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報道:電子產業如何共克時艱?

2020-02-14     國際電子商情

受武漢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大多數省市春節假期後復工時間延至2月10日,部分電子市場延至2月18日,加上諸多城市採取「封城」、「限行」舉措,阻斷了物流通道,給電子產業鏈帶來嚴峻考驗。據《國際電子商情》線上調查結果顯示,上游晶片、晶圓代工、封測廠及終端OEM/ODM/EMS製造工廠皆因復工率低產能受到波及,唯與醫療設備/儀器所急需的電子元器件供不應求…

復工現狀探析:截至2月10日,復工率不到30%

根據《國際電子商情》近期展開的「疫情對電子產業鏈的影響」的調查結果顯示,僅18%的企業2月3日復工(包括遠程辦公),50%的企業復工時間為2月10日,19%的企業復工時間為2月17日或更長,13%的企業暫無明確復工計劃。

2月10日是企業復工時間的大拐點,然而實際到崗率並不及預期。綜合調研數據顯示,儘管68%的企業已經復工,但仍受限於各地政策,企業必須拿到當地政府頒發的「通行證」方可生產,外地返程員工需居家隔離7-14天方可正式上班,湖北籍員工仍被限返。

與此同時,口罩、測溫儀等醫療衛生防護物資緊缺為員工復工設置了屏障。更為嚴峻的是,若復工企業中出現個別確診或疑似病例,將致使企業員工大面積隔離。

經調查顯示,38%的企業復工率為10-20%,仍占據最大比例。20%的企業復工率20%-30%,12%的企業復工率30%-50%,23%的企業復工率50%-80%,僅7%的企業復工率80%-100%。

從調研結果來看,電子產業鏈復工情況最為堪憂占比20%,其次是員工醫療防護物資緊缺占比18%,物流/交通及政策影響占比17%,人工成本、辦公室/廠房租金壓力占比13%,客戶訂單流失占比12%,上游原材料緊缺占比9%,現金流緊張與經營管理困境分別占比7%和4%。

(1)原廠:復工率低,以遠程為主

作為此次接受《國際電子商情》採訪的晶片原廠之一,江蘇潤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石科技」)銷售總監董晨表示,公司自2月3日起全員在家辦公,但因封城、封路的影響,大部分客戶復工均在推遲,導致相應訂單需求延後。當務之急,是要儘快確認客戶的復工情況及後續訂單變化,從而及時調整備貨計劃。

江蘇潤石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董晨

董晨坦言,復工延後造成的需求變化可能會對供應商的庫存產生一定的影響,極端情況下,如果出現個別客戶倒閉的情況,可能會導致供應商呆壞帳的產生。

深圳市開步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步電子」)執行董事楊寶平表示,開步電子長沙研發製造基地因為要供應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配套,已於2月2日緊急復工。深圳總部及各地辦事處的必要人員將在2月17日前在家辦公,2月17日後視情況陸續全面復工。

深圳市開步電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楊寶平

楊寶平坦言,假期延長對公司產品研發進度影響較大,原有的新產品發布預計將至少延期一個月,且目前沒有更好的應對措施,只能暫時在家處理基礎事務,而實驗項目等只能在返回辦公室後開展。

(2)分銷商:響應客戶急需,復工時間最早

不同於晶片原廠,分銷商作為客戶解決緊缺料難題的「近水樓台」,復工時間普遍較早,其中元器件電商平台的優勢尤為突顯,它們有現貨庫存,且可在線快速響應醫療設備廠商所需的緊缺料。不過,在線辦公只能解決「下訂單」的問題,出貨還得靠倉庫人員實地操作才能有效運營,然而倉庫是人員接觸最為頻繁的環節,不容有任何閃失。

唯樣商城運營總監唐培鈿告訴《國際電子商情》,2月3日起唯樣除倉庫外全員開啟在線辦公模式,而在倉庫方面,唯樣採取少部分人輪值上班的舉措。隨著倉庫人員陸續返廈,並居家隔離14天,預計倉庫在18號之後能全員返崗。

在線辦公及倉庫輪值上班,效率必定大打折扣,這將導致產品僅能「部分出貨」。唐培鈿不無擔憂地表示,出貨量減少、人工成本及安全防護支出增加,對公司經營產生巨大壓力,唯樣能做的是確保倉庫無差錯及全員安全健康,維持正常出貨。

不同於唯樣、中電港等本土電商平台,Digi-Key、Mouser等國際分銷商的影響較為有限。Digi-Key亞太區市場推廣副總裁及中國區總經理Tony Ng稱,截至目前,中國以外的公司業務,如北美的採購、庫存和物流都無任何變化。而中國的業務,Digi-Key在上海和香港的2個辦事處應醫療客戶緊急訂單需求,均早於當地政府規定的復工時間開啟了遠程辦公模式。

