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的孩子不愛學習或者糾結學習,父母們該如何解開他們的心結?

文/阿秋

抑鬱症的孩子不愛學習或者總是糾結自己學不好、學不進而煩惱的時候,家屬該怎麼辦?


如題,對於這個問題,首先孩子有這樣的煩惱和內心糾結,說明孩子是有進步之心和變好的意識和慾望的。


所以,家屬們首先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時常又適度地灌輸一些叫他們「放輕鬆的話語 ,或者家屬要表達自己對孩子學習的立場和態度,大概意思就是:父母對於你的學習,是持有一種寬鬆的態度,既不要求你多優秀,也不會給你多大的壓力,對待學習,你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做就好了!」類似這樣等等之話語,經常灌輸給孩子,慢慢地孩子的意識就會得到影響與改變。


再者,父母不妨告訴孩子:「學習只是我們人生當中的一個過程而已,學不好無所謂,只要自己盡力去走完這段路程,那麼自己就是最棒的!孩子啊!你真的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面對學習壓力,理性看待、不去盲目焦慮,因為焦慮反而會加重自己的壓力,當無法勝任壓力時,我們也要學會適度地降低要求等等。」

「降低要求,不是認輸,而是不與自己較勁,不去為難自己!當自己能做到這些的時候,可能在對待任何事情,發揮起來都是超常的水平。」


總之,家屬們按照這樣的理念、方法多去這樣灌輸,那麼孩子的意識就會慢慢形成,一旦形成,他們也就會坦然地去面對自己學習上的那些挫敗感的事情。


最後還有一點,也是家屬們經常愛犯的錯誤,我發現很多家屬總是念念叨叨著自己的孩子多麼優秀、多麼棒等等詞語,要知道父母總是念叨這些,不僅僅會給自己增加緊迫感,還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感。


原因在於:

1父母總是念叨孩子很優秀,那麼自己的意識也會被自己的這種暗示和明示強化起來,故在看待孩子落魄消極的時候,就很難接受孩子目前這種頹廢的樣子,從而也使自己的心情更加焦慮和憂愁,自責感也會爆棚起來。

父母們愛子心切,我們都可以理解,但是父母們要有智慧和理性起來,要學會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外人來看待自己家中的事情和抑鬱症的孩子,使自己時刻頭腦保持清醒,那麼才能真正發現這裡面的問題。

所以,父母們既要肯定自己的孩子,也要做到把這種肯定藏在心裡,不要在孩子抑鬱時期總掛在嘴上,看似是表揚,實則是自己不能接受現實和給孩子施加了無形的巨大壓力。這一點尤其是要注意了,家屬們!


2父母們總是把孩子多麼優秀的字眼掛在嘴上,或者總是在孩子面前說他多麼多麼優秀,這種話語,在我看來,將會給他們形成很大的壓力感,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在父母中就應該是完美和優秀的,從而對自己就會表現得異常苛刻起來,因為他們不想讓父母們為自己的落魄和消極、甚至是失敗而難過。

所以,他們的這種固化的認知和堅定的形象刻畫,使得他們不能理性地去看待自己糟糕的境況,而湧現出無盡的自責和不能原諒自己!

久而久之,是會出問題的,因為一個偽裝的孩子,內心一定是藏著一個異常壓抑的自己,一旦爆發出來了,精神上就會崩塌,到那時不是焦慮就是抑鬱。而焦慮和抑鬱似乎從來就不分家的。


所以,在陪伴中,以上這些都是父母們需要把自己從當局者迷中抽離出來,重新來審視自己的角色和重新定義自己陪伴的方式方法。



-end-

作者簡介

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知名情感導師、知名情感心理學作家、身心靈健康傳播者;著有新書《走出心魔》一本療愈焦慮抑鬱的靈魂書籍,陪你一起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