊花10克、生山楂20克,冰糖適量。本品能清肝明目、開胃消食、降壓降脂、對高血壓、高脂血症、食少腹脹、目赤腫痛等疾症有食療作用。

綠豆菊花茶:綠豆沙30克,菊花10克,檸檬汁10毫升,蜂蜜少許。本品有清熱瀉火、排毒瘦身、降壓利尿、美白養顏等功效,可用於痤瘡、目赤腫痛、小便澀痛黃赤等症。

杭菊龍井茶:杭菊花5克,龍井茶葉、松蘿各3克。本品具有清肝瀉火、降低血壓的功效,可用於肝火旺盛所致的目赤腫痛、迎風流淚以及高血壓等症。

3、痰濁上蒙證

症狀:眩暈,頭重如蒙,視物旋轉,胸悶作惡,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方藥:半夏白朮天麻湯:由半夏、天麻、茯苓、橘紅、白朮、甘草組成。

中成藥:安腦丸清熱解毒、醒腦安神、豁痰開竅、鎮驚熄風;或牛黃降壓丸(膠囊)清心化痰、鎮靜降壓;或華佗再造丸:活血化瘀,化痰通絡。

中藥藥膳:

淮山白扁豆粥:淮山25克,白扁豆、萊菔子各20克,大米100克,鹽2克、香油5毫升,蔥少許。此粥可用於痰濕阻逆型高血壓病人,症見頭痛如裹、頭暈目眩、素熱痰多、身體酸重等。

半夏天麻魚頭湯:干天麻20克,半夏15克,鰱魚頭半個,鹽適量。本品具有化濕止嘔、止咳化痰、鎮靜安神、息風止痙的功效,適用於痰濕逆型高血壓、腦卒中、癲癇等症。

半夏茯苓薏米茶:薏米30克,半夏、茯苓各10克,山楂5克,枸杞適量。本品可用於痰濕阻逆型高血壓、脾虛濕盛型泄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水腫等症。

4、瘀血阻竅證

症狀:眩暈頭痛,兼見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鳴耳聾,面唇紫暗,舌瘀點或瘀斑,脈弦澀或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竅活絡。

方藥:通竅活血湯:由赤芍、川芎、桃仁、紅棗、紅花、老蔥、鮮姜、 麝香組成。

中成藥:心可舒膠囊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或心脈通片活血化瘀,通脈養心。

中藥藥膳:

枸杞佛手粥:枸杞10克,佛手15克,大米100克,紅砂糖3克,蔥少許。此粥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健胃開胃之功效,可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高血壓。

丹參減肥茶:丹參、赤芍各3克,陳皮、何首烏2克。本品具有涼血止、行氣化瘀、排毒瘦身、降壓降脂的功效。

5、氣血虧虛證

症狀:頭暈目眩,動則加劇,遇勞則發,面色晄白,爪甲不榮,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納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補養氣血,健運脾胃。

方藥:歸脾湯:由白朮、人參、黃芪、當歸、甘草、茯苓、遠志、酸棗仁、木香、龍眼肉、生薑、大棗組成。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益氣健脾;或歸脾丸益氣健脾,養血安神;或回心康片益氣活血、鎮靜平肝;或芪藶強心膠囊益氣溫陽、活血通絡、利水消腫。

中藥花草茶飲:

大棗黨參茶:大棗5枚,黨參10克,茶葉3克。本品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補肺、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可用於氣血虧虛所致的高血壓、糖尿病、虛喘咳嗽等症。

黃芪普洱茶:黃芪6克,普洱茶3克。本品具有健脾益氣、降低血壓的功效,可用於脾胃氣虛型少氣懶言、食欲不振、內臟下垂以及高血壓等病症。

6、肝腎陰虛證

症狀:眩暈久發不已,視力減退,兩目乾澀,少寐健忘,心煩口乾,耳鳴,神疲乏力,腰酸膝軟,遺精,舌紅苔薄,脈弦細。

治法:滋養肝腎,養陰填精。

方藥:左歸飲:由熟地黃、山藥、枸杞、炙甘草、茯苓、山茱萸組成。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與杞菊地黃丸滋補肝腎;或杜仲降壓片補腎、降平肝、清熱。

中藥藥膳:

何首烏枸杞粥:何首烏12克,枸杞 15克,大米100克,鹽2克,蔥少許。常食此粥,可以滋陰養血、補養肝腎,適合肝腎陰虛型高血壓、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的患者食用。

六味地黃雞湯:雞腿150克,熟地25克,山茱萸、懷山、牡丹皮、茯苓、澤瀉各10克,大棗8枚,鹽適量。本品可用於肝腎陰虛型高血壓及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遺精滑泄、五心煩熱、自汗盜汗等症。

何首烏澤瀉丹參茶:何首烏、澤瀉、丹參各5克,蜂蜜適量。本品可用於肝腎陰虛型高血壓。此外,由於它有排毒瘦身的作用,還適合肥胖者服用。

【高血壓飲食宜忌食物】

高血壓適宜吃食物

l 黃豆、甘薯、黑豆、綠豆、燕麥、蕎麥、小米、玉米、黑米、薏米、鯽魚、草魚、海帶、牛肉、芹菜、洋蔥、胡蘿蔔、番茄、菠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茄子、白菜、蘆筍、萵筍、蓮藕、韭菜、白蘿蔔、黑木耳、銀耳、獼猴桃、草莓、葡萄、蘋果、香蕉、梨、西瓜、橙子、菠蘿、芒果、核桃、板栗、大棗、花生。

高血壓忌吃食物

l 肥豬肉、豬蹄、豬肝、豬大腸、豬腎、豬腦、鴨腸、鹹鴨蛋、鴨蛋、松花蛋、燻肉、臘腸、鯡魚、雪裡蕻、鹹菜、辣椒、荔枝、柚子、葡萄柚、榴槤、椰子、楊梅、櫻桃、蘇打餅乾、薯片、食鹽、冬菜、巧克力、紅椒、花椒、芥末、醬油、八角茴香、咖喱粉、咖啡、豆瓣醬、濃茶、白酒、胡椒、比薩餅、方便麵、桂皮、茴香、冰激凌、榨菜、甘草、麻黃。

【小結】

綜上,中藥高血壓的治療辨證論治是重點!凡是針對高血壓症狀的用藥都是用辨證論治的方法,如平肝潛陽行氣活血通絡等。清熱利尿藥能有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也在中藥治療高血壓的範圍。

當然,單味中藥治療高血壓的效果不明顯,對於不同個體的症狀需要有針對地聯合用藥,比如:羅布麻藥物比較涼味澀,結合茯苓,豬苓,丹參活血功效比較好;杜仲可以補肝腎,可以結合石決明、白芍,夏枯草等藥物配合降血壓,對體虛患者降血壓也可以用。夏枯草清泄肝火作用,可以結合苦丁茶、野菊花等,這樣降壓效果好。

此外,食療、敷貼、藥枕和足浴也可治療高血壓。中醫治療高血壓的優點體現在控制,對於一級高血壓和低微高血壓有一定效果,但是對於二級和三級高血壓效果不足。


參考文獻:

[1]. 新編中醫手冊/譚元生,周德生主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7

[2]. 學會吃!快速調理高血壓/胡維勤主編。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LOjM3EBiuFnsJQVuWI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