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不是活成了大部分女生想要的樣子?

2019-10-16     麻辣婊哥

栗坤竟然從北京電視台離職了!!!


驚呆了一眾小夥伴!


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不怎麼相信,又去她微博上看了看,確實是真的,昨天就發了篇長微博解釋自己為什麼不主持《跨界歌王》第四季了,因為離職了。


說到這個話題,順便說說這一季的《跨界歌王》,開播之後,觀眾臉上基本上寫著四個大字,如下


對,「怎麼肥四」,這一季的《跨界歌王》竟然沒有賽制,沒有淘汰賽。

劉濤成為了「跨界召集人」,召集朋友們來唱歌,以及分享人生故事。







所以,《跨界歌王》變成茶話會了???


看老觀眾們在官博下的吐槽,就知道他們有多不適應了。


不僅是節目形式變了,原來的主持人栗坤也不見了,再一波的不適應。



要知道以往每一季每一期開播,都是伴隨著栗坤熟悉的開場語,還有她熟悉的主持啊。







主持人之於節目就像綠葉一樣的存在,雖不顯眼,但有它在,不管節目的嘉賓換成誰,就還是那熟悉的味道。就好像《爸爸去哪兒》的李銳,《天天向上》的汪涵。

所以這一次開播後,觀眾不見栗坤,紛紛跑到她微博追問。

可能更眼尖的觀眾,還發現了,去年北京衛視的春晚沒有她,今年北京電影節開閉幕式也沒有她。


百度上幾個月前就有人問栗坤去哪兒了,怎麼沒看到她主持了。


現在,也算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還挺讓人唏噓的。

(不過我仔細看了一下她的微博,栗坤只是從北京衛視辭職,也就是說離開體制內的電視媒體,並不是隱退。所以吃瓜群眾也不用擔心,這意味著栗坤以後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說起栗坤這個人,的確會有一些人對她還不了解,起碼面孔和姓名對不上號。

但她真的是位非常厲害,而且經常會霸屏的主持人。


栗坤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從大二就進入北京電視台實習,被選入的那一年是在200多號人里選中的,當時的她,激動的想笑又想哭。











這一進北京衛視之後,她就一路做到底,畢業幾年就正式主持北京衛視的春晚,已經連續主持了11年。

看,是不是很面熟?


不僅僅是春晚,包括北京衛視所有大型綜藝,以及北京國際電影節,她都有主持。

說直白一點,她就是北京衛視的當家女主持,就像何炅和汪涵一樣,是台里的定海神針。

能做到一個衛視的當家女主持,必然有拿得出手的本事。

栗坤作為主持人有幾個特點,端莊、大氣,站在那就盤條亮順,給人感覺精氣神十足。

去年底,她和汪涵搭檔主持馬雲鄉村教師頒獎典禮,是不是很養眼?

站的筆直筆直的,像當過兵的。


在電影節上,也很拿得出手,大氣又親和力十足,真的很適合這種大場面了。


此外,栗坤台風穩健,控場能力一級,隨便看一期她主持的節目,和搭檔配合默契,主持得當,基本不會發生搶話或者其他低級錯誤。

對於這樣的主持人,其實我還蠻有好感的,因為專業素養好。

注重專業能力的人,一般都會對自我有要求,TA不會讓你失望,無論是從工作態度到工作能力都讓人欣賞,值得尊重。

當主持十幾年,栗坤拿了很多獎。

比如連續幾年得了BTV十佳主持人,今年獲亞洲彩虹獎最佳女主持人。


此外,她還拿了金話筒獎、華鼎獎、金鷹獎最佳女主持人,是獲得主持類獎項全滿貫的80後唯一人。


所以,已經發展的這麼好了,突然離開舒適圈,是為了什麼呢?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

