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學生數學作業,表內除法錯題一堆,老師:教不會

2021-03-09     老洪聊教育

原標題:二年級學生數學作業,表內除法錯題一堆,老師:教不會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學的內容是表內除法。

上學期學習了乘法口訣後,這個學期,開始接觸除法。

在學習除法的時候,先要掌握「平均分」這個概念。什麼叫平均分?每一份都分得同樣多!如果不明白平均分這個概念,就無法掌握除法。

在學習中,還要使用乘法口訣,進行平均分。二年級小同學經歷一個寒假,好多同學口訣忘記得差不多了,再加上馬虎慌張,在實戰答題時,錯題一堆,令人十分頭疼。

先來看看上圖,這位小學生,錯題特別多,原因是什麼呢?

剛開始學習除法的時候,主要是依照平均分來解決問題,比如第一題:一共有多少朵小花,每幾朵小花一份,平均分成了幾份?

這位小同學顯然很馬虎,他在觀察圖畫的時候,誤把每組的6朵花,看成了分成6份。

這類錯誤,是二年級小同學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不審題,不觀察圖畫,不認真,慌張馬虎導致出錯。

第二個錯誤,就是混淆了「份數」、「每份是多少」這兩個概念。

在除法當中,被除數就是指總數,但是除數呢,卻既可能是份數,也可能是每份的數量。如果二年級小同學不能區分這兩個概念,就會出現很多錯誤。

上圖是另一位二年級同學的作答,情況要好一些。

只錯了兩道,第一個錯題,是10個蘋果,每幾個一份?圖中已經圈出了兩個,這位小同學還是馬虎慌張,寫成了5個,審題不清楚。

第二個錯題是第四大題第1小題,題目要求畫圖,這位同學空白一片,沒有畫圖,不夠認真,做題有遺漏。

小學低年級的數學題,出題是非常靈活的。

像上圖第一大題,就要求分一分,畫一畫,圈一圈。

全班同學,在作答第一大題第1小題時,錯誤率非常高。因為這道題出題有個「陷阱」,那就是正方形和圓圈混為一體,平均分時,既要均分正方形,還要均分圓圈。

正確做法是:每一組畫出3個正方形,畫出2個圓圈。

總體來看,這個單元的學習,需要同學們克服慌張和馬虎,認真審題,同時,概念要清晰,要懂得平均分的含義。

希望對您有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wKdFXgBMMueE88vVZ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