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好,甜度高,外觀美!!論個賣的武邑紅梨「槓好吃唻」

2019-08-07     衡水生活匯

在武邑縣有一種梨,它外皮紅紫可人,內里清甜多汁,僅嘗一口就令人口唇生津回味無窮,它就是有梨果家族「五好」新勢力之稱的武邑紅梨。

自2016年武羅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武羅合作社)引進該品種至今,在武邑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和推廣下,武邑紅梨迅速在當地落地生根,規模從最初的700畝發展到現在的4萬畝,成為我國最大的紅梨種植基地。「預計再過半個多月,我們的首批紅梨就能上市。」說起這批紅梨,合作社負責人武進達笑逐顏開,「我們的紅梨口感好,甜度高,外觀美,論起來當屬稀罕品種,所以啊,這頭一年上市,我們計劃要論個兒賣。」

什麼樣的紅梨要論個兒賣?它究竟有什麼傲嬌之處?1日,記者來到武邑鎮後張橋村(武羅合作社)的梨園裡一探究竟。

「梨族新青年」有「五好」

漫步在梨園內,成方連片的梨樹上,紫紅的果子點綴在翠綠的葉片間,果香四溢,煞是喜人。儘管尚未進入盛果期,但今年武邑紅梨的收成依然可觀——足足10萬公斤,這令武進達和種植戶們開心不已。「我們的紅梨可是『家族新青年』,這個品種2014年才通過品種鑑定,目前並未在其他地方形成大面積種植,市場上也未有紅梨商品梨,因此這個品種具有一定稀缺性,可以說是剛嶄露頭角,即將在梨果市場上大展拳腳。」摩挲著一個個飽滿的紅梨,武進達笑聲連連。

武進達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種植紅梨,因為它有「五好」:首先,武邑紅梨枝幹、新葉、花朵、果實呈現特殊的紅紫色,尤其是果實,從坐果就是鮮艷亮麗的紅色,到成熟採摘時100%的果面全紅。紅色寓意著喜慶與吉祥,因此紅梨還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觀光採摘和園區旅遊不可多得的梨種。其次,武邑紅梨風味好,因石細胞少,含糖率高達14%以上,梨味濃郁,果肉細密,酥脆清甜,從口感上就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毫不客氣地講,武邑紅梨是目前市場上最好吃的梨。再者,武邑紅梨品質一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達12.60%-13.80%,營養價值高。除了傳統醫學上可以止咳潤肺、消炎降火、化痰等功效外,紅梨含有多種維生素、有機酸、鈣、磷等多種礦物質,對保護腎臟、調解神經系統、增加心臟活力、減輕疲勞均有助益,還能維持細胞組織的健康狀態,幫助器官排毒、凈化,軟化血管,促使鈣質吸收。第四,紅梨價格好,市場前景廣闊。武邑紅梨預計明年實現豐產,平均畝產2500公斤,年總產量550萬公斤,通過分級、清洗、儲藏,嚴格按綠色無公害標準生產,預計果品每公斤售價10元,年銷售收入5500萬元,年實現利潤4400萬元。第五,武邑紅梨綜合抗性好,管理簡單,適於機械化條件下的高標準管理。紅梨成熟期早、結果早、耐儲存,8月中下旬成熟,無熟前落果現象;紅梨定植後2年見果,3年豐產,密植栽培3年畝產可達1500公斤;自然條件下可儲存到第二年2月份。

借好政策東風 紅梨助農走上致富路

武邑紅梨發展勢頭迅猛,三年內已密植4萬畝,力爭成為中國新地標作物,除了它本身的「五好」外,還得益於縣裡的大力支持與推廣。

早在引進之初,武邑紅梨就以自身的驚艷表現引起了衡水市及武邑縣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衡水市、武邑縣在制定「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在2018-2020年期間,依託武羅合作社在全縣種植紅梨10萬畝,並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紅梨種植政策。以武羅合作社為龍頭,由合作社統一育苗,對紅梨管護進行統一時間、統一要求、統一標準的生產技術指導和服務,並定期督促、指導和檢查。同時,合作社和農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走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之路,通過這種統一種植、統一價格的營銷方式,實現種植戶和合作社的雙贏,促進全縣紅梨基地建設快速健康發展。政府方面對種植紅梨規模達3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給予每畝500元補貼,種植紅梨規模達500畝以上的給予每畝700元補貼,種植紅梨規模達1000畝以上的給予每畝1000元的補貼……縣委縣政府把紅梨種植作為打造農業品牌的戰略來抓,再加上紅梨銷售「錢」景可觀,一下子堅定了村民的種植信心,令紅梨當仁不讓地成為當地主要種植果木。

此外,武邑縣林業部門還專門成立領導小組,派專人到北京、石家莊等地聯繫銷售企業,先後和正大果業、北國超市、吉美超市、萬德福超市等簽訂銷售訂單,並和京東、阿里巴巴等電商平台達成合作意向。針對紅梨儲存問題,由領導小組牽頭,與滄州、辛集等地的冷藏庫簽訂儲藏協議,完美地解決了紅梨種植的後顧之憂。

將紅梨與科研掛鉤完善產業發展線路

2017年,武邑現代農業示範區被確定為河北省現代農業園區,武羅合作社發展的萬餘畝園區也被確定為示範區的核心園區,但武進達和合作社的成員們並不滿足於眼前的成績,他們深知一種作物能孵育出一個產業,但產業發展路線想完善還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撐。為此,他們不斷尋求特色化、品牌化種植路徑,力求在種植模式上進行全方位的更新。他們先後和中國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農業大學達成科技合作夥伴關係,建立實驗站,同時在河北省水果產業創新團隊的幫助下,在紅梨全產業鏈發展的各個環節開展相應研究。

在扶貧的道路上,他們邀請貧困戶以困難補助金在合作社入股,年底實行分紅。此外,他們還優先錄用貧困職工,為貧困戶免費進行技術上的指導,為他們分憂解難。小果子做成大產業,成為當地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的一把「金鑰匙」,在這條路上,武邑紅梨和武羅合作社還任重道遠,但大家滿懷信心,「我們有信心,把紅梨做成帶動武邑農民脫貧致富的特色支柱產業,讓武邑紅梨的名頭響遍全國,乃至世界!」

來源(衡水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BjKbmwBUcHTFCnfxv0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