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婆婆說:做虎皮扣肉時,多加這1步,1次10斤隨意蒸,入口即化還不膩
虎皮扣肉是湖南人,尤其是湖南農村宴席上的第一菜。每逢遇有重大喜事,或者是節日相聚,宴請客人時,必有這道菜的身影。在湖南,虎皮扣肉的地位比紅燒肉還要高。酒席上可以沒有紅燒肉,但一定要有虎皮扣肉。虎皮扣肉一般是用五花三層的五花肉製作而成。豬皮經過炸煮蒸製後,色如虎皮。搭配梅乾菜、乾菜或者是干豆角等,口味十分的醇厚,肥而不膩,讓人胃口大開。這菜不光湖南人愛吃,在四川地區也頗受歡迎。不過,四川人一般稱它為燒白,做法相同,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虎皮扣肉的營養價值也不低哦,豬肉中含有高蛋白、脂肪酸以及促進鐵吸收並改善缺鐵性貧血的血紅素。除此之外,還含有豐富的銅等礦物質。搭配同樣營養豐富的梅乾菜,維生紗、胡蘿蔔素等就更加全面啦。虎皮扣肉做得好,入口即化還不膩,就算是減肥的女性也可以少量食用。我覺得健康就是美,什麼東西只要不過量,都可以吃一點。一昧的為了保持身材,節食或者是挑食、偏食,以致營養不良,那還是得不償失。我婆婆非常擅長做這道虎皮扣肉,婆婆說,做虎皮扣肉時,多加這1步,1次10斤隨意蒸,入口即化還不膩。
食材:五花肉(五花三層的比較好,如果沒有,四分瘦、六分肥的也可以)、醬油、蜂蜜、鹽、生抽、蚝油、姜、老乾媽、梅乾菜(干豆角、乾菜子都可以的)
做法:1. 將新鮮的五花肉放到加熱後的鍋底,豬皮朝下,把表皮上的雜毛去除乾淨。豬皮呈金黃色時就可以啦。如果自己掌握不好的話,可以在肉攤時要店家幫你提前燒好。
2. 將燒好的豬皮用熱水刮洗乾淨,豬皮部分焦黃的油脂分泌物一定要刮乾淨,這樣吃起來沒腥味也不會感覺油脂太盛。
3. 將五花肉切成1餐的分量,標準是10~12片扣肉的大小即可。當然,如果你買的只是1餐的分量,那麼這一步就可以省略掉了。我一般會多稱一點五花肉,提前炸好虎皮後,放到冰箱冷凍起來,想吃的時候取出來就行啦。
4. 鍋中放大量清水,將切成塊的五花肉放入,倒入料酒,八角2個,少許鹽,煮10分鐘;撈出來後,趁熱抹上一層蜂蜜後,再刷上淡淡的一層醬油。醬油千萬不可貪多,顏色淡黃即可。抹的太多,炸出來以後會變成黑色,就不好看啦。
5. 將抹好油的五花肉放到油鍋中,豬皮部分朝下,炸到顏色變金黃,表皮呈毛孔的顆粒狀時,再翻一面炸十幾秒鐘,撈出即可。
6. 多加這一步:五花肉炸好後,一定要立即放到冷水中,或者是冰水中浸泡半個小時。這個步驟可以幫助炸好的豬皮起虎皮,同時還可以讓它吐出多餘的油脂。不過,很多的朋友都不知道這一點!
7. 五花肉切片,加入老乾媽、薑絲、蚝油、生抽腌制十分鐘。
8. 梅乾菜放到清水中泡發,擠干水後,放到鍋中干炒出香味。可以試一下,看看有沒有鹹味,適當增加。
9. 把腌好的五花肉碼好,放到碗底,乾菜放到最上面,加少許水,上電壓力鍋蒸製30分鐘。出鍋時,反扣到盤中即可。
68歲的婆婆說:做虎皮扣肉時,多加這1步,1次10斤隨意蒸,入口即化還不膩!帳號已加入維權騎士實施全網維權,謝絕一切形式的抄襲,若有侵權必將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