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狂放不羈的台灣歌手為啥叫伍佰?

2019-08-05     飛天傳書人

歌手中若論狂放不羈者,必有伍佰。

他身上最明顯的標緻就是對傳統音樂的打破,

他的聲音聽起來極不符合傳統歌手的評判標準,

有時是一種滿不在乎的嘲諷,

有時又類似於一種醉酒之後的喧泄。

但伍佰絕對是自由主義的某種象徵,

他的音樂,不屬於流行音樂,也不完全是搖滾音樂,

他的音樂,只能貼上他自己的標籤——伍佰。

狂放是他,自由是他,洒脫是他,傷感還是他。

江湖氣中又滿溢著柔情。他的外形和他的音樂高度貼合,

隨意的長髮迎風飄落,總是一身黑衣背著亮色的吉它。

他的音樂是男人的音樂,粗獷中不失細膩,

《痛哭的人》是酒醉者的囈語,青澀的戀情中酸澀的滋味。

音樂是流動在空氣中的心情,而伍佰的音樂,

是夏夜瀰漫著煙酒味道的熱風。

伍佰是台灣音樂史上不可抹去的一個符號,他代表著突破,

在綿軟、憂鬱的台灣音樂里,他的音樂如一波清洌而又有力的浪潮,

從台灣衝擊至整個華語樂壇。

而在當時以黑豹、唐朝、汪峰、許巍、Beyond等為代表的搖滾樂中,

伍佰的音樂似乎又跟任何人都不一樣。

他有著自己明顯的風格——憤怒、喧泄、直白中又有著絲絲柔情。

《痛苦的人》、《浪人情歌》、《突然的自我》、《美麗新世界》、

《淚橋》、《挪威的森林》都是有明顯伍佰風格的歌,傳唱度極高,

就連他為劉德華寫的歌《世界第一等》也紅遍1995年。

伍佰的歌,如同伍佰這個藝名一樣,簡單而又豐富。

伍佰原名吳俊霖,很多人都奇怪他有這樣簡潔的藝名,

不知道這個藝名字的由來,伍佰在《年代秀》中曾作過如下解釋:

小學時的伍佰功課十分優秀,五門功課經常考滿分,

於是親朋好友就叫他作「伍佰」 ,到高中後,伍佰熱心於音樂,

疏於學業,最終走上了音樂的道路,以伍佰的藝名出道,

大約是為了讓自己將音樂做到滿分的寓意罷。

有人說伍佰是破鑼嗓,甚至聽起來音準咬字都不是很完美,

但伍佰的音樂也正因這樣的不完美而完美,聽伍佰的歌,

聽的是一種感覺,類似於喝酒不是為了酒後的失態,

而是為了釋放一種情緒。

伍佰的歌,如果烈酒一般,有著一種難以抗拒的味道,

而這種味道,就是生活的味道。

他的音樂,不是經過精雕細琢的工藝品,

更像是長在原始森林裡一任風吹雨打依然蔥蘢的樹木。

伍佰不是被打造出來的明星,而是以自己的音樂,

成為一位明星,人如其歌。他的歌聲中,

有對愛情往事如風的感悟,有對人生看輕名利的徹悟,

有對自我的剖析和認識,有無奈也有憤怒,有傷感,也滿懷勵志向上的力量。

他的演唱會現場 ,更是充滿張力與激情、熱血沸騰的狂歡。

也許現在萎靡的華語樂壇,正缺少像伍佰這樣富有力量感和個人特色的歌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yYn72wBJleJMoPMlA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