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歐洲商用車:除了Daily車型,你對依維柯了解多少?

2020-04-14   卡車之家

上一期,我們講了巴伐利亞的所見所聞,結束了巴伐利亞之旅,筆者乘坐大巴前往此次行程的最後一個國家——義大利。

這裡是依維柯IVECO的老家。大巴在義大利A22高速公路(Autostrada A22)上飛快的行駛著,這條高速公路又稱為布倫內羅高速公路(Autostrada Brennero),是歐洲E45公路的一部分,於1971年與奧地利接通。

它連接了奧地利和義大利的曼托瓦、維羅納等城市。從奧地利因斯布洛克Innsbruck沿著A22高速公路,穿過布倫內羅山口一直向南行駛,便來到了亞平寧半島。

圖1:布倫內羅高速公路服務區內聚集的「歐洲名卡」

圖2:服務區內的沃爾沃和奔馳重卡

圖3:高速公路服務區一瞥(前排中間的轎車是義大利菲亞特FIAT旗下藍旗亞LANCIA-Delta)

提起義大利,卡友們一定會想到那個再熟悉不過的卡車品牌——依維柯IVECO,除了STRALIS、EUROCARGO、TRAKKER、Daily等,目前集團旗下還有阿斯特拉ASTRA、馬基路斯MAGIRUS、馬格里斯Magelys等商用車品牌。

圖4:依維柯IVECO-EUROCARGO油罐車(攝於瑞士因特拉肯火車站附近)

圖5:飛馳而過的依維柯IVECO-TRAKKER軍用卡車(攝於瑞士琉森街頭)

依維柯的輕型商用車Daily可謂經典,也給所有卡友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1978年,第一款Daily採用了「飛機空投」這樣一種驚艷的出場方式讓其呈現於世人。

而第一款Daily標誌性的圓燈和簡潔的前臉造型讓人對這款義大利風格的輕型商用車新秀刮目相看。上世紀90年代,Daily曾進行過一次大改款,這也便是國內最熟悉的Daily了。

圖6:在義大利羅馬街頭抓拍的依維柯第三代Daily底盤的冷鏈車

圖7:在法國凡爾賽街頭抓拍的依維柯第三代Daily輕型卡車

自從1996年Daily引進國內以來,對我國輕型商用車產生了影響的深遠。1999年第二代Daily上市,榮膺輕型商用車界最高榮譽「2000國際年度廂式車Van of the year 2000」。

2006年,依維柯邀請被譽為「世界汽車設計界教父」的喬治·亞羅Giorgetto Giugiaro——這位了不起的人物來設計新一代Daily,該款車型全球銷售近150萬輛,創造了一個車市神話!

2014年,第三代Daily又閃亮登場,並再度榮獲「2015國際年度輕型商用車Van of the year 2015」稱號。如今,已發展到了2019款全新Daily,仍舊延續著IVECO輕型商用車的經典歷程。

圖8:鋼筆針管筆手繪(基於依維柯IVECO全新Daily系列底盤改裝的房車)

依維柯也是歐洲幾大商用車品牌中最早並最成熟的與國內有深度合作的車企——南京依維柯:1991年,第一條TurboDaily生產線落成;1996年,依維柯與南汽成立了南京依維柯合資公司,將依維柯這一品牌傳播到中國大地。

2007年6月,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和上汽菲亞特紅岩動力總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圖9:鋼筆針管筆手繪(南京依維柯底盤的消防救援指揮車)

此次歐洲之行,筆者還收穫了以前未知的依維柯巴士IVECO-Magelys,在以前文章中曾經奉上過1幅巴黎聖母院背景的Magelys客車。在巴黎和羅馬,還見到不少IVECO-Urbanway公交車。

圖10:鉛筆手繪(歐洲高速公路上十分常見的依維柯IVECO-STRALIS重卡)

提起依維柯,筆者不由得想起了孩提時代看過的那部70後80後卡友必定熟悉的影片——《公路大貨車》,由上世紀九十年代「正大劇場」播出,其主角重卡就是經典的IVECO-TurboStar。

時過境遷,當年影視劇中的細節早已在記憶中模糊起來,但筆者清楚記得就是從那時起,對歐洲重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一喜歡便是二十幾年了。

圖11:關於IVECO-TurboStar重卡的影視截圖

在歐洲高速公路服務區的便利店裡,筆者發現了不少種類的花花綠綠的卡車雜誌,隨便翻開一本,裡面都可以找到很多老式歐洲卡車的介紹、車評等。

其中不乏向克虜伯KRUPP依發IFA等等這樣一些現在已經消失了的品牌,這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歐洲商用車文化的深厚積澱。此外,在歐洲道路或是大街上也經常見到漂亮豐富的卡車車身彩繪,都讓卡車及其品牌文化在歐洲得到了更好的普及和發展。

手繪歐洲商用車:除了Daily車型,你對依維柯了解多少?

圖12:筆者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便利店購買的德文版卡車雜誌《Historischen Kraftverkehr》(就字面翻譯為「歷史上的交通運輸」,但筆者認為,既然內容全部講的都是那些已經消失了的卡車品牌和他們的歷史故事,還不如就叫做《老式卡車》雜誌算了,您覺得呢?)

筆者深深感受到此次歐洲之行收穫頗多。五篇隨筆完稿之日,也更堅定了今後筆耕不輟,手繪更多商用車的想法。筆者此次歐洲之行跨越數個國家,行程上千公里,均乘坐一部SETRA大巴客車。

1896年,凱斯鮑爾Kässbohrer在德國烏爾姆市創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從那時開始,凱斯鮑爾開始生產旅行客車。

1950年該公司正式更名為SETRA並致力於製造豪華客車。那麼最後就奉上1幅「賽特拉SETRA」鉛筆手繪,作為歐洲之行系列隨筆小文的總結吧!

圖13:鉛筆手繪(本次歐洲之行勞苦功高的SETRA客車,左上角和右上角為此次歐洲之行的幾個主要國家——德國、盧森堡、法國、瑞士、義大利、列支敦斯登,下方為SETRA標誌)

(文/卡家號:商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