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娃的網課已經開始了月余,大家都進入了軌道,給釘釘打一星的娃都少了許多。
只是爹媽們的心其實從來沒有放下,嘴上說著「學校快把神獸收回去吧」,其實心裡最擔憂的根本不是自個兒的辛苦,而是那一篇篇扎眼的《你的孩子正在被網課拉開差距!》
又沒有考試,誰也不敢肯定自家娃是拉開差距的那個,還是被拉開差距的那個啊!
其實網課少了老師在旁鞭策,最考驗的,是娃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對知識的梳理總結歸納能力。
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起源於知名藤校康奈爾大學、風靡全世界、廣受好評的康奈爾5R筆記法,它把速記、總結、背誦歸納成為一套固定的筆記方法,操作簡單,小學娃也能輕鬆運用。
這套筆記法可以一直用到大學,乃至工作後。希望它可以幫助孩子們好好把握這段特殊時期。
康奈爾筆記系統把一頁紙分成了三部分:筆記區、線索欄、總結區。
右上最大的空間是我們平時做筆記的地方,按照平時的習慣記錄就行了,可以記課堂筆記、畫圖表、思維導圖、提煉課本上需要背誦的重點句子等等,按需即可。
左邊那豎著的一條空間叫做「線索欄」,是用來歸納右邊的內容的,寫一些提綱挈領的東西,這個工作不要在做筆記的時候做,而是在上完課之後馬上回顧,然後把要點都寫到左邊,這樣一方面馬上複習了內容,另一方面理清了頭緒。
下面那橫著的一欄是用來做總結的,就是用一兩句話總結你這頁記錄的內容,這個工作可以延後一點兒做,起到促進你思考消化的作用,另外也是筆記內容的極度濃縮和升華。
記筆記的時候通過顏色與功能的固定搭配,讓每一塊文字的功能一目了然。
用螢光筆&彩筆標記出重點,重點內容易於尋找。
以上就是康奈爾筆記法的基本記法了,現在讓我們來講講它的5R使用法。
5R使用法
聽講或閱讀過程中,在主欄(將筆記本的一頁分為左小右大兩部分,左側為副欄,右側為主欄)內儘量多記有意義的論據、概念等講課內容。
下課以後,儘可能及早將這些論據、概念簡明扼要地概括(簡化)在回憶欄,即副欄。
把主欄遮住,只用回憶欄中的摘記提示,儘量完滿地敘述課堂上講過的內容。
將自己的聽課隨感、意見、經驗體會之類的內容,與講課內容區分開,寫在卡片或筆記本的某一單獨部分,加上標題和索引,編製成提綱、摘要,分成類目。並隨時歸檔。
每周花十分鐘左右時間,快速複習筆記,主要是先看回憶欄,適當看主欄。這種做筆記的方法初用時,可以以一科為例進行訓練。在這一科不斷熟練的基礎上,然後再用於其他科目。
說完康奈爾筆記的使用方法,讓我們來聊一聊一些記筆記的誤區。
有些娃缺乏歸納總結的能力,無論是上課聽講還是課後摘錄,都喜歡一字不落地抄下來。他們的筆記密密麻麻長篇大論,看似非常勤奮,可是事後看筆記卻和直接看書沒有什麼分別。
這樣記筆記有兩大缺點:一是一字不落的抄寫往往不過腦,失去了歸納總結的過程。二是不候精簡、不易查找,也讓筆記失去了幫助孩子快速複習的功能。
相信很多人都被網絡上超美的學習筆記震撼過。
比如這樣的:
這樣的:
不是說這樣的學習筆記不好,而是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不合適。
如果為了追求筆記的美觀,花了太多太多的時間去美化它,就本末倒置了。記筆記原本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找到最契合自己學習習慣的記錄方式才是最好的,觀感方面,只不過是閒來無事錦上添花的東西。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就流行起了各種熱敏錯題印表機,孩子不僅可以用它列印錯題和筆記,甚至能在配套的APP上找到解題方法。還有一些孩子,直接把教輔和試卷上的內容裁剪下來貼到筆記本上。
這樣做似乎可以節約很多抄題目、抄重點的時間,但忽略的是,梳理筆記、抄寫錯題,本身就是一個回顧和總結的過程。
當然,特別長的錯題、習題、案例之類可以用這種方式,但如果每一題、每一個知識點都採用這種方法,那就失去了記筆記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