想想這幾年,主持界有很多從體制內離開,重新開始的。

比如馬東,離開央視後,成立了米未傳媒,做了《奇葩說》,挺成功的,節目形式很新穎,關注度和討論度都有。


比如張泉靈,離開央視後,開起了公司做起了投資人,也很有眼光。包括朱丹,從浙江衛視離職之後,開始往影視圈發展。

至少《繡春刀》的角色,我覺得不錯,不至於像周一圍那樣不看好。


但要說到最早離開體制內的例子,李靜絕對算一個。

很多人認識她是從《非常靜距離》或者《超級訪問》,而在此之前,她也是在央視,後來才和戴軍一起開了公司。


上面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體制內有了成績或者站穩了腳跟的,但他們說離開舒適圈就離開了。

從頭再來,很需要勇氣。

圈內還有不少藝人,在事業上升期離開,比如林依輪,07年之後沒怎麼出片,去做生意了,做的還很大,是圈內的隱形富豪。


他的豪宅堪比收藏館啊,各種名家作品都有收藏。


比如胡歌,在事業發展到高潮的時候,選擇去國外留學。


包括前段時間,《演員請就位》出現鍾欣潼、明道,也挺讓人吃驚的,戲齡十五年以上的兩人和節目裡的一群小演員站在一起,畫風都不一樣。


他們像是早已畢業多年的人,來重新參加高考。連陳凱歌這種淡定的人,都很驚訝。


說實話,對於明星來說,雖然機會多,但真的放棄一些東西,去重新選擇,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敢扛起這種風險,敢邁出那一步,確實不容易。

像栗坤,本來在北京台待了十幾年,可以說只要她想待,能舒舒服服待到退休。

栗坤自己在微博里也說了,從BTV大樓走出來的那一刻,她甚至不敢轉身回頭再看一眼,那裡熟悉的已經像她的家一樣了。又是感恩,又是不舍。


但即便很不舍,她依然放棄了台柱子的榮耀和成就,選擇從BTV畢業,重新開始她的事業,當了影視公司的CEO。

這份勇氣和魄力,讓人不得不豎大拇指。


話說回來,在勇氣和魄力之前,想法幾乎是人人都有。

人們對新鮮事物總是嚮往的,在當主持的時候,栗坤就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心,想要嘗試其他。

