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往往會給人一種神秘感,尤其是對於上年齡的人來說,甚至是一種恐懼,不過這只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正常現象而已,但你見過群體遺忘嗎?或許在玄幻小說之中,我們能看到一些擁有超能力的人,能讓一些人群體遺忘一件事,仿佛從未發生過,而在現實之中,這樣的事情也確實存在,被叫做「曼德拉效應」。
曼德拉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呢?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因一個人引發的效應而已,他就是南非總統曼德拉,在2013年逝世,然而在逝世報道出來之後,很多網友都懵了,因為他們記憶中,曼德拉早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逝世,而且還記得當時逝世時宏大的葬禮,甚至記得逝世後曼德拉遺孀在葬禮上發表的演講,於是這種違背事實的大眾群體記憶混亂,被稱為了「曼德拉效應」。
86版字典
那麼提到「曼德拉效應」,就必須要提到一個漢字,口字旁的「當」,這個字如今根本打不出來,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嘗試,然而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這個字確確實實的存在,並且很多人還表示絕對見過,如今很多人寫「叮噹」兩個字的時候,還時常會寫出來,那麼為何憑空消失了呢?
詞譜
這一個神秘的現象,就像86版《西遊記》中,多數人有印象,記得孫悟空當時變成了一個狼狗,然後叼走一個頭的場景,事實上,電視劇中根本沒有這個場面,甚至當時的導演都表示根本沒有拍過這一段兒,於是人們不難想到「曼德拉效應」,那麼這個字究竟是否存在?是否真的是「曼德拉效應」再次浮現?
漢字
對此很多專家表示「根本沒有這個字」,那麼如此說來就是真的出現了「曼德拉效應」?其實對於漢字的寫法問題,在近現代歷史上發生過重大的變法,從「廢除漢字運動」開始,漢字便處於岌岌可危的地步,當初魯迅吶喊「漢字終將廢去,蓋人存則文必廢,文存則人當亡」,眾多文人接連呼籲,而後便有了「漢字簡化」的歷史,而我們現在所謂的「簡體字」其實就是漢字第一次簡化的結果。
文字改革報刊
但是漢字的「簡化」,並非只有一次,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二簡字」是一個陌生的名詞,這次簡化正式發布在1977年,但只用了短暫的8年時間便被廢除,然而廢除之後卻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廢而不止,並且影響十分深遠,就像是如今很多姓氏都因此發生了變化,比如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甯」,幾千年從未發生過變化,但在二簡字中,卻變成了「寧」,如今仍在使用。
二簡字
那麼口字旁的「當」是否也是「二簡字」時期的字體呢?其實在當時,由於字體的連續變革,一些字甚至都出現了不同的表達方法,比如「簫」、「蕭」與「肖」這三個姓氏,其實就是源於同一個姓,這樣民間習慣性的寫法,逐漸也開始流行,久而久之,一些字體雖然沒有真正的發布過,但卻時常會被人們所使用,而口字旁的「當」也是如此,只不過人們沒有發現這個小細節而已,也並非是真正的「曼德拉效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gYPfXQBd8y1i3sJa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