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牛新建 通訊員 趙世軍 許文逸
甘肅省通渭縣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政策機遇,積極與福清市精準對接,因戶施策,加大到戶養殖業「輸血」幫扶力度,增強致富產業「造血」功能,同心共築脫貧小康夢。
寺子川鄉王兒村村民陳榮一邊給牛拌草,一邊盤算養牛帶來的收成。從今年開始,年均最少出欄5頭牛,增收至少達4萬元以上,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收入。陳榮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家裡養殖土黃牛、種植傳統農作物,由於養殖的黃牛品種一般,養殖收入微乎其微,抽空務工就是他們一家主要的收入來源。
2019年,陳榮家通過享受1.3萬元發展牛羊養殖產業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引進一頭西門塔爾品種基礎母牛,這種牛生長快、繁育快、育肥快,一頭3個月牛犢就能賣近萬元。這大大激發了他們一家人發展養牛業致富的內生動力,於是他家改良原有品種,擴大養殖規模,現在養殖12頭品種牛。
據了解,在寺子川鄉,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投入52萬元為王兒村40戶貧困戶引進西門塔爾基礎母牛40頭;投資40萬元幫扶董山村養殖專業合作社建起1處30頭以上規模化肉牛養殖場,以「投母還犢」方式為貧困戶投放25頭基礎母牛,帶動25戶貧困戶年分紅2000元;投入58.4萬元扶持興慶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獺兔養殖業,帶動30戶殘疾戶、33戶貧困戶發展獺兔養殖,通過合作社與貧困戶簽訂代養協議,已為40戶貧困戶分紅22560元。
千里共攜手,同心謀小康。近年來,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福清市已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975.056萬元,助力通渭縣13個鄉鎮實施養雞、養牛、養兔、養蜂等32個到戶產業項目,帶動6166戶2.8萬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其中1556戶7261人已實現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