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往往都有這3種思維方式

2019-11-07     思維武器庫

我們大多數人,都羨慕他人能夠實現財務自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安排自己的時間。而實現財務自由的方式,通常有四種方式:

第一種,在一個平台打工成為高管或合伙人,獲得期權或股票。

第二種,通過自己的作品獲得持續收益,比如出版書籍或發布音樂等。

第三種,自己創業。

第四種,獲得繼承。

靠著自己的努力獲得財務自由的通常是前三種人。他們能夠成功,往往是有著3種思維方式。

第一,指數級思維

指數級變化,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都和線性變化沒有什麼區別。然而,它會在極短的時間內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陡然上升。巴菲特說:「我99%的財富都是50歲以後獲得的,95%的財富是60歲以後獲得的。」

指數級變化的條件有三個。一個是變化的頻率,第二個是每次變化的幅度。第三個是下一次變化基於上一次的結果。很多人說,我也很努力啊,一天一天的工作。其實,大多數人的工作,只是把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十年而已,大多數時候都是沒有變化的。而牛人都是在不斷衝破自己的天花板,去尋找變化。

比如阿里巴巴的彭蕾,從來沒有學過技術,之前只是負責過人力和財務,2010年被派到支付寶當總經理。她抓緊一切時間了解業務,了解問題。意識到產品體驗不夠好,她就主動當起客服,收集客戶的抱怨,和團隊一起體驗產品的每一步有哪些卡點,就這樣一點點一點點衝破困境。

因為人的能力是可以變化的,人都是可以成長的。之前的工作給彭蕾帶來的可能不是做事的遷移,但在面對困難的精神上,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一定是可以延續的。如果彭蕾只是去做自己熟悉的部分,不去自我要求突破和變化,很難說還會不會有現在全球用戶數破10億的支付寶。

除了敢於變化,在頻率上,厲害的人也在儘可能得加快。通過讀書更新自己的思維,通過和更厲害的人對話獲得認知,這些都是在更新自己。現在的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哪怕再忙,也要求自己每天讀書一小時。查理芒格說:「我所認識的成功人士中,沒有一個不是兩腳的書櫥。」

第二,差異化思維

差異化,就是和別人不一樣。我們大多數人的本能思維都是模仿。比如旁邊有個咖啡館賺錢,所以我也要做咖啡館。比如這個產品大家是這樣做的,所以我也這樣做。但差異化,就是讓自己不一樣,打破固有框架的束縛,重新定義問題的邊界。

就拿360來說,當時的殺毒軟體,都是收費模式。而360大搞免費軟體,表面上損失了上億的利潤,但卻快速改變了自身商業模式,收穫了幾億用戶,同時間接殺死了競爭對手。自己又藉助瀏覽器,搜索,廣告重新建立了盈利模式。一個免費的軟體,反而讓360獲得了更大的生命力。

周杰倫在剛出道時,被人吐槽吐字不清,不知道唱的是什麼,曲風也和之前的完全不同。但就是憑著《雙截棍》《龍拳》《七里香》《東風破》《聽媽媽的話》這些打破常規歌曲,周杰倫樹立了自己在樂壇的地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僅接受了這樣的曲風,更是不斷呼喊周杰倫推出新專輯。

有一位創業導師說,當你創業時,一定要意識到,模仿的風險更大,因為模仿是巨頭們的專利。作為創業者,一定要有自己產品的獨特之處。這個獨特之處,就是要差異化。不要害怕不同,只有敢於不同,你才可能有機會。

就拿最近風頭正勁的拼多多來說,CEO黃錚憑什麼敢闖入紅海中的紅海的電商市場?因為黃錚要首批服務的對象和主流電商的核心客戶完全不同。主流電商在不斷服務有付費能力,一二線城市為主的人們。而黃錚則看到了更大的戰場,他說:「我們要服務的主流人群恰恰是你們看不起的五環外人群,我們的存在不是為了讓上海人過上巴黎人的生活,而是為了讓三四線包括農村等地的人們有好的水果吃。」因此,在淘寶京東唯品會越來越高端的同時,拼多多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讓更多在意性價比的獲得實惠。

企業競爭需要差異化,個人發展難道不是嗎?如果你只會做一份技術含量並不高,很容易被替代,沒有變化成長的工作很多年。當被淘汰時,僅僅是因為企業的無情嗎?

第三,用戶思維

子彈簡訊出來的時候,有人問張小龍有沒有下載試一試,張小龍說:「看了一眼截圖,還不值得我下載體驗一下。」作為中國最牛的產品經理,你不得不承認,張小龍真的有牛的資本,微信真的很符合用戶思維。雖然天下苦微信久矣,但那些苦的都是想要做社交的公司,基本沒有多少用戶。

微信已經火了快十年了。為什麼我們還是覺得很簡潔?為什麼微信承接的廣告依然很克制?為什麼微信會大力打擊自己投資的社交電商?答案就是,這符合大多數微信用戶的利益。保持一個簡潔、友好的介面,讓微信用戶第一滿足自己的社交通訊需求比什麼都重要。

那其他人就沒有機會了嗎?當然不是。當我第一次使用今日頭條時,我的一個感受是,頭條滿足了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需求:我想看足夠多的文章。這就是一個可以一直刷下去的公眾號啊。顯然,有用戶思維不等於知道了用戶知道自己要什麼,而是用戶看了你的產品後知道:哦,這就是我想要的!這也是只做問卷調查很難做出好產品的原因。

福特說:「如果我問用戶想要什麼,他們一定會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我們可以發現,那些被淘汰的企業,往往就是被主流用戶綁架的企業。用戶說,我們想要更多按鍵的手機,我們想要信號更好的手機,我們想要不怕摔的手機。諾基亞一一實現。直到一個信號不好、還容易被摔壞、只有一個按鍵的手機橫空出世,人們說,iphone才是我們想要的。諾基亞手機就這樣消失了。用戶往往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而不知道想要的是什麼樣子。用戶思維,用得好還可以遷移到領導,下屬,同事等等。擁有用戶思維,你做事可以更用心,更有效。

第四、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如何具備這三種思維呢?

對於指數級思維:找到你要變化的自變量。可以是你的一項能力,你的財富,你的某一領域認知。然後確定變化的方法,比如閱讀、和牛人談話、在某一場景下練習等。確定頻率:多長時間要求自己在當下基礎身上有變化,總結自己的變化。

對於差異化思維:找到大多數人的主流認知和判斷,尋找還有沒有被忽視的部分,用反向思維思考大多數人的方向,挖掘可以放大的機會。

對於用戶思維:時時留心目標用戶切實在意的部分,真正感到麻煩、痛苦、糾結、不舒服的地方。用更合理的方式解決這些麻煩和痛苦。

想要財務自由,一定要有自己獨有的優勢,創造真正的價值,然後持續得積累,你一定會越來越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XMQTG4BMH2_cNUg2m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