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西一體化,領頭羊非新區莫屬!樞紐之爭,必將抄底蘭州空港經濟

2020-05-03     隴先生

城市格局之變,就在當前,蘭州已經無法再偏居一隅,在城市群競爭之中,蘭州需要領銜發展,融入國際分工。說到國際分工,在新常態下,蘭州需要培養新的增長極。


增長極有很多類型,其中一種是依託航空樞紐,發展臨空經濟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因為歷史上的航空樞紐都會成為新的增長極,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會強化航空交通樞紐聚集經濟活動的優勢。



因此,全新的航空樞紐就將成為新的增長極發育和成長的依託,在此基礎上將發展一系列以高質量經濟活動為基礎的臨空經濟。


回歸到中川機場,將其放到新型城鎮化與黃河流域上游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在其基礎上規劃建成的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無疑將成為蘭州區域經濟增長的全新驅動。


01

蘭州新區:蘭州城市最大的變量


從2012年蘭州新區獲批開始,蘭州城市發展有魚龍之變,蘭州城市發展已經不再拘泥於主城區,蘭州新區、榆中副中心、皋蘭生態修復區和紅古區先後跨越式發展,蘭州開始緊抓各區特色,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於是,「多中心」時代遍地開花!蘭州新區緊靠中川國際機場,打造臨空經濟示範區;


中川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環線鐵路開工,打造航空、高鐵和地鐵於一體的綜合性樞紐新城,一個重量級平台虹吸城市資源,構築成「新中心」。


蘭西一體化,領頭羊非新區莫屬!樞紐之爭,必將抄底蘭州空港經濟


尤其是,蘭州新區,作為蘭州國際形象的窗口及外賓進入蘭州的第一站,也是甘肅乃至西北走向世界的出發站,這裡將代表著整個蘭西城市群的形象,政府優化國際窗口形象!


過去,蘭州城市開發受限制於經濟條件,講求「機城分離」,機場與城市互不干擾;


現在,隨著蘭州新區的建設,蘭州城市開發與經濟功能融合,追求「機產融合」,希望機場與產業發生一點經濟上的化學反應,最好是誕生一個爆點。


例如,上海虹橋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北京大興機場,雖然是機場,卻配建會展中心、大批商務群,堪稱「新中心」。


因為,除了航空運輸之外,還有很多產業嵌入,例如會展、會議、金融、高端製造,國際物流等耳熟能詳的傳統產業反而只是其中之一。


德國慕尼黑展覽公司總裁門圖特甚至說「一個城市辦會展,就相當於一架飛機在這座城市上空撒鈔票」。未來中川國際機場區域將稱冠蘭西城市群,因此,未來三十年,機場就是城市中心,蘭州新區就是蘭州最大的變量!


最近關於蘭西城市群的戲份太重了,在各大部委的相關政策規劃中頻頻亮相,同時一眾重磅級的發聲通道都在連續報道解讀。


包括軌道、高鐵等基礎設施、大型投資、產業引進、重磅政策等等,利好加持不光是「開小灶」,而是每隔幾天,就來那麼一次饕餮大餐,應該說,這一次蘭西城市群是站在了新的歷史級風口上。


攝影師:姚進

對於這次機遇,蘭西必然合作大於競爭,因為只有共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戰略,站在中國西部戰略增長極的位置上,蘭西城市群才能具備更強的人口、產業、經濟虹吸能力,去和東部區域掰手腕。


縱向來看,在中國區域發展板塊上,蘭西城市群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


當然,這其中,誰能更快出牌,並且出對順序,就會更占優勢,從而爭取到更多資源。


01


對於蘭州而言,實際已經在快速「出牌」。比如戰略重心層面,以蘭州為核心,加快區域協調發展是當前蘭州的整體思路。


在蘭州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的語境下,加快建設蘭西城市群,亦有新的時代意義。在過去十年里,城市群在構建更強大的產業配套、提升區域乃至全球競爭力、輻射廣大區域的意義,被越來越多的區域所重視。



因此,推動「西寧向東」,「蘭州做大做強」,或是整場牌局的「關鍵」。蘭西城市群的建設,之於甘肅是核心經濟區;之於國家,是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乃至一帶一路超越發展的重要引擎。


蘭西城市群的發展,從甘青兩省到國家層面,都賦予了戰略的意義。蘭西地區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區位條件,在黃河上游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蘭西城市群對於中國西部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抓住了這個關鍵,就能成為西部重要一極,穩定西部,進而推動全國的協調發展。


更新的思路,尊重客觀規律,突出蘭西兩個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從總體來看,建設雙核心城市群,是落實區域發展新理念、新思維的具體舉措。


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建設蘭西雙城經濟圈,就是要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推進蘭西城市群統籌發展,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聚集,強化蘭州和西寧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