「尤其是武漢醫院急需的CT、MRI等醫療設備所需的元器件訂單,我們對它們的支持,遠早於政府規定的復工時間。在此期間,我們還為蘇州某大型醫療客戶提供緊急組件助其生產CT設備對抗武漢疫情。值得一提的是,該客戶通過Digi-Key在1月底春節期間獲得了部分進口元器件的特別授權。除此,我們還拿到一些急單,如華南某工廠開工,向我們購買了300個3M的眼罩。」Tony Ng說。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元器件代理商,Arrow十分重視員工的安全,同時十分重視對公司業務的連續性管理,Arrow亞太運營團隊已採取行動,以確保擁有足夠的人員支緩業務運營。

對於Arrow、Digi-Key、Mouser等國際分銷商而言,通關效率及物流運輸直接影響供應鏈管理效率。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Arrow香港物流中心已於2月3日全面投入運營;北京、上海和山東的辦事處也於2月10日正式運營;杭州、廈門和東北的辦事處預計將於2月17日復工。

艾睿電子(Arrow)亞太區銷售副總裁蔣溢頎

「目前,我們看到某些國內製造的產品面臨著生產延緩,交貨時間可能會延長。我們將繼續評估這些發展勢態,幫助客戶處理供應鏈管理。」艾睿電子(Arrow)亞太區銷售副總裁蔣溢頎說。

為保障電子元器件在疫情爆發期正常供應,供應商必須緊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比如春節假期堅持線上採購不打烊,7x24全力發貨支援等。

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亞太區市場及商務拓展副總裁田吉平告訴《國際電子商情》,Mouser的客服團隊通過遠程辦公,積極響應客戶的採購需求和技術問題,對客戶的訂單,在確認有庫存後24小時之內發貨,竭力保障客戶需求。

Mouser中國辦公室的全體員工,除必須線下工作以及因特殊情況無法正常復工的人員外,自2月10日起,均開啟線上遠程辦公模式。對每日必須進公司辦公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對辦公環境進行消毒,在做好積極科學防疫的基礎上,更好地服務每一位客戶。

物流交通受阻,2月10日後陸續釋壓!

目前,疫情仍在攀升期,疫情較嚴重的省市依然實施「封城」、「限行」的舉措,對物流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據調查結果顯示,電子企業受物流交通的影響程度,僅次於復工延遲和員工醫療物資緊缺。

田吉平表示,目前,受疫情影響,除湖北省的訂單暫時無法發貨外,國內其他地區發貨正常,但部分地區物流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Mouser會根據國家及各地方政府最新發布的物流管控做相應調整,主要採用順豐和國際物流FedEx為國內其他地區客戶發貨,在客戶指定的情況下,可用DHL物流安排發貨。我們的工作人員周末仍在為訂單加班催貨,發貨後還及時給客戶發送可實時查看和追蹤物流的郵件。」

Digi-Key Tony Ng告訴《國際電子商情》,國內的物流會受到一定影響,因為國內的物流合作夥伴要根據國家政策允許的一些範圍來運行。對Digi-Key來說,凡涉及美金交易的訂單均影響有限,因為這些貨物送抵港口後均由客戶自己安排物流運輸,而涉及人民幣交易的訂單

目前貨物已從北美運達香港,Digi-Key在香港的貨代商也已開始工作,隨著深圳海關(3日)及深圳物流公司(10日)相繼復工,公司貨物皆能通過深圳海關送到深圳各分發中心,再送到全國各地。

除了上述公司之外,艾矽易也選擇了優質物流公司,尤其是針對醫療設備客戶,直接選擇航空當天運到目的地;開步電子採取短途直接派車送貨、長途使用順豐速運的方式,盡力保證貨物快速交付;潤石科技表示會選用時效性好的物流快遞公司;唯樣的物料運輸一直都是與順豐合作,儘量將影響控制到最小。

上下游相互制約,短期恐有「斷鏈」之憂

除企業自身受到復工延遲、物流阻斷的影響之外,來自上下游電子產業合作夥伴的復工延遲,對整個電子供應鏈造成的挫傷更嚴重。經調查顯示,97%的企業表示2月營收將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如下圖)。

一方面,上游原廠10日後才陸續復工,中下游採購備貨必將被拖延,外加疫情用工慌問題凸顯,原廠交期將再延遲;另一方面,下游製造業開工不足,採購需求減少或延遲,直接影響供應商營收。儘管醫療設備需求猛增,但畢竟占比甚小,不足以撐起全部營業額。

來自上游的影響。疫情高發期間,開步電子因上游材料供應商的復工延遲問題,導致公司配套疫區急需醫療設備所用的部分電阻產品延遲交貨,雖然涉及金額不大,但嚴重影響了疫情保障物資的供應。楊寶平建議一些地方政府在關鍵時刻要「酌情處理」,為能夠提供所有證明文件的上游材料企業開啟復工「綠色通道」,以保證疫區急需的醫療設備及物資的及時供應,如果一概採取「一刀切」的做法,很可能耽誤一線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

來自下游的挑戰。作為中電港旗下的電商平台,廣東艾矽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iCEasy,以下簡稱「艾矽易」)總經理畢風雷表示,下遊客戶延期復工的影響最大,儘管艾矽易已於1月31日全線在家復工,但截至2月7日,除了醫療行業相關客戶,大量其他客戶都未開工。