在當主持人的時候,她當過《最美和聲》的製片人,也擔任過《幸福的味道》的總導演,那個節目讓馬東首次公開了自己的情書。


她還作為製片人、策劃人,出了一部中國導演紀錄片《逐影》,裡面有吳京、寧浩、徐崢、烏爾善等,片子相當不錯。



栗坤曾說過一句話,我很贊同,「 懂內容的人,才會在內容上死心塌地的硬磕」。

這句話,馬東也說過類似的,所以他做了《奇葩說》,和栗坤是同樣的出發點。

儘管創業之後有彷徨、焦慮、迷茫,但栗坤依然執著。她說她享受挑戰帶來的快樂。


這正是難能可貴的地方,有想法是第一,有勇氣和魄力走出舒適圈是第二,做出選擇後依然能享受挑戰的快樂是第三。

每一步都需要強大的心臟、耐力和好的心態。

當然,這麼努力有能力的人,也終究沒有辜負自己的選擇。

在離職之後,栗坤成立了公司耐飛影視,這家公司投資過《河神》、《二代妖精》。

公司本身還獲得金河豚獎「最具投資價值劇集團隊」。


而栗坤作為出品人,也給大眾帶來了不少作品。

比如《艷骨》,評價不錯,作為一部網劇,算是成功。


《等到煙暖雨收》,也是一部古風作品,拿下2018年分帳劇票房冠軍。


還有李光潔主演的《悍城》,去年播出的,一部動作懸疑劇,豆瓣評分7.3分。


現在栗坤還有一部《滿滿喜歡你》正在熱播,首播的播放量就達到了3700萬。


這樣的成績,放在圈內不敢說絕對優秀,但就像栗坤說的「如果你對自己喜歡的事足夠努力,即使成為不了優秀的人,也一定能成為合格的人。」

按照這種角度的判定,栗坤的轉型就是成功的。

當然,其實我覺得,她比圈內做了很多年的同行還要出色一些,因為有些同行就真的只求爆,不求口碑,只想走捷徑,不想重內容。

敢做,並且花精力去做好一件事的人,真的有魅力。

從主持人轉型為創業者的栗坤,更讓人欣賞了,她的身上多了一種從前當主持人時沒有展現的特質,「勇氣」與「魄力」,「硬核」與「實幹」。

看到栗坤發的長微博,除開以上這些感慨外,還想起了她微博里提到的《跨界歌王》的好友。


在《跨界歌王》里,栗坤交了不少好友,一個是劉濤,周六栗坤微博祝福《跨界歌王》開播,劉濤回復「想你了!」


還別說,她和劉濤還有點像


還有王凱,也是栗坤的好友。


自從《跨界歌王》認識王凱之後,每年王凱過生日,栗坤的微博都準時送祝福,王凱也年年回復。



記得王凱有一個隨身攜帶的保溫杯


走哪兒帶哪兒


娛樂新聞調侃他老幹部變凱三歲,隨身帶兒童水杯。


其實,那個杯子是栗坤送的……


王凱嘴上說不知道該怎麼用,但實際上,用的溜溜的……


而這個杯子,栗坤還有一個同款


凱凱王的粉絲們,是不是很羨慕栗坤和王凱能擁有同款杯子?是不是羨慕他們的友誼?那首先,也做一個像栗坤這樣厲害的女人。


開個玩笑,相似的人能互相吸引,本質上並不是因為他們都厲害,而是因為意氣相投。

劉濤在圈內幾經波折,憑《琅琊榜》大翻身;王凱03年就中戲畢業,直到14年才紅;栗坤看起來一帆風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曾經吃過哪些苦。

冬天在室外凍的暈倒,夏天熱到中暑,甚至還從三米高的台子上掉下來過,把尾骨摔斷了。



這段經歷,在採訪里,栗坤也講過。








但她補了一句話,身體上的苦,真的不是苦。



就沖這一點,圈內很多不管是演員,還是主持人的,都得向栗坤學一學。


所以說啊,一個人能成功,是真的有原因的。

你看她姿態挺拔,熟不知人家在私底下花過多少時間鍛鍊儀態;

你看她談吐盡顯專業素養,熟不知人家私底下做過多少功課;

你看她,一轉型就成功,熟不知她熬過多少夜,付出多少努力。

對於這些,厲害的人總是很少去談起,都是靠做,埋頭去做,衝著目標去做,就夠了。

我想現在的栗坤,雖然內心依舊惶惶然,但肯定是充實的。

她選擇了一條新的路,這條路能否達到她以前的輝煌是未知的,但她踏出了第一步,就已經完成了一半的目標。

栗坤很肯定的說:只要敢做,任何時候都不晚。





這句話很多人都說過,但大多時候都是拿來安慰自己或者安慰別人,很少有人真的敢放棄現有的一切,從0齣發。

再退一步說,更多的人是年輕時想闖敢闖,年紀到了後反而想穩定下來。而栗坤是相反的,她在36歲的年紀,從已經做出成績的領域跳出來,重新開始,就更不容易。

前段時間,趙薇有一段話在網上流傳,大意是「35-45歲是女演員的黃金時間,因為這個年紀的人演技最成熟,經歷最豐富,能懂得思考了。」

這段話其實也同樣適用於所有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

中年人有人到中年的壓力和沉重,但同時,他們也比年輕時的自己更成熟穩重,睿智通透,目標明確。

就如36歲的栗坤,36歲的她不再是當年被選進北京衛視激動的又哭又笑的小女孩,36歲的她更堅韌有勇氣,更敢想敢拼,更沉澱了。

我們終究不會活成所有人想要的樣子,或許是不願意安安分分在體質內待到老;或許不想急急的在30歲之前結婚;或許磕的頭破血流也要看看這精彩世界。

異樣、不解的聲音從來不會停止,但堅守內心的是自己。

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才是所有女生想要的樣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782520BMH2_cNUgU3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