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文章中筆者指出大盤探底、築底的過程中,已有資金開始左側布局了,今天這些活躍資金選擇了哪些板塊作為主攻方向呢?在大盤還會處於調整的過程中,如何把握機會及規避盤中風險,筆者將在文章中為大家進行分析。
一、大勢研判
(數據來源: wind)
在昨天的文章中,筆者明確告訴大家目前A股已進入了技術性熊市,由於今天作為跌破年線後的第一個交易日,盤面上並沒有出現預期中的反彈,而這種反彈僅僅存在於個別板塊之中,說明市場整體對目前的走勢還是相當謹慎的,因為市場對於美國將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這一事件,後繼將會如何演繹如何收場,還存在著諸多的疑慮。
目前場內機構資金在看不清局面下,以離場避險為主,A股藍籌白馬跌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吸引機構資金的關注,因此,筆者認為A股向下空間有限,在大盤近期的調整中,意味著場內將會以存量資金博弈為主。
二、資金流向
1.北向資金動向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昨天滬股通、深股通短暫分化之後,今天北向資金又趨於一致性地流出,今天盤面還是以滬股通加速流出為主,而深股通僅僅是在開盤之初,出現了凈流出的狀態,表現為機構資金乘早盤高開之時,了結部分籌碼,除開盤時間段之外,深股通的資金基本沒有流出,在全天表現比較穩定。
(數據來源: wind)
從全市場資金流向來看,今天資金流入的群體主要是大戶與散戶,機構主力表現為凈流出。也就是說目前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並不認可目前點位,筆者在昨天文章中,明確提到在大盤探底、觸底的過程中,結構性機會層出不窮,而這種結構性機會,就是市場中的存量資金所導演,這其中的主角就是市場大戶們,作為敢於立於潮頭的一族,他們善於在螺螄殼中做道場!
也就是說在這個尋底探底的過程中,這些大戶資金已開始在左側進行布局。下面將向大家介紹今天(8月7日)主力資金到底流入和流出了哪些股票,從中可以知道其中的奧妙。
2.主力資金動向
主力資金凈流入前十股:
(數據來源: wind)
今天主力流入前十還是以次新股為主,例如宏和科技、蘇州銀行這兩隻次新股在今天打開漲停板,遊資承接賣盤買入,大勝達這隻次股盤中打開漲停板後被買入資金封住漲停。
其他資金買入的個股主要集中在黃金、鈷礦等有色細分,例如洛陽鉬業、中金黃金、華友鈷業、紫金礦業。
另外資金流入的一個特色就是流入科技股,例如5G概念中的東方通訊、高端製造中的大游雷射。
主力資金凈流出十大股票
(數據來源: wind)
從今天資金加速撤離的個股來看,上海自貿區的相關個股今天大幅流出,而且科創板中中國通號第一次位居A股資金流出榜首。與此同時,華興源創卻是在資金凈流入前十之列,表明目前資金對於科創板出現了分化,那種同漲同跌的格局將很難再次顯現。
而前期的大白馬,格力電器、中國平安還在凈流出狀態,目前已達8天之久,這些權重股能不能企穩,對於大盤何時成築底成功尤為關鍵。下面筆者將分析市場關注度最高的熱點板塊。
三、市場熱點
1、鈷礦板塊
(數據來源: wind)
今天鈷礦指數之所以出現暴漲在於它受到了重磅事件所驅動,今日早盤市場受鈷礦供給側收縮利好消息,鈷礦相關公司直接高開高走成為今天A股漲幅最大的板塊,整體漲幅競達7.15%。
筆者認為這種暴漲很可能是場內存量資金在低迷行情之下,對於避險品種主線持續挖掘的自然延伸,不過,資金對鈷礦板塊的炒作還是有基本面支持的。
第一:鈷價處於歷史底部區域,短期有回暖跡象。因為嘉能可關停鈷礦產能,鈷供需格局持續改善,利好於市場鈷價企穩反彈而且能極大提升鈷礦上市公司盈利修復;
第二:需求端強勁需求,由於新能源汽車及5G時代帶來的換機潮都是確定性事件,而這些領域的強勁增長將有利於鈷行業上市公司盈利拐點的出現,因此可以認為鈷行業已進入了一個新周期的起點,長期看好相關上市公司盈利修復,推薦鈷業龍頭華友鈷業、寒銳鈷業等。
(數據來源: wind)
在鈷礦上市公司漲停潮中,明天盤面密切關注這六隻漲停個股,有哪幾隻能繼續二連板。因為目前這個板塊的漲停還是一個資金炒作行為,筆者看好華友鈷業,因為它在所有漲停個股中,它率先漲停,說明市場資金已選擇華友鈷業作為這個板塊的龍頭,同時也意味著它們強者恆強。
第二個關注的板塊,正是筆者在分析今日資金流向前十個股中所提到的次新板塊。
2、次新+華為概念板塊
(數據來源: wind)
次新板塊雖然今天有所回調,作為其中次新送轉中報第一股的合縱科技還是直接漲停,之所以出現了一定回調在於福蓉科技這個次新表現不佳,影響了市場對於次新人氣,這也是筆者一直強調的在次新這個主題機會,選擇哪個細分尤為關鍵,在昨天的文章中筆者明確提到只看好其中關於科技板塊這一細分,例如華為概念相關的次新個股。
理由在於周五(8月9日)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將會公布鴻蒙系統,而首款搭載該系統的設備(8月10日發布),將會是榮耀的智慧屏,華為自有品牌產品會在9月份推出。這些將會有力促使資金關注以華為為首的相關概念股上漲。
在此筆者向大家推薦電連技術、滬電股份等華為概念股近期的結構性機會。
免責聲明:文中的信息均來源自市場公開消息,本平台對這些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據此操作可能導致的風險。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