客戶延遲開工,最直接的影響是應收和庫存兩個部分,年後到期的應收和應提走的貨,都可能被拖延,這很可能對傳統元器件供應鏈產生極大的資金壓力。不過,艾矽易線上給客戶的帳期往往是通過銀行或金融公司實現,公司本身已無應收的擔憂,存貨也大多是通用料。

對備貨充足的分銷商(特指電商)來說,來自上游原廠的影響有限,但下游訂單減少可能帶來些許影響。

Digi-Key亞太區市場推廣副總裁及中國區總經理Tony Ng

Digi-Key Tony Ng就表示原廠復工延遲對公司的影響為零,Digi-Key作為一家小批量在線分銷商,備有6-9個月的平均庫存,短時間內無明顯衝擊,但給服務的及時性帶來一定的挑戰。Tony稱現有庫存足以支撐公司的正常營收,但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影響在於,如果中國的工廠關停兩周,國內的整體生產能力降低,公司除醫療電子之外的其他業務營收也會隨之降低。

貿澤電子(Mouser)亞太區市場及商務拓展副總裁田吉平

「分銷商的現有庫存,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及時性上起到很大的作用,貿澤電子目前代理超過800家知名製造商的2600多萬種產品,其中500多萬種產品可以直接購買,現貨充足。」Mouser田吉平樂觀地認為,短期內上下游企業復工延遲會對供應鏈帶來壓力,但延期之後,消費需求獲得釋放後反而會突顯分銷商的作用——帶動兩端供應需求的增長。

少量元器件緊缺,但不嚴重!

一般來說,醫療電子產品所使用的核心零部件分為五大類:一是傳感器,二是電源管理(包括電池),三是信號調理電路,四是存儲器,五是顯示及處理器。

特殊時期,醫療設備/儀器對元器件的需求猛增,給上游供應商帶來一定的壓力,不過多數受訪人表示,此次緊缺僅限少數醫療電子元器件。

來自需求端的信息顯示,與此次疫情緊密相關的手持式測溫儀、紅外成像監控儀、CT影像設備、超聲霧化設備及監測病人生命體徵的設備等所需的溫度傳感器、存儲晶片、PCB、MCU微控制器及外圍連接組件等,截至2月14日依然供應緊張。

董晨告訴《國際電子商情》,潤石科技目前主要的醫療客戶在做測溫槍、血氧儀、血壓計等,因此公司的主營產品如精密運放、LDO、模擬開關等出現明顯的需求提升,但由於之前備貨充足,暫未出現明顯短缺,不過後續交期可能會增加到4-6周。

「短期內,明顯增長的主要是和醫療設備相關的元器件,比如MCU、Sensor,模擬器件如A-D、D-A轉換器件,少部分電池以及類似口罩、眼罩等防護用品。」Digi-Key Tony Ng說,「我們有800多條產品線,在工控、航空、醫療、IoT等領域產品線非常豐富,在醫療應用上面,無論是傳感器、被動器件還是其他半導體器件,需求都能滿足。」

此次疫情使得醫療、檢測、安全、研發等多行業的設施需求增加,必然會促進相關元器件的增量需求。Mouser田吉平表示,醫療電子是Mouser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在Mouser.cn上設有專門的「醫療」子網站。目前涉及應用於醫療電子的產品主要包括傳感器、電源、信號處理單元、信號調節、存儲等元器件產品。面對突如其來的公共危機,Mouser將不遺余力為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保證醫療領域的供貨需求。

唯樣商城運營總監唐培鈿

目前,唯樣供給醫療設備廠商的零部件主要集中在連接器、傳感器及阻容上面,主要合作品牌有TDK-epcos、TE Connectivity、Panasonic、Phoenix等,主要客戶以華東地區為主。唐培鈿認為,隨著上游原廠陸續復工,交期壓力會逐步緩解,預計缺口不會很大,但交期仍會稍微延遲。

廣東艾矽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畢風雷

畢風雷透露,目前暫未出現大範圍的元器件短缺。艾矽易的客戶——中國電科主要生產熱篩查儀,應用在機場、火車站等人員密集的地方,萬東是國內做X光機和CT的知名企業,短期內有缺口,但短缺能延續多久,還得看疫情持續的時間。

開步電子楊寶平告訴《國際電子商情》,開步主要供應CT、醫療監護類設備元器件。短期供應緊張主要因需求緊迫所致,可通過緊急復工、加班生產等措施滿足客戶的需求。

綜合而言,此次突發的新冠疫情,給電子產業鏈帶來不小的衝擊,但凡事皆有兩面性,其利好的一面在於,將加速中國的醫療電子市場崛起,不論是建立完善的衛生健康系統,應對突發情況的物資儲備,還是老齡化社會的到來,CT、監護、除顫、X光機、超聲、血液分析、生化分析等醫療設備需求將會大大增加,這對上游供應商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國際電子商情》3月刊雜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8McRHAB3uTiws8KRq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