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時間的悖論》這本書里提到了時間的第一個悖論就是:你對於時間的態度將會對你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但你卻很少意識到這一點。
怎麼理解呢?書中認為,人們普遍有三種時間觀:活在過去,活在當下,活在未來。
活在過去的人總是對以往的事情耿耿於懷,尤其是帶給你痛苦的事情,所以現在原生家庭的話題火熱,因為好像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出成績,是因為過往的經歷阻礙了我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為什麼越來越邊緣化,越來越不主流了呢?因為他就是主張,人們的一切悲劇都是源於過去的經歷,是一種「決定論」的調調。
活在過去不可取。
02
活在當下則特別火熱,因為人們理解的活在當下,更多的是,滿足於當下既有的生活,該吃吃,該喝喝,既不懷疑過去,也不憂愁明天。
可是不要忘記了,未來就是一個個的當下組成的呀!
作家趙黎說:構成一個人的實質,絕對是她的時間,而不是她的語言。當她選擇了如何填充時間,就是選擇了如何填充生命。花掉的每一分鐘,都是由本質和信仰做基礎的。
也就是說,我們如何填充當下,就如何填充未來。
那當下就不重要了嗎?當然不是,相反,你的目標的達成,夢想的實現,全部都要靠一個個的當下來支撐。
03
那怎麼辦呢?
——先要活在未來。
請設想一下五年後的你想成為什麼樣子?
想擁有什麼身份和標籤?
想作出哪些成績?
怎樣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
如何跟你的孩子對話?
當孩子叛逆,你如何說服他?
你身體里被隱秘許久的那個願望,此生是否還要讓它一直被隱藏?
……
李笑來老師在他的《財富自由之路》專欄里,對「活在未來」有一個很清晰的論述,他說:
怎樣活在未來呢?其實這個詞聽起來有多玄,做起來就有多簡單:
1.你對未來有個預測;
2.那個預測需要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3.你篤信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4.於是你提前按照那個預測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
5.你終將走到那個結果出現的時刻;
6.最終證明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7.那麼,由於你提前按未來正確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於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你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來」的。
其實一點都不玄乎。我們可以往五年前追憶一下:2014年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也許你並沒有對自己的2019年有任何規劃,就是被時間的車輪慢慢地推到了當下,但我們能確信的是,在這五年即使我們沒有清晰規劃,只是「順其自然」地過來,我們的生活依然是發生了很多很多的變化。
而且五年前那些讓我們我們懊惱,消沉,焦慮的事情,大部分都已經想不起來了。
所以現在五年以後的視角來看當下面臨的問題,是不是覺得,也許並不那麼沉重了呢?
不論我們是否主動,時間都會把我們推到將來。
04
對於我們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抱著活在未來的心態,去填充好當下每一天的時間。
說到時間,便不得不提到「複利」曲線。
複利被愛因斯坦稱作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只有經過了足夠漫長的積累,我們才可能達到那個「複利」的拐點,獲得加速的成長。
馬雲說:今天很殘忍,明天很殘忍,後天很美好。但很多人都死在了明天的晚上。
所以,等不及複利,看不上積累,就早早地在拐點之前消失了,再也沒有達成目標的可能。而這是我們自己主動放棄的。
活在當下,不是停止生長,也不是享受,而是在未來的指引下,用不留遺弊的努力,填充當下的時間。
只有這樣,才能不再被當下所困。
—END—
我是牧心,謝謝你來看我的成長分享。
希望我的每一篇長短文,都會對你有幫助。
今日互動:你有想過自己擁有什麼樣的時間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