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公司福利待遇比較好,在公司效益不錯,員工有需求的情況下,都會給員工配上一輛代步的車子,尤其是一些體制內的單位,各方面的福利制度都比較完善,管理崗位基本上都有配車。
有些單位即使不給你配車,也會通過交通補貼或者油補的形式,給你提供相應的補助。
最近,就有一名網友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公司可以給配市場價30萬元的車,但是油費需要自己承擔,其它的維修保養、檢測,包括違章,由公司統一處理。
還有一種選擇是,公司不給配車,員工用自己的車,每月最多可以報銷1000元的油費,網友問這該怎麼選擇?
要說這情況可能是在公車改革之後才出現的,在之前根本不存在自己承擔油費的問題,一些國企、機構都是配的幾十萬的好車,然後油費也能報銷。
但自從公車改革以後,國家對這方面控制的更嚴了,於是一些單位就出現了配車,但不報油費的政策,或者用自己的車,報銷一定油費。
針對這個話題,到底是選擇公司配車,還是用自己的車,然後報銷油費,還是要分情況討論一下,接下來,我分享自己的幾點看法,供大家討論。
我想能夠讓公司給自己配30萬車的員工,一定至少是大型企業的中層管理以上,即便不是管理人員,也可能是非常關鍵的核心員工。
對於這樣的員工,尤其是國企中這樣的員工,收入一般也不會低,相比一點油費報銷,他們更需要好一點的配車來為自己撐面子。
他們可能平常出差、見客戶、談生意等等應酬比較多,沒有一個像樣的車子,恐怕不止有損自己的形象,也會有損自己公司的形象。
所以,對於這樣的兩種選項,我想一些企業的中層管理或者核心員工,他們更願意選擇30萬的配車。
當然,並不是每一位員工都需要車子來為自己撐面子,還是要考慮實際的生活狀況和報銷政策,來進行選擇。
針對這1000元的油費報銷,有的公司會將這1000元作為福利性的報銷款,也就是說你隨便弄點加油票就可以報銷,拿到足額的錢了。
對於自己還沒拿到駕照,公司配車後還要去考駕照的人來說,或者即使自己有車,但是用的不是很多的人來說,還不如拿著每月固定的福利算了。
而有的公司卡的比較死,就是說你的油費必須實報實銷,用多少報多少,沒用就報不了。
那選擇用公司的配車會更好,因為首先如果自己沒車,那肯定是拿不到報銷款的。
那如果選擇用自己的車,去拿實報實銷的油費,正常情況下,上下班,你一個月很難用到1000元的油費,所以你也拿不到足額的油費補貼,同時自己還要承擔保養、磨損、折舊、違章、停車、保險等等一系列的費用。
而用公家的車只需要承擔一定的油費,其它都不用自己管,這就節約了很大的一筆開支。
選擇權未必在自己這裡,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像這種難得的福利,也許不是你選擇哪一種,就真的給你哪一種了。
這種情況國企比較多,領導問你選擇哪一種,也許只是走走程序,政策下來執行的時候都是帶著組織意圖,並非你想的那麼單純,可能實際配車的名額根本就沒幾個,大多數人還是只能選擇報銷油費,但是公開講又不太合適。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探探領導的口風,看看領導是什麼意思,或者直接讓其給一些「建議」,你就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以自由選擇了,從而選一個讓領導滿意,自己也不吃虧的選項。
那麼如果是你,你會選擇30萬的配車,油費自己承擔,還是每月1000元的油費報銷呢?
—— END ——
責任編輯|肖歌
改變習慣,刷新認知,規避風險,快速逆襲。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一起升職加薪、成長為出類拔萃職場精英。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