02


蘭西城市群在全國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不斷上升。推動蘭西城市群建設,必將帶來新的機遇,蘭州定會實現更大發展。新定位下,蘭州更應勇於擔當使命,唱好「雙城記」。


因此,蘭州應當進一步鞏固和強化自身在全球和全國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的比較優勢,抓住國家信息化重大機遇,用好用足國內大製造、大物流、大市場資源和潛力,蘭州要加快打造精細化工、生物製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產業集群,加快打造全國性5G樞紐、製造業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交通樞紐,力爭在全國經濟版圖上快速形成公認的產業極化效應。


強化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同城化步伐再快一點。推進蘭西統籌發展,除了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外,還需強化蘭州和西寧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


這意味著,蘭州需要發揮更大的溢出效應。在全國區域發展新格局下,蘭州這座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正在不同層面體現。


比如,進展快速的紅古民和同城化。另一方面,蘭州一體化發展的決心不變。蘭州向西,西寧向東,兩座城市相向發展,才能共同支撐起中國西部增長極。而這種「相向發展」,正在為雙城之間的城市帶來更多的發展良機。

03


蘭西如何唱好「雙城記」?蘭西城市群建設之前要想清楚,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把兩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分工合作。這意味著蘭西兩地在謀劃未來工作時,要更加統一到一體化的理念之下。


交通作為提升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蘭西城市群內要完善綜合運輸網絡,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市域(郊)鐵路為重點,建設蘭州、西寧都市圈城際綜合快速路網。路開通了,那麼帶給路網周邊市縣的發展機遇也就相繼迎來。


因為城市群間的協調互溶發展,最基本的還是從日常生活中消除隔閡。


譬如在蘭西城市群推進不同運輸方式間的客票一體聯程和不同城市間的一卡互通、公共運輸一卡互通。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構建公共信息平台,加強運輸服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等。


除了交通設施一體化建設外,文化、政策和產業布局等方面的一體化都是重點,這樣才能「共同發揮西部地區增長極的帶動作用」。


目前在蘭西城市群中,只有蘭州和西寧的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其它市縣的城鎮化率均未超過50%。


城市互溶所表現的另一方面就是人口的遷移,那麼這裡就需提高各地的城鎮化率。蘭州是否可以出一項跨城市的便捷落戶政策,以此加速城市間的人口遷移。除此之外,社會保障福利等民生舉措是否也可以實現城市一體化。


加快蘭西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得以快速流通,以便形成發展合力。


蘭西城市群可以重點推進「構築高效互聯的公路交通網」、「協同打造一帶一路和陸海新通道的西北交通樞紐中心」、「推動出行服務便利共享」、「促進物流服務經濟高效」、「推動行業管理協同共治」等重點領域一體化,協同公路、鐵路、民航發展,努力構建通歐達海、立體互聯的對外交通格局,推動實現「雙核」間1小時生活圈。


蘭西城市群一體化,一方面針對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加強資源整合,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另一方面在開闢蘭州-西寧至尼泊爾、蘭州-西寧至瓜達爾港等新通道時,雙方共同爭取向國家爭取政策、資金及貨源等方面的支持。


同時,青海、甘肅兩省的旅遊資源和文化資源都非常豐富,這也是提升兩省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旅遊文化間互通互溶肯定是城市群成功建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4


從目前蘭西城市群規劃來看,政府對其發展和開發還是相當重視的。那麼怎樣實現城際間的協調發展,做到城市間的相互融合,想必是政府應該積極落實的核心問題。蘭西城市群需要成為西部的戰略增長極,實現雙城共贏。

蘭州和西寧產業基礎良好,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蘭西兩地應秉持整體思維,主動把雙城經濟圈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分工合作。


具體到落實層面,針對「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的要求,蘭西城市群要從「啞鈴式結構」變為更科學的「橄欖形結構」,需要兩大中心城市進一步有序地分解轉移部分城市功能和產業,逐步改變現有的城市格局。


推動蘭西城市群建設,意味著在國家層面上賦予蘭西兩地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的引領和帶頭作用,帶動整個西部更廣大地區的發展。


同時此次疫情也給了我們不小的警示,蘭西城市群承擔著拓寬我國經濟迴旋餘地、拓展中華民族戰略縱深等重要使命。這其實表明了,如果國家有意要設置一個「戰時」供應鏈備份中心的話,蘭西城市群無疑是熱門候選。


未來在蘭西城市群內部,蘭州—白銀都市圈將以蘭州、白銀為主體,重點推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生物醫藥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推動大數據、精細化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西寧—海東都市圈則以西寧、海東為主體,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製造、信息技術等產業。


與航空樞紐息息相關的會展經濟被稱為「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如今,這塊「誘人的香餑餑」愈加受到重視與應用,各地的會展中心也紛紛拔地而起。


