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和友開業,五萬人排號,奶茶300元一杯,網友:至於嗎?

2021-04-09     匯客廰文旅

原標題:深圳文和友開業,五萬人排號,奶茶300元一杯,網友:至於嗎?

01

這幾天估計有很多深圳本地人都在忙著排隊。

因為比廣州店大六倍的深圳文和友,在4月2日正式開業了。

為了給新店引流,一向宣傳不開分店的奶茶品牌「茶顏悅色」也來到了深圳。

這可把深圳吃貨們激動壞了。

果不其然,開業當天排號直接突破五萬。

要知道去年國慶節長沙文和友的紀錄也就是三萬號而已……

前線戰況是這樣的:

整整幾萬人從門口排到橋上,最後直接擠到了河邊。

你以為排隊只是在門口嗎?不,進去了還得接著排。

買奶茶排隊,買小吃排隊,和特色燈牌合個影也得自覺排隊。

就連最後吃完要走的時候,回家打個車也能排到四位數。

有人覺得不解,至於嗎?

也有不少人產生好奇,文和友到底是賣什麼的?

02

文和友起源於長沙,最初只是創始人文賓在2011年開的一家街邊攤。

直到2018年集合店「超級文和友」上線,這才開始一路爆紅。

文和友的第一個看點,是「吃」

在這裡,你可以一口氣吃遍長沙幾十家老字號小吃。

很多本地人都表示,味道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種類絕對是最全的。

其次是「環境」。店面規模非常大,在商場一角占了整整七層。

團隊用幾十萬件舊家具還原出了長沙80年代的筒子樓。

整個建築就像是一台足夠逼真的時光機,分分鐘可以帶你穿越回過去。

包廂里的老電視、錄音機,桌上的搪瓷杯子、保溫壺、鋁飯盒……

這種細節無處不在的「懷舊風」,很快吸引了無數年輕人前來打卡。

不管是追憶過去的,拍照打卡的,還是吃口味蝦的。

來這裡的理由可太多了。

第三個看點是可以「一站式體驗」老長沙最地道的吃喝玩樂。

去理髮店做造型,去洗腳城捏個腳,去笑工場聽相聲,去小池塘邊釣魚……

文和友把吃喝玩樂全部整合在一棟樓里,免去了遊客們拿著攻略和地圖在城市裡四處奔走的麻煩。

於是不知不覺就成了很多遊客到長沙的必去打卡地。

可以說長沙的爆紅,絕對有它一份功勞。

03

創始人立志要把文和友打造成「中國餐飲界的迪士尼」,準備向北上廣甚至國外進軍。

但在長沙店如此成功的情況下,廣州文和友卻失敗了。

2020年7月,文和友品牌在廣州最繁華的CBD開了一家分店。

「城中村」的裝修風格,放在豪華商場、五星級酒店旁,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因為半開放式外觀的設計,一樓沒有裝空調,大大影響了就餐體驗。

廣州的天氣大家也都知道,女孩子們飯還沒吃完,妝就已經先花了。

文和友主打的路線是「懷舊」,是保留「城市文化」。

但問題就是,每座城市的歷史都不一樣,對於市井的記憶點也都不一樣。

廣州老城區是什麼樣子呢?

是傳統的騎樓,是配色夢幻的葡式建築,是富有嶺南特色的西關大屋。

「城中村」內部並不符合大家心目中對老廣州的印象。

反倒像是從長沙店照整個搬過來的,再加點香港的九龍城寨元素。

各地網友都紛紛表示廣州這家文和友有種強烈的違和感。

「一大片後現代高層建築群搞一個復古文化,像是一個流膿發炎的傷疤。」

「花一堆錢拆了城中村後,又花了一堆錢在原址上建了個新的城中村。」

想當初在開業那一天,這家文和友也是把天河東路堵得水泄不通。

後來卻人流慘澹,連商家都慢慢退出了。

如今排到5萬桌的深圳店,會不會又是曇花一現呢?

從長沙發家的文和友在向外擴張時,註定要面對「水土不服」的尷尬。

比如文和友的招牌小龍蝦,長沙人很愛吃,到廣州就不是那麼受歡迎了。

廣州當地有名的小吃店,比如阿婆牛雜、麗銀腸粉,街頭到處都是,何必非要跑去文和友里吃呢?

可能是吸取了廣州店的教訓,深圳店在入鄉隨俗這件事上下了更多功夫。

主打美食從小龍蝦變成生蚝,將小羅臭豆腐、八合里牛肉丸、新仙清湯牛腩,深圳小吃界的各路大神都統統請了過來。

將懷舊文化與商業相結合,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思路。

但在走進不同城市時,想要精準打造出當地人心目中難以忘懷的舊時光,想要打動所有原住民。

這註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們的新鮮感,能收割多少次呢?

拍完照片還會再來嗎?

這也許是每位去過的顧客都會默默思考的問題吧。

【匯客廰文旅】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社群新媒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RKEungBMMueE88v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