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高血壓併發症,患上一種都很難受,但前期完全可以預防

2019-11-12     健康plus

患了高血壓,當前沒有感覺並不代表沒有損害。高血壓病初期,一些身體的症狀不易被發現,有的患者會出現頭痛、頭暈、心悸、後頸部疼痛等等,有的還會表現為失眠健忘或記憶力減退、耳鳴等。隨著病情的發展,細小動脈會漸漸發生硬化,中等及大動脈出現脂質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隨著血壓的增加,會給血管壁帶來非常大的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使血管破裂。

​而同時,高血壓也會引起其他很多的併發症,比如:

1、心臟併發症。如左心室肥厚、心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2、腦血管併發症。這在我國的高血壓病中最為常見,如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高血壓腦病等。

3、大小動脈。如動脈硬化、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起病非常突然,迅速發生劇烈胸痛,並向背或腹部放射,動脈瘤可破裂入心包或胸膜腔會引起死亡。

4、高血壓性腎損害。腎臟受累與高血壓的程度和病程密切相關,隨著病程的進展,會先出現微量的蛋白尿,繼而蛋白尿會進一步加重,當腎功能進一步減退時,可出現尿量減少,血中的尿素氮、肌酐升高,最終發展為尿毒症。

​5、眼底。如視網膜動脈硬化,當眼底的血管被累及時會出現視力的進行性減退。

其實高血壓如果控制的比較好的話,基本上也不是什麼比較嚴重的疾病,但是就是害怕很多人不重視,以至於病情加重,之前身邊有好多不重視高血壓出現中風等嚴重問題,最後後悔也晚了。至於上面所說的高血壓併發症,如果在源頭上將血壓控制良好,那麼出現併發症的情況就會大大降低,那麼在生活中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呢?

​1、飲食控制

限制鹽的攝入量,每日應逐漸減至5g以下,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還要攝入足量的水果和蔬菜,以及適量的低脂乳製品,減少飽和脂肪和總脂肪的攝入。

2、適量運動

經常參加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游泳等都是有氧運動。每天至少30分鐘,每周5天。不過運動也不要過量或太強太累,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加活動量。

​3、戒煙限酒

一個成年男性的每天飲酒量不應該超過30ml酒精,大致相當於720ml啤酒或300ml葡萄酒或50ml白酒,女性及低體重者每天不宜超過15ml酒精。

4、心理平衡

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培養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的良好適應能力,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冷靜、沉著;當有較大的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向朋友、親人傾吐或鼓勵參加輕鬆愉快的業餘活動,將精神傾注於音樂或寄情於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從而維持穩定的血壓。

​5、自我管理

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1-2周應至少測量一次。確診高血壓的患者要定時服用降壓藥,一般來說,如果真的患上了高血壓病,還是建議藥物治療的。而且是要長期堅持規律的服藥,一定要謹遵醫囑,切不可以看血壓降下來了就擅自停藥,有什麼情況也一定要和醫生溝通說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JM7YW4BMH2_cNUgMPT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