縱觀全球版圖,會展經濟作為第三大無煙產業,已逐漸發展為城市經濟助推器的代名詞。


新加坡、法蘭克福、上海等國際大都市,憑藉其成熟的會展行業,成為聞名遐邇的世界會展之都。會展產業的發展,對城市的建設有著重要作用。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將大力發展會展產業提上日程。


這些年,相關會展活動的舉辦著實為蘭州帶來巨大的紅利。首先,從城市知名度提升方面來看,蘭州藉助舉辦蘭洽會等展會,大力宣傳蘭州人文特色,提升了蘭州在全國甚至全球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旅客慕名而來,為蘭州經濟的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



其次,會展活動的舉辦展示了蘭州這座「黃河之都」以及少數民族最多的甘肅省豐富的旅遊資源與獨特的文化符號,成為甘肅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窗口。


再次,蘭州通過會展活動的舉辦極大地發揮了其國際流通樞紐地理優勢,大力開拓與中亞、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也讓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流向世界,帶動甘肅的方方面面實現「跳躍式」的發展。


蘭州新區緊傍中川國際機場,虹吸國內外人口流量,可以誕生城市中心,但絕對不會是傳統意義上的城市中心。


一般城市中心普遍是商貿服務為主,但環伺國際機場,所誕生的將是會議中心、會展中心(例如:重慶江北)、製造業中心、購物中心(例如:深圳寶安)、商務中心(例如:上海虹橋)、博彩中心(拉斯維加斯)、高端客流量導入中心(各航空公司VIP會員),甚至是城市高端資源配置中心。


尤其是地鐵、高鐵、機場「三位一體」,形成超級樞紐,所能爆發的潛力更大,一定是「機產融合」,例如虹橋機場、廣州天河、鄭東機場、成都雙流皆是如此,不僅是產業中心、繁華中心、更是人居中心!


2018年國務院正式批覆了以蘭州-西寧為中心的蘭西城市群發展規劃,利用蘭州內陸中心的區位及航空貿易運輸優勢,成為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支點和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俯瞰蘭州,一座位於中國版圖中心的絲路名城,擁有全國重要航空樞紐,同時正在構建「米」字形鐵路網,在「八縱八橫」高鐵規划下,構成西北地區真正的鐵路樞紐;


待蘭張三四線高鐵和中蘭高鐵建成之後,蘭州新區地鐵、高鐵、機場「三位一體」,一個機會已經擺在蘭州眼前!那麼,蘭州新區發展空港經濟、會展經濟,構建新時代的消費中心、商務中心究竟有何優勢呢?



作為甘青寧的中心,蘭州新區必將崛起成為西北經濟、文化、交通、商貿和信息樞紐中心,同時,在蘭西城市群一體化戰略中,蘭州新區被委以重任。


蘭州新區立足本地實際,出台多項利好政策措施,在產業、交通、文化、旅遊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積極主動開放,爭創建設西北戰略增長極。


想要發展,首先要打通外部交通,改善內部循環。蘭州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是支撐其發展會展經濟,促進人流、物流快速流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交通路網四通八達。


蘭張三四線高鐵和中蘭高鐵在蘭州新區交匯,開通後,沿線各地到蘭州新區用時將大大縮短,高鐵建設完工後,無疑將進一步促進蘭州新區將目光望向更遠的遠方。


中川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與機場環線已經開工建設,軌道交通五號線建設也將陸續提上日程,建成後,蘭州新區將成為地鐵、高鐵和機場三位一體的西部樞紐,助力蘭州新區實現比肩虹橋的陸空立體化交通路網體系。


此刻的蘭州新區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相關項目建成以後,蘭州新區交通樞紐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提升。


如今的蘭州新區已吸引大量龍頭企業入駐,區域內大力發展航空運輸、物流、生物醫藥和精細化工等空港產業基礎。


未來加上會展業的加持,蘭州新區將形成一個更為完整的產業鏈條,促進區域產業進一步優化升級。未來,蘭州新區在交通建設方面將實現空鐵聯運,會有4條軌道交通橫穿、6條高速通道環繞。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空港工業集中區等都已成為了蘭州新區重要的經濟產業集群,現已初步構建起以現代物流、生物醫藥、精細化工、智能製造等為支撐的產業發展空間格局,推動產業鏈條的整合與延伸。


「大區域帶動小區域」,蘭州新區的快速發展對周邊縣區與甘青寧其他地市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力,不僅吸引了眾多家實力企業落戶,還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此刻,蘭州新區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基礎,雖然一些困難挑戰將橫亘在發展路上,但是對蘭州新區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大的發展機遇。

轉載自:大賀頻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NiA4nEBnkjnB-0zsO0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