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從簡意來說,是一種以墨色配合毛筆經線的勾勒來完成主體的繪畫形式。以線條單純、典雅的獨特手法,抽象與具象結合的造型語言,概括而簡潔、無色勝有色的藝術特色,千百年來牢牢紮根於中國繪畫的歷史長河中,成為中國傳統繪畫的先驅和象徵。
知音(白描)
中國人物畫白描領域的代表人物
著名旅美畫家
擅長中國畫、油畫、連環畫、插圖
代表作《盡在不言中》 《啊,大海》
《弧光閃閃》、《晉陽秋》
詹老師早年學習油畫、版畫、國畫、雕塑、連環畫和插圖,後致力於白描藝術研究。
他的作品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被國內美術院校編入教材,稱之為「詹衣描」,被譽為「中國人物畫白描領域代表人物」。
36年前,詹老師在其主編的《中國現代畫報》中設立「人體藝術」專欄,在時任中共廣東省第一書記任仲夷的支持下,堅持「人體藝術是中國文化必修課」的議題,為人體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創立了新局面,揭開了新的一頁。
盡在不言中
1981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1984年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屆代表大會代表,同年,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第四屆常務理事。
1985年參與創辦中國工筆畫學會並擔任創會理事,1986年發起成立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並擔任首屆副主席。
絲雨細如愁
1988年,詹老師赴美國從事中美友好交流活動,2009年應邀回國擔任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特聘教授、藝術碩士生導師,詹忠效白描藝術研究所所長,廣州市詹忠效白描藝術交流中心理事長,第七屆廣州市美術家協會榮譽主席,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學術顧問,廣州市兒童活動中心美術總顧問,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協會聯盟顧問,美國紐約詩畫琴棋會藝術顧問,香港動漫電玩節藝術總顧問,澳門國際油畫學會名譽會長。
他的作品曾獲全國第二屆書籍裝幀藝術展插圖一等獎、全國第二屆連環畫二等獎、1981年度全國書籍裝幀評獎插圖獎、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獎、北京國際水墨畫邀請展優秀獎、廣東省首屆魯迅文藝獎金美術獎、廣東省連環畫評獎一等獎等。
啊!大海
五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詹老師始終兢兢業業地耕耘在白描領域,孜孜不倦地摸索著白描藝術與時俱進的振興和發展之路。
白描在中國繪畫史上曾有過一枝獨秀的鼎盛時期,然而,由於時代的發展和變遷,傳統白描單純、樸實的藝術形式已遠遠滿足不了當代人的視覺慾望和審美需求。
面對這種現狀,他不禁嘆道:「白描,試問你的路在何方?」
白描未來之路,需要有人秉承傳統為源、時代為流的理念,作出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的探索和實踐,更需要有人為這悠遠流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振興和發展作出努力和貢獻。
花季
捷克著名作家卡夫卡在《旅行日記》中寫道:同一個旅人踏出了一條路,沒有他走的話,這條路顯然不會存在。
詹老師就是這樣一個艱難跋涉在白描藝術之路上的旅人,作為當代白描藝術的探索者、獨行者和守望者,他始終堅守在這個非熱門領域,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章北海走進了位於胡同深處四合院中的隕石收藏者的家……一眼就看出他屬於那樣一類幸運的人,有自己鍾愛的小世界,不管大世界怎樣變化都能沉浸其中自得其樂。」——劉慈欣《三體2黑暗森林》
詹老師也屬於「那樣一類幸運的人」,他是孤獨的,因為如今把白描視若珍寶的藝術家寥若晨星;但他也是幸運的,他擁有值得鍾愛一生的小世界——白描藝術。
他並非只能畫白描,早在40多年前,他的油畫、水粉畫、中國畫就在國內有一定影響,他若深鑽在這些領域,成就同樣不扉。
然而,詹老師還是選擇了白描藝術作為一生的追求,他義無反顧地獨行在白描藝術之路,儘管這條路是孤寂的,可因為熱愛,所以幸福。
猶有花枝俏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推出白描拍賣專場,向中國書畫、收藏界一展其藝術魅力和收藏價值。詹老師撰寫《路將在你腳下》一文,欣喜地表達他對白描這顆畫海明珠又有機會舊夢重溫、再展新顏的期待和展望。
「他們離別時灑下的淚水潤澤了立足之地,他們走過的路的兩旁盛開了新奇的鮮花……他們愛腳下的路,愛腳下踩過的地面,並企望留下足印。」——泰戈爾《我們生來都是旅人》
廣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汪曉曙得出了一個最能詮釋詹老師其人其畫、也最能反映他的人生與藝術的關鍵詞——旅人。
1978年,詹老師參加了中國伊朗國際聯合登山隊,穿越西藏,奔赴珠峰,縱橫青藏高原三個月,見證了登山健兒們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凌雲壯志。
2016年,為去國二十八年後歸國首展《詹忠效白描白描繪畫精選展》所作白描「一覽眾山小」,憶當年攀登珠峰事
離別珠峰十年後,詹老師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旅人生活——他將作為中國文化藝術的使者,肩負著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的重任前往美國。
1988年初,詹老師在紐約創辦了以增進中美兩國人民友誼為宗旨的中英雙語雜誌《美中畫報》,並與二戰著名將領史迪威上將之女史文森、中國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之女高勵華共同成立了「美洲促進中國畫協會」,多年來為推動中美兩國友好關係組織了大量交流活動。
春色
他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常年往返中美兩地,盡心盡力地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牽線搭橋,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旅人」。
他一直有機會加入美國國籍,但他牢記自己是個中國藝術家;他的藝術屬於世界,可他的心只屬於中國。
林清玄說:「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靜靜坐著思維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尋、觸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論是風土的,或是心靈的,都是一種旅行。」
詹老師作為旅美華僑,30年來奔波於中美之間,這自然是一種旅行;但作為一位藝術家,他終生探索在白描領域,這又是一場問話心靈的旅行。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生來都是旅人!
近日,詹老師蒞臨遊行跡,與董事長梅彬洽談合作,並贈上親手所作白描作品。
文旅是一家,相信詹老師和遊行跡都會越來越來!祝詹老師健康長壽,願白描藝術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