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用奶瓶危害大!用這6招,讓寶寶學會用杯子

2019-07-17     崔玉濤育學園

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上周末我帶我兒子在小區遛彎兒,正好碰到了小區的其他的爺爺奶奶。

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免不了要開啟一場尬聊。

前面還算好,但是當我聊到我1歲的兒子最近在學用敞口杯子喝水喝奶的時候,爺爺奶奶們紛紛露出了「你這是在做啥子?」的表情。

有一個奶奶甚至還略顯得意地說:「我家孫子2歲了我還是給他奶瓶喝奶,孩子樂意,大人也省事兒,用杯子喝不得嗆著啊……」

我以我的人格擔保,我不是在diss這位奶奶,她的做法是真的不對。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

寶寶6個月之後,要開始學習使用杯子,在1歲時停止使用奶瓶,最晚不超過18個月。

長期用奶瓶,不光可能引起奶瓶齲齒,還可能影響嘴唇、牙齒和上下頜骨的發育,形成我們說的「齙牙」「地包天」,直接影響寶寶的顏值。

除了月齡這個條件,下面這兩條也可以作為寶寶能開始用杯子的信號。

  • 用小勺淺淺地放一點水,寶寶可以吸到嘴裡
  • 能夠自己拿穩奶瓶喝奶


前情提要就到這裡,接下來我就開始和大家分享知識了,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 寶寶的水杯有哪些挑選原則?
  • 鴨嘴杯、吸管杯、嘬飲杯到底怎麼選?
  • 寶寶不肯用杯子喝水該怎麼辦?


01給寶寶選水杯的原則

防嗆咳

這是最重要的。小寶寶剛開始學用杯子,動作不熟練,如果水流太急,很容易嗆到。

杯子要有一字口、十字口、調節閥門等「重重機關」,保證水流速度均勻緩慢,不會嗆到寶寶才行。

防灑漏

這一點也很重要!(超大聲)

我兒子剛開始用水杯喝水簡直就是個「人形花灑」,水沒喝多少,臉和衣服倒是洗的挺乾淨。

所以選杯子時一定要檢查瓶蓋和瓶身擰緊後,會不會漏水,以及倒置的時候吸嘴會不會漏水。

可拆卸

我知道你們肯定要說,誰家的水杯是一體式的,不能拆卸請問怎麼裝水?

我說的可拆卸,指的是能把杯子的每個部分都可以拆散架,拆的稀碎才行。

只有這樣才徹底清洗乾淨,避免黴菌等有害菌滋生。

材質好

首先要安全,其次是抗造耐摔,不然寶寶喝著喝著一個回手掏,就給你cei一地。如果想通過開水煮沸消毒,還得補充一點,就是耐高溫。

02鴨嘴杯、吸管杯、嘬飲杯到底怎麼選?

為了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完成從奶瓶到普通敞口水杯的轉換,就多了學飲杯這麼一個「中介」。

所以說,寶寶喝水的進階之路就是:

奶瓶鴨嘴杯吸管杯嘬飲杯敞口杯。

接下來我和大家說道說道,這幾種杯子到底什麼時候用?怎麼選?要注意啥?

小編提醒:寶寶抓握能力還不熟練的話,也可以選沒把手的,可以直接抱著瓶身喝。因為寶寶是剛開始用杯子,所以杯子容積最好在200~300ml左右,每次裝的水量不要太多。還有一些鴨嘴杯裡面是有重力球的,這樣寶寶不管是側著還是躺著都可以喝到水,方便得很。

小編提醒:寶寶剛開始用吸管杯的話,可以先用吸管里有十字口的那種,這樣的口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的速度,能預防寶寶吸得太猛導致嗆咳。等寶寶習慣了之後再換成普通的吸管杯。大家可以買帶杯帶的,出門的時候方便攜帶。

小編提醒:嘬飲杯其實就算是敞口杯的「前身」了,這種杯子的防漏設計很重要,一定要保證倒置的時候不會漏水。

小編提醒:選擇敞口杯時儘量選擇底部比較重的「矮胖型」,這樣重心低,放得要穩一點。要選擇有把手的,方便孩子抓握,單把手、雙把手,甚至三個把手的都可以考慮。材質上不要選玻璃材質的,一來不隔熱,二來易碎,打碎後容易劃傷寶寶。

03簡單6步,讓寶寶愛上水杯

說到這兒,萬事俱備,只欠一個願意接受水杯的寶寶了。

但問題就是很多寶寶並不願意接受水杯,這可咋辦?

下面我用我的親身體驗告訴大家,用下面6步,就能讓寶寶慢慢接受水杯。

喜歡,從買杯子開始

帶寶寶去買一個他喜歡的水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對杯子的排斥。

我就帶我兒子買了一個他喜歡的小豬佩奇的水杯,雖然那個明亮的艷粉色看的我實在辣眼睛,但架不住他喜歡啊。

所以每次他不想用杯子喝水的時候,我就故作苦大仇深地說:「你這麼喜歡這個杯子,買回來又不用,它得多傷心啊!」

水杯,是第一順位

除了買寶寶喜歡的水杯,還得多給水杯加戲。

不管是喝奶還是喝水,優先讓寶寶用杯子,實在不行再用奶瓶。

平時要把奶瓶藏起來,把水杯放在寶寶容易看到的地方,猛刷存在感。

這種「先入為主」的心理暗示絕對有效果。

瓶杯轉換,不能一刀切

寶寶不願意接受水杯時,千萬別一刀切。

不能今天決定不用奶瓶了,明天開始就「拒絕奶瓶,全面實行水杯制」,你得給寶寶適應的時間,慢慢來。

比如說可以先只在早上用杯子喝,其他時間用奶瓶。或者只在出門的時候用水杯,在家用奶瓶。

之後逐漸增加用杯子的頻次,直到徹底取代奶瓶的地位。

巧用「愛屋及烏法則」

用人話來說,就是寶寶因為喜歡喝某些東西,進而愛上裝這個東西的杯子。

比如說用杯子裝寶寶喜歡的奶,或者前期引導的時候,可以在杯子裡裝一些稀釋後的蘋果汁(此法切記只做權宜之計,不能長久使用)。

別忽視「榜樣」的力量

這裡的榜樣分兩種,一是寶寶喜歡的卡通人物等,二是寶寶喜歡的其他小朋友。

我就經常跟我兒子說:「你看,小豬佩奇都是用杯子喝水的,也沒用奶瓶喝水,你和她一起用杯子喝水怎麼樣?」

以及我兒子有個很喜歡的小姐姐,就住在我家樓下。我每次都故意說:「你看xx小姐姐都是用杯子喝水的,以後你倆就能一起用杯子喝水,多好!」

我兒子特吃這一套……

家長要多多示範

寶寶在3歲之前都處在行為教育的階段,這個階段家長的示範作用很重要。

大家可以用誇張的動作和表情喝水給寶寶做示範,想讓寶寶喝水的時候我們自己也要同時喝。

等寶寶成功喝了水之後,一定別忘了好好表揚鼓勵他。

這可是讓他能再接再厲的動力啊!

05

我想再和大家強調一點,那就是雖然我列出了使用水杯的先後順序和月齡,但這些條條框框並不是一定要束縛住每個寶寶。

對於有些寶寶來說,鴨嘴杯都不是必須的,直接就用吸管杯了,更談不上分什麼硬嘴軟嘴了。

也有些接受度好的寶寶,可能直接就由奶瓶過渡到了敞口杯。

但也有慢熱的寶寶,會經歷每個階段,甚至更細緻的階段,要用十幾個杯子才能完成過渡。

所以,我和大家分享這些,並不是去規定大家必須要怎麼做,而是希望大家在混亂的時候能有個參考,能稍微理出些頭緒,知道什麼是最適合自己寶寶的。

最後,希望每個寶寶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健康開心地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uE4B2wBmyVoG_1Zn4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