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對抗開始,美國建造計劃80艘核潛艇,與俄羅斯爭奪北極地區

2021-01-15     雷姐的機械空間

原標題:北極對抗開始,美國建造計劃80艘核潛艇,與俄羅斯爭奪北極地區

根據美國海軍部長1月5號的發言,美國將會派遣軍艦在俄羅斯附近的北極海域進行航行,並且不同於以往不定期的航行,以後美國海軍將會定期在北極海域航行,用於顯示軍事存在,同時遏制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軍事擴張。

北極地區

由於北極地區緊靠俄羅斯,幾乎處於俄羅斯「家門口」的位置,所以近些年來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活動非常頻繁,各種動作不斷,除了常規的資源探測任務之外,俄羅斯還加強了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俄羅斯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首先搶占北極地區資源,或者在北極地區首先確定優勢,這是美國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美國也必須要進行同等的活動。

俄羅斯科考船在北極活動

而俄羅斯和美國爭相介入北極地區,主要原因有:

首先,北極地區蘊含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天然氣和石油資源。由於人類各種活動的增加,使得地球資源越來越缺乏,在一些資源熱點地區,比如中東地區,這些地區的石油等自然資源已經開採到了一定的程度,有專家預測將會在21世紀中葉,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就會開採殆盡,而人類活動離不開資源。

海上油井

而北極地區卻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比中東等地區含量還要豐富,此前由於惡劣的氣候等原因,開採存在巨大的困難,但是現在氣候變暖,環境開始變化,具備了開採的條件,由於北極地區資源並不屬於哪一個國家,誰有實力,誰先占據先機,可能獲得的資源就多一點;

然後,隨著氣候的變暖,北極地區將會成為黃金航道。此前由於北極地區氣候寒冷,北極地區的海面都被厚厚的冰層所覆蓋,普通的船隻根本就無法在北極地區航行,必須要在專業的破冰船的領航下,在前面進行破冰開出航道才可以,這使得歐洲往返於亞洲和美洲部分地區的船隻,不得不繞道地中海經過蘇伊士運河,在經過紅海和印度洋或者太平洋才可以到達目的地,甚至大型船隻還需要繞過非洲的好望角。

蘇伊士運河

這些航線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還極大地增加了運輸成本,而且部分航線還受到了一些國家的戰略威懾,受到這些國家的限制,所以一旦北極航線打開,那麼將會改變全球的海運市場,影響全球的經濟發展,俄羅斯也可以藉此提高全球影響力。

俄羅斯為了提高在北極地區的影響力,即使俄羅斯的國家收入有限,國防預算拮据,俄羅斯還是拿出很大一部分經費發展適合北極地區的設備,這裡面包括民用設備和軍用設備,比如民用設備領域,俄羅斯花費巨大的經費,建造了多艘核動力破冰船,俄羅斯目前是全世界核動力破冰船技術最先進的國家,破冰船的數量也擁有最多,俄羅斯這幾年下水或者交付了多艘核動力破冰船,比如在2020年交付了「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這是全球最大、也是動力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

核動力破冰船

再比如俄羅斯在軍用武器領域大力發展核潛艇,由於北極地區大面積海域覆蓋了厚厚的冰層,所以並不適合水面艦艇航行,而核動力潛艇則可以在北極地區水下自由航行,雖然俄羅斯海軍從蘇聯解體後,一直沒有發展大型水面戰艦,但是核潛艇卻一直在大力發展,比如2020年俄羅斯就新服役了一艘戰略核潛艇955A型「弗拉基米爾大公」號,這是俄羅斯最新式也是最先進的核潛艇,目的之一就是在北極地區顯示軍事存在,為俄羅斯獲取北極資源和確保航線安全。

北極地區核潛艇

所以北極地區如此重要,美國是一萬個不願意看到俄羅斯在北極地區一家獨大,所以也加強了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美國和俄羅斯一樣,重點加強了在北極地區的核潛艇的巡航,美國為了提高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優勢,增加了核潛艇的建造數量,在未來幾年,美國將會建造70到80艘潛艇,這是美國此前計劃建造數量的兩倍。

美國核潛艇建造現場

這些都在說明北極地區將會成為美國和俄羅斯的另一個對抗的重點區域,不過由於美俄都擁有龐大的核武器庫,北極地區成為實際戰場的可能性不大,而是會成為美俄軍事博弈的無形的「冷戰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aAOBXcBRnIjoXcGgS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