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首個利用外資的生態建設項目落戶珙縣

2019-07-26     宜賓日報

1982年,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布朗到珙縣孝兒揚義鄉糧食援造林現場,檢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26—Ⅱ項目造林工程。(曾水向 攝)

歷史現場

1981年,宜賓首個利用外資的生態經濟建設項目——聯合國糧援造林工程落戶珙縣。1982年11月15日,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援助中國的造林工程在珙縣正式開工。

事件回溯

1980年,林業部要求四川報一個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建設項目,報請世界糧食計劃署(簡稱計劃署)提供糧援。經四川省林業廳研究,受援地點確定在珙縣。

珙縣人民政府以珙縣函[1981]字第75號《關於珙縣速生豐產用材林建設工程方案》的報告上報林業部。

1981年10月,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副代表約翰·莫瑞和該署的項目官員菲力浦·特沃前往珙縣,對申報項目進行評估考察。提出了編號為「中國2606第二分項目考察報告」。1982年4月,經該署糧食援助政策和計劃委員會第十三屆會議審議批准。農牧漁業部和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共同簽署了《通過山東和四川兩省的林業發展來保護土地和進行木材生產的實施計劃》。

該項目屬國際援助性質,政府按承擔的責任、義務保證質量完成規定的任務外,無其他附屬條件。項目目標為「通過擴大森林面積,改善水文狀況及持續提供當地利用和輸出本縣以外的木材」。方法是通過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來實現,造林規模7500公頃,其中荒山造林6500公頃,退耕還林1000公頃。1982年4月,四川省林業廳決定:由造林處主持,以四川省林業勘察設計院營林調查隊三中隊為主,宜賓地區、珙縣林業局派員配合,進行工程造林規劃設計。從5月底開始到8月底,歷時三個月,完成了整個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劃分了三個造林基地片,共19個鄉,112個大隊。設計主要樹種:杉木、馬尾松、國外松、闊葉樹、針闊混交。開工日期1982年11月15日,期限4年。援助食品主要是糧食和食油,用以提供部分的家庭口糧,鼓勵農民從事項目勞動。每工補助小麥3千克,食油50克。退耕還林每畝每年補助小麥100千克,連補3年。多援食品,計劃署按實施計劃的進展,當年運往中國港口,國內運輸由中國政府負責。

事件延伸

項目確立後,經計劃署官員多次檢查,對工程進度、造林質量和項目的管理表示滿意,評價較好。主要建議是,全墾整地加強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1984年6月12—25日,計劃署總部組織了對中國2606第二項目的中期評價及擴大項目申請的評估。評價組由外國專家4人組成,林業部、四川省林業廳、省對外經濟貿易廳派代表參加項目評估。通過檢查,評價組在評估報告中指出:「小組關於中國2606第二分項目的實施結論為:項目執行得很好,專業人員齊備,項目規劃好,組織機構健全,苗木等物資提供及時充分,所有參加造林地質量和執行工作也是好的。小組對計劃署提供援助的明顯作用感到尤其滿意,通過《中期評價》意向性確定項目第二期工程。

1985年,計劃署總部為銜接第二期工程,增補3000公頃銜接援助工程。

1986年,中國2606第二項目的第二期工程,經計劃署糧食援助政策和計劃委員會正式審議批准。造林規模11000公頃(包括退耕還林1500公頃),並將工程範圍擴大到珙縣其餘鄉村和古藺縣,其中珙縣2000公頃(退耕還林300公頃)。開工日期1985年12月10日,限期四年。

1982年至1990年,珙縣糧援工程累計造林12500公頃,並產生了以下初步效益:

1.造林質量成效顯著。由於項目活動的開展,計劃署援助糧食40283噸,食油296.43噸,受援價值為456萬美元,解決了項目區域內農戶口糧不足問題,激發了農民造林積極性。珙縣項目開始後,造林速度較過去加快了1倍,質量有明顯提高,前期營造的幼林開始鬱閉成林。

2.提供農村勞動力就業機會。大面積糧援造林的開展,直接為剩餘勞力提供了勞動機會,計劃用工11053000個。

3.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通過植樹造林,有效控制了工程區域內的水土流失,地面徑流緩減,保護了農田。

4.經濟效益顯著。隨著工程建成,全縣森林覆蓋率由1981年的14.8%,上升到1989年的29.4%。七、八年後,開始撫育間伐,按每公頃出材4.5立方米計,可陸續提供小徑材3萬立方米左右。到1997年以後,工程造林陸續進入採伐期,總計可生產287.5萬立方米木材,糧援造林生產的木材價值達到8億元以上,農民純收益達到4億元以上。

5.發揮林業的示範作用。珙縣糧援工程造林項目,為用材林基地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項目實施以來,先後有6個省、區和省內22個地、市、州、縣到珙縣、古藺兩縣參觀學習,交流經驗。

本文由 李勇 宜賓日報記者 陳根整理

(本文史料內容由中共宜賓市委黨史研究室 宜賓市地方志辦公室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f5GLGwBmyVoG_1Z4i9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