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元通,還不叫元通,它有一個很古早的名字,叫「元通村」

2019-05-29     樂活南京

20年前的元通,還不叫元通,它有一個很古早的名字,叫「元通村」。當年這裡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村」,不過大餅卻早已畫好了:

規劃的藍圖上,20年後的「南京陸家嘴」、「宇宙中心」正是元通。而現實生活中,無數南京人抱著懷疑的態度,看著眼前的一片灘涂,心裡打著鼓。




很長一段時間,元通經歷了「空窗期」,但是最近,小資發現元通活了。

元通的「大動脈」江東中路,短短几年從「新司機訓練場」變成了「紅燈殺手」,早晚高峰堵車堵到懷疑人生;元通地鐵站早高峰更是擁擠到寸步難行;代表著元通新形象的華采天地人聲鼎沸……

元通的「空窗期」在元通人眼裡,反倒成了「蟄伏期」,而元通的野心也不止一個華采天地,有IFC、德基、蘇寧廣場,還有成為真正的河西CBD!




元通的沸騰時間點都非常的固定,每個工作日的早上8點45分,元通地鐵站像煮餃子的鍋,熱而且擠。




自從地鐵10號線通車以後,元通的意義就徹底變成了元通站,你不會認為陸家嘴地鐵站代表了陸家嘴,但在南京,元通地鐵站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元通存在的唯一意義。




換乘,是元通站的主要作用。但是2號線到10號線的台階過於狹窄,人流量過大,走路就能堵住動不了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列車準時到達元通站,門一打開雖然下去了一波人,但更多的人如同迎面浪,令人措手不及。




沒有在元通站被推著上車、被擠著下不了車、被車廂里緊緊挨著的馬尾辮兒女孩扎過臉的白領,都沒有資格被稱為「社畜」。

不過這也沒什麼不好,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來元通實現夢想,至少證明了元通的吸引力。




不久前,元通迎來了新一波的沸騰,這種沸騰瞬間爆發力強,並且長效持久(不要想歪,沒有搞黃色的意思)。

是的,元通人迎來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商場——華采天地。




且不說華采天地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讓人忍不住好奇想要去體驗體驗。只有元通人才懂這種久旱逢甘露的感覺。




小資有一位認識的朋友(有錢的大老闆)告訴我,他平時逛街、吃飯、看電影,最遠的一次跑到了江寧百家湖,偶爾還會過江去橋北弘陽。知道元通人有多苦了吧?




而為了湊這個熱鬧,華采天地開業的第一天,平時人流量寥寥的元通西北角,竟然非常難得的出現了堵車的場景。

華采天地來了,元通人熱淚盈眶,元通從這一刻起,不再只是個地鐵站了,南京陸家嘴可能又有戲了。




元通,對於河西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早年間,河西新城的規劃是江東門附近,也就是現在的河西萬達,但是後來為了考慮整體發展需要,河西中心區朝南移動了幾公里,變成了現在的奧體到元通。




誰也不曾想到,元通,河西的CBD,等了這麼多年,才迎來這次的沸騰。元通曾經歷過許多年的傷痛。

很久以前,具體有多久,大概是地鐵1號線和2號線還沒開建的時候,那時的規劃兩條地鐵線交匯的點有兩處,一處是南京的心臟——新街口,另一處就是名不見經傳的元通。




那時的元通,肩負著南京新中心的使命。然而將近20年過去了,南京人還是管這裡叫奧體或者河西,元通只能憋著一口氣。

元通在十多年前的設想就是:以CBD中央公園為圓心向外擴散,周圍規劃布置大型商業體6-7個。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元通到底是什麼樣子?有目共睹。



圖源 @COOKIE

東北角的金奧大廈和新地中心,在青奧雙子塔沒有建起來之前,它倆的人設就是「河西雙子樓」。可惜此一時彼一時,多年來的河西最高樓這幾年也不斷被刷新。



圖源 @南京摩天漢


東南角的新鴻基IFC雷聲大雨點小,到現在等不到開業,河西德基就更厲害了,蓋了好幾年,今年終於開始鋪玻璃幕牆了呢!




西南角的奧體蘇寧廣場就不必說了,小資第一次聽到它說自己是「河西CBD第一高樓」的時候,小資還在上初中。如今這個元通的標誌性建築,確實成為了夾在國展中心和地鐵站中間的爛尾標誌。




每每路過元通的人,無不唉聲嘆氣,元通這麼好的地方居然能安靜這麼久。當然,如果爛尾樓能說話,每到深夜,元通附近一定是一片哀嚎,跟元通人的悲痛遙相呼應。




元通地鐵站就不會說話,因為人氣的缺失,它早就說不出話了。一個連電影院都毫無人氣的地鐵站,每天迎接的只有匆匆過客罷了。


還好,直到元通人等來了華采天地,壓在身上的大石,輕鬆了不少。


不過還好,元通人等到了華采天地,在他們的世界裡,有1就有2。

你什麼時候見過在元通吃飯排隊,能等位150號?什麼時候見過在元通逛超市,被擠到進不了場?什麼時候見過元通人瘋狂發圖在朋友圈刷屏?這一天,全南京的人都見識到了,元通的「威力」。



圖源 @bill6

元通的活,是必然的。

元通不是一座「睡城」,高檔的小區、質量好的名校、五星級的酒店(還不止一家),更別提博覽中心、江蘇大劇院這些高規格的藝術設施。

元通的定位是河西CBD,它也有資格這麼要求自己。



圖源 @bill6

光從元通地鐵站,就可以看到這個地方的野心。一座地鐵站,夾在河西最重要的兩條主幹道——河西大街和江東中路的中間,把四個角分成了四個象限,同時地下又互相連同。

這四個象限上,每一處都有重量級的地標,一旦全部建成,整個元通就是南京的地標。

東北角連接中央公園以及金奧、新地,東南角連接新鴻基負一層,CBD二期和河西德基,還在忙著「穿衣服」德基世貿中心是目前元通的第一高樓。

西北角連接華采天地,國家開發銀行、廣發銀行、北京銀行和中國人壽環繞著它,元通新經濟中心的目標正在一一實現。西南角還有國際博覽中心。



元通站令人壓抑的地下通道 圖源@可知晚風徐徐

不難看出來,元通是一個整體,所有的高樓大廈互相牽制又互相扶持。要不了多久,它們也會迎來同樣的人聲鼎沸,等到那時,就是元通的輝煌時刻。就連奧體蘇寧廣場,這塊堵了元通十多年的「心病」,也好事將近,很快會從藍圖變成一棟99層高的摩天大樓。


元通從來就不止是一個地鐵站、一個國展中心、一座雙子樓。元通的一切,其實早已準備好了,只不過需要時間來兌現而已。



圖源 @lampardhan


反過來想想,元通已經迎來了華采,德基、國金中心、奧體蘇寧廣場還會遠嗎?

早上8點43分,站在江東中路上,看著60幾秒的紅燈下停著一長串的私家車;遠處有軌電車緩緩開來;地鐵站里源源不斷地有打扮精緻的上班女郎,走進一棟棟寫字樓;耳邊是打樁機轟鳴的聲音,藍藍的玻璃幕牆上反射著朝陽。

我想這一切,都是喚醒元通的鬧鐘。屬於元通的時代才剛剛到來,它絕不會死去。

內容來源:南京小資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OF2B2wBmyVoG_1ZE5Vg.html