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成了全國籃球界的焦點,2019CBA選秀大會如期上演。作為向NBA靠攏的重要舉措,姚明著力打造的選秀大會越來越有儀式感,除了呼聲最高的王少傑毫無懸念地成為狀元,16名球員入圍CBA也創造了歷史新高。不過,今年依然有諸多球隊棄選,也反映出選秀球員的整體能力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王少傑狀元秀實至名歸 16人被摘創歷史新高
從2015年開始,CBA選秀大會的報名人數連年遞增,今年61人參選為歷史最多,和去年相比,大學生取代了NBL球員成為主力軍。而隨著人數的增加,最終入圍CBA的球員超過去年的14人也就顯得不那麼意外,16被摘創造了歷史新高。其中,北京大學的王少傑獲得狀元堪稱實至名歸。
頂著「最強大學生球員」頭銜的王少傑,儘管因為養傷錯過了選秀訓練營的一大半時間,但他為北大三奪CUBA冠軍、帶領大學生隊在全明星賽上戰勝CBA星銳隊、與易建聯和韋德一同訓練等各種經歷所體現出來的身體素質和技術能力,在外界看來是無可爭議的今年狀元。
「狀元肯定是王少傑啦,不選他是笨蛋。」被稱為「最了解大陸籃球」的中國台灣教練許晉哲玩笑般的調侃透露出對他的認可。而北控新帥馬布里早已多次放話,表示會簽下王少傑,而且還把他看作是又一個王治郅。因此,當姚明抽出象徵狀元秀的北控信封,念出王少傑的名字,一切都顯得那麼順理成章。
相比毫無懸念的狀元,榜眼的人選未知性更大,最終,南京同曦摘走了孫思堯,這名來自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大前鋒作為海外力量補充到了CBA當中,他也是王少傑的高中隊友。探花則歸屬袁堂文,四川選擇了這名廈門大學的明星球員。此外,浙江稠州銀行在首輪第9順位摘到了北京大學的劉育辰,浙江廣廈和往年一樣再次選擇棄權。
從隊標帽子到狀元橫幅 現場儀式感越來越強
NBA的選秀大會為何引人關注,除了球員超強的個人能力外,整個現場氛圍就像一個派對,儀式感十足,是推進商業化、市場化的重要手段。當然,這也給CBA提供了最好的模版。
和過去幾屆明顯不同的是,今年的CBA選秀大會不再局限於一個會議室,而是移師一個劇場,再進行精美的現場布置和改造,所呈現出的舞台效果明顯好於過去。與NBA接軌的一點還在於,CBA公司準備了印有每支球隊隊標的棒球帽,當被選中的球員上台時,他們將從姚明手中接過所屬球隊的帽子並戴上,代表從這一刻起,他正式成為CBA的一員。
當然,CBA選秀大會也不是從形式上簡單效仿NBA,為王少杰特意準備的毛筆書法「狀元及第橫幅」就顯示出了中國文化和中國特色,這個儀式感十足的舉措廣受好評。實際上,整個選秀大會流程非常緊湊,如果拋開預熱發言和最後的合影環節,只用了半小時便宣告所有結果出爐。
不過,林書豪作為嘉賓現身,為現場增添了光彩,他還用自己的例子鼓勵選秀球員:「我當初也沒有被選到,選上和沒選上不是最重要的,接下來如何訓練才是最重要的。」而姚明也認為,選秀大會對球員來說只是一個逗號,而不是句號,「路都靠自己走,選秀順位不能決定高度。」最後,落選秀和姚明、林書豪一同合影,是一種人文關懷,也是一種激勵。
22輪選秀權被棄 選秀球員立足CBA有難度
儘管今年有多達16人被摘,但依然有22輪選秀權被放棄,除了因體制問題沒有參加大會的八一隊外,包括廣廈、山西、廣州、吉林、江蘇、北京、深圳、遼寧、廣東在內的9支球隊兩輪都沒有摘下一人,因此也有球迷戲稱為「棄權大會」。
不可否認的是,CBA選秀大會從2015年第一屆僅選中1人,到現在的16人,實為明顯的進步。而且在所有入圍的16名球員中,7人為大學生球員,且包攬前三甲,打破了此前NBL和港澳撞球員的主流地位,說明CUBA正在慢慢縮小與CBA的差距。
然而,現在的CBA選秀大會距離NBA還有很長的距離。9支球隊放棄首輪選秀權,這在NBA是難以想像的,這也反映出選秀球員整體水平不高,這屬於硬傷。除了棄權的球隊,山東和新疆也像是走過場,他們選擇的是自家青年隊的球員,天津摘下的關健來自上海青年隊,這也是兩支球隊之間的人員交流。
本屆選秀大會的另一亮點是對草根球員開放,以周銳、唐日暉、鍾顯超為代表的業餘高手前來踢館吸引了眾多眼球,不過他們之中無人入圍,詮釋了「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這句名言。實際上,由於身高、力量、技術上存在明顯差距,草根球員無緣CBA舞台並不令人意外,個別球員甚至提前退出了訓練營,也沒有來到選秀大會現場,可謂有自知之明。
縱觀歷年選秀大會,能夠在進入CBA後真正站穩腳跟的球員屈指可數,因為無論是CUBA還是NBL,和CBA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級別,從這點來看,港澳撞球員略有優勢。而對很多俱樂部來說,與其摘一個需要費大力氣重新培養的球員,還不如直接從自家青年隊挖掘苗子,能夠更快提高、融入球隊。
儘管入圍的球員想要立足CBA將面臨巨大的困難,但選秀大會依然有存在的意義和作用,它象徵著球員晉級的渠道、為更多人提供實現籃球夢想的舞台。而這,也是